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贷

搜索文档
执金融之笔 描绘绿水青山画卷
金融时报· 2025-08-27 02:37
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创新 - 湖州市政府2022年8月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 [2] - 工商银行2024年率先将卫星遥感与生物多样性评估纳入风控体系 [2] - 华夏银行通过生态价值评估和定制授信模型实现贷款投放效率提升60% [3] 生态保护项目融资案例 - 工商银行为湖州吴兴区白鹭飞农庄提供5400万元授信建设湿地动物科普保育中心 [2] - 华夏银行向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投放8000万元绿色信贷支持695.31公顷湿地生态修复 [2][3] - 光大银行提供4亿元融资支持德清县污水管网改造和395条河道清淤工程 [4] 水资源治理成效 - 湖州入太湖水质连续17年稳定保持Ⅲ类以上 2024年上半年达到Ⅱ类标准 [5] - 兴业银行累计支持浙江省"五水共治"项目108个 信贷投入达288亿元 [5] - 项目覆盖40余个县市区 主要围绕治污水、防洪水等五大领域 [5] 清洁能源金融支持 - 湖州银行创新"光伏发电收益权"质押模式 将20年碳减排收益纳入抵押范畴 [6] - 为干村光伏项目节省超20万元融资成本 清洁能源贷款年均增速超52% [6] - 工商银行安吉支行发放2900万元分布式光伏项目贷款 支持工业厂房屋顶光伏建设 [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湖州银行推出"绿能贷""绿储贷"专项绿色信贷产品 [6] - 兴业银行2013年推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综合解决方案 [5] - 金融机构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获取低成本资金 [6]
湖州银行创新推出“绿能贷”,助力能源利用低碳化转型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迎来了发展高峰,光伏发电凭借其可开发总量 大、安全可靠性高、环境影响小、应用范围广、运维成本低等优势,逐渐成为推动湖州银行能源结构转 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支持湖州当地光伏产业发展,推动本地区能源利用的低碳化转型,湖州银行创新 推出"绿能贷"专项产品,助力分布式光伏发电产品的运用推广。 "绿能贷"是一款专为分布式光伏定制的贷款产品,主要用于企业支付成套光伏发电设备费用,以项 目投产后产生的电能收益作为主要还款来源,通过金融要素串起"购-建-产-销"全链条,推动光伏上下游 产业链条的畅通和稳定,进一步带动"阳光经济"的良性发展。比如,该行为某企业发放"绿能贷"250万 元,用于建设一个1.2MW的厂房屋顶电站,每年可发电130万度,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81万元,同时, 每年可减少1094.75吨二氧化碳排放,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湖州银行近年来主动提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加大对绿 色低碳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绿能贷"的推出,是湖州银行深化绿色金融创新的又一次富有成效的探 索。目前,湖州银行已成功为吴兴区、南浔区 ...
南通农商银行以金融“活水”浇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沃土
江南时报· 2025-08-11 23:1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 - 公司围绕"产业协同、普惠金融、绿色转型、数字赋能"四大主线深化区域合作机制[1] - 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659.21亿元,较年初净增36.26亿元,增幅5.82%[1] - 绿色贷款余额达8419.08万元,展现良好发展势头[1] 组织架构与制度建设 - 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一把手"行长任组长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1] - 制定《绿色金融发展工作行动方案》及三年规划[1] - 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条线联动"工作机制[1] 人才培养体系 - 创新构建"分层培训+实战转化+激励牵引"三维培养体系[1] - 高管层重点培训绿色金融战略规划,客户经理强化风险评估、碳核算工具使用等实务技能[1] - 通过项目尽调、创新方案大赛提升实战能力,绿色金融业绩与员工绩效挂钩[1] 考核激励机制 - 实施"双轨考核"机制,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支持力度[2] - 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重点工作跟踪落实[2] - 对"首贷绿色信贷"、环保贷等业务给予激励倾斜[2] 金融产品创新 - 打造"绿能贷+排污权贷+环保贷"产品矩阵[2] - 绿色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LPR加80个基点[2] - 截至6月末,"绿能贷"个人贷款余额14.90万元,企业贷款余额123.60万元[2] - "排污权抵押"贷款400万元,"环保贷"840万元[2] 未来发展战略 - 深化"产业+金融+科技+人才"四维融合发展战略[3] - 重点开发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绿色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产品[3] - 深化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协同联动,共同打造绿色产业基金[3] - 通过分层培训、实战锻炼、激励引导持续提升员工绿色金融专业素养[3]
夯实区域金融服务“基石” 推动区域产业再上台阶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银行 深耕本土市场 坚持银行自身发展好 区域经济服务好 社会责任履行好的经营初心 [1][2] - 构建全方位成体系以人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做老百姓家门口银行 借助点多面广的农信优势构建强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3] - 在柯桥区存款市场占比超40% 贷款市场占比30% 连续十年获得行风评议第一名 2023年获优胜单位称号 [3] - 近10年坚持推进大零售和数字化转型 三次获得农商银行标杆银行称号 2023年6月成为绍兴金融系统首家全国银行业百佳示范单位 [3] 区域经济环境 - 柯桥区拥有市场主体19万余家 规上工业企业1300余家 上市企业25家 上规模民营企业数量居浙江省第一 [1] - 纺织业为支柱产业 年产值超1300亿元 产能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1] - 新材料 生命健康 泛半导体三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初步形成新材料园 健康岛 光电谷等新兴产业集群 [1] 绿色金融战略实施 - 出台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实施差异化绿色信贷政策 结合信贷投向指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5] - 截至2024年12月末绿色贷款金额45.909亿元 较年初新增27.13亿元 增速达144.44% [5] - 绿色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3.56% 较年初提升1.9个百分点 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不良率为零 [5] - 重点支持印染产业集聚升级 截至2024年12月末对印染企业相关升级贷款投放余额达35.44亿元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绿能贷系列产品 包括碳效贷 节能减碳技改贷 碳减排贷 [5][6] - 截至2024年12月末服务碳效码企业561户 贷款121.56亿元 服务节能减碳技改企业88户 贷款37.4亿元 [6] - 服务绿色能源金融评价运用企业677户 贷款113.58亿元 [6] - 通过排污权抵押 碳排放权抵押等方式累计发放绿色贷款144.24亿元 余额5.96亿元 [6] - 开发基于碳排放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的金融产品 探索纺织行业碳足迹金融产品 [6] 特色化运营体系 - 设立两家绿色金融特色支行:滨海支行支持绿色工业贷款 王坛支行支持绿色农业贷款 [6] - 总行在信贷资源配置 资金价格 产品试点 人员配备 尽职免责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6] - 客户选择该行主要因服务团队重视客户痛点 尽管大行利率更低仍保持合作 [3]
绿色金融助推降碳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6-23 22:07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 我国持续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模式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1]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质效提升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比重明显提升 [2] 降碳全链条金融服务 - 企业面临全链条降碳管理需求,覆盖能源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使用、农业活动及废弃物处理等全生命周期