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

搜索文档
“杭州六小龙”之一,最新数据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07: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7.55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3.99亿元 [4] - 2024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7004.9万元,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782.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持续收窄:-3.38亿元、-2.42亿元、-9361.1万元 [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72.7%、2023年76.8%、2024年前三季度80.4%、2024全年80.9%、2025年上半年82.1% [6] - 预计2025年全年净亏损,因持续投入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 [7] 业务运营数据 - 服务超过43.3万名个人客户和4.7万名企业客户 [6] - 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101.6%,大客户110.0%,个人客户92.3% [6] - 主要产品包括面向国内市场的酷家乐和面向国际的Coohom [6] - 估值达160亿元,位列"杭州六小龙"之首 [2] AI技术应用与研发 - 研发开支持续下降:2022年4.38亿元→2023年3.91亿元(降10.7%)→2024年3.37亿元(降13.7%) [9]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1.5亿元,较2024年同期1.8亿元下降16.8% [10] - 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应用于需求文档简化、编码协助、部署发布等环节 [10] - 2025年上半年电商AI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88% [11] - 推出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合作 [11] 行业定位与战略 - 定位为云原生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2][6] - 通过规模经济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5] - 持续投资产品升级、新行业垂直领域和全球市场渗透 [7]
“杭州六小龙”之一,最新数据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07:3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7.55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3.99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782.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5][7]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38亿元、-2.42亿元、-9361.10万元,亏损持续收窄[6]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72.7%升至2024年80.9%,2025年上半年达82.1%[9] - 预计2025年全年仍将出现净亏损,主要因持续投入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10] 业务运营数据 - 服务超过43.3万名个人客户和4.7万名企业客户[9] - 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101.6%,大客户达110.0%,个人客户为92.3%[9] - 电商AI解决方案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8%[16] - 公司估值达160亿元,位列"杭州六小龙"之首[3] 技术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持续下降:2022年4.38亿元→2023年3.91亿元(降10.7%)→2024年3.37亿元(降13.7%)[1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1.50亿元,较2024年同期1.80亿元下降16.8%[13] - AI技术应用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包括简化产品需求文件、协助编码工作等[15] 战略布局与发展 - 定位"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主打云原生空间设计软件[3][9] - 核心产品包括面向国内的酷家乐和面向国际的Coohom[9] - 推出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增强机器人、AR/VR及具身人工智能的交互能力[16] - 已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穹彻智能等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达成合作[16] 行业地位与估值 - 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160亿元[3] - "杭州六小龙"中首家申报上市的企业[3] - 同业公司宇树科技估值125亿元,同期开启上市辅导[3]
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群核科技再次冲击“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29
上市进展 - 群核科技于8月22日更新港股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建银国际 目标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1] - 公司曾于2月14日递表 但因6个月有效期规定导致8月14日招股书失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经调整净利润达1783万元 而2022-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亏损7.04亿元、6.46亿元和4.22亿元 [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72.7%增至2023年76.8% 2024年前三季度达80.4%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82.1% [4] - 营收保持增长 2022年6.01亿元 2023年6.64亿元(同比增长10.5%) 2024年前三季度5.53亿元(较2023年同期4.86亿元增长13.8%) 2025年上半年营收4亿元 [5] 业务亮点 - 电商AI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8% [5]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中国空间设计软件市场份额提升至23.2%(2023年为22.2%)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平均月活跃用户约270万名 按2023年MAU计为全球最大空间设计平台 [6] 业务构成 - 核心产品包括酷家乐、海外版Coohom及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 专注于住宅及办公楼等现实空间设计及AI虚拟环境训练 [6]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低 2022-2024年9月末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11.3%、6.0%和7.4% [7] 行业地位 - 按2023年收入计为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 市场份额22.2% [6] - 属于"杭州六小龙"企业之一 技术应用聚焦垂直空间智能设计领域 [6]
“杭州六小龙”的招聘迷局
吴晓波频道· 2025-04-27 15:18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中国新生代科创企业如何在"极客精神"与"商业扩张"之间寻找平衡[2][9] - 极客精神代表专注、创新和技术驱动,而扩张意味着规模化和商业化,两者存在天然矛盾[5][6] - 科创企业需要在驾驭资本洪流的同时保持极客初心,才能实现长期成功[47] 企业案例 强脑科技 - 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国际地位与马斯克的Neuralink相当[2] - 招聘理念以"寻找真正的极客"为核心,目前在招职位不超过20个[4][7] - 创始人工作重心在研发和严格筛选面试者,保持"小而精而美"的极客状态[2][4] 宇树科技 - 半年内在中国一线城市成立三家子公司,被视为规模化扩张开端[12] - 招聘延伸至销售、公关等非技术岗位,显示技术落地野心[12][13] - 目标是让四足机器人从春晚表演转变为能赚钱的商品[13] 智元机器人 - 成立仅一年团队规模已达1000多人,外包和实习生占比近50%[14] - 在招职位超过200个,涉及多个职能领域[14] - 快速扩张可能带来管理盲区和战略失误风险[14] DeepSeek - 团队控制在150人左右,实行精英化策略[24] - 拒绝融资和上市,招聘需求极为克制[24] - 实行"三无政策":无固定团队、无汇报关系、无年度计划[27] - 废除KPI考核,岗位分工在工作中自然形成[27] 游戏科学 - 《黑神话:悟空》开发团队仅140人,远少于传统游戏大厂[27] - 保持极客基因,初始团队只有7人[27] OpenAI - 从非营利研究机构转向商业化过程中面临挑战[28] - 2024年营收37亿美元但亏损50亿美元,GPT-5训练成本可能超10亿美元[28] - 员工从11人增至1500人,人力成本约15亿美元[28] - 商业化过程中超过20位关键人员离职[28] 群核科技 - "杭州六小龙"中首个谋求IPO的公司[33] - 研发团队615人,占员工总数44.3%[30] - 2023年营收6.64亿元,2024年平均月活跃访客8630万[30] - 现金及等价物仅余2亿元,面临盈利压力[33] - 大量招聘销售人才,BOSS直聘上需求超360个[35] 行业观察 - 科创企业扩张可能导致管理问题,如图森未来团队从2000人降至解散,市值从160亿跌至1.13亿美元[14][18][19] - 过度追求规模可能扼杀创新,如谷歌"20%时间"政策逐渐失效[39] - 纯粹依赖小型团队难以形成商业势能,如Pebble最终败给Apple Watch[40][41] - 新兴共生模式出现,如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后日活增长20倍[43] - 大公司与小企业深度耦合,如亚马逊云服务与Stability AI合作[45] - "技术换生态"的共生模式正在改写传统商业规则[46]
卖英伟达股票创业,被DeepSeek带火,浙江校友冲刺IPO,要托举国产机器人
36氪· 2025-04-14 10:47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群核科技创始人黄晓煌曾任职英伟达CUDA团队,2011年回国创立公司,核心团队包括CEO陈航(浙大校友)和CTO朱皓(清华校友)[7][8][10] - 公司英文名"MANYCORE"源自英伟达多核架构概念,创业资金来自创始人出售英伟达股票[7][11] - 2013年推出旗舰产品"酷家乐",借助中国房地产红利发展为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11] 技术布局与产品矩阵 - 核心三大产品:酷家乐(国内)、Coohom(国际)、SpatialVerse(空间智能平台),2024年平台日均处理710万项计算任务[31][32] - 构建5400台GPU服务器集群,支持1.2秒处理2K图像,2024年生成超6.4亿张AI图片[30][31] - 空间理解模型SpatialLM开源10天内登顶HuggingFace趋势榜第二,支持物理正确的3D场景生成[19][20][22] 市场地位与运营数据 - 2023年全球最大空间设计平台(月活用户计),中国最大空间设计软件商(收入计)[5] - 2024年月活用户8630万,付费用户270万,企业客户45548家贡献80%订阅收入[33] - 2024年前9个月营收5.5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9360万元,研发团队占比44.3%[33]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与英伟达深度技术合作,支持NVIDIA Isaac Sim框架,打通Omniverse数据系统[13] - 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虚拟训练场合成数据方案[5][24] - 2025年2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冲刺"空间智能第一股"[2] 技术演进路径 - 2018年启动AI研发,2021年收购美间科技并组建前沿技术研究院[15] - 2023年推出3D设计领域首个AIGC产品,2024年AI渲染量从90万/日增至310万/日[15] - 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实现机器人"认知-行动"闭环训练,模拟叠被子等物理交互[24][25] 未来发展方向 - 2025年重点投入空间智能研发,强化合成数据引擎与AIGC能力[34] - 通过开源策略降低行业门槛,目标成为具身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24][27] - 拓展AR/VR、机器人训练等新垂直市场,推动物理AI技术产业化[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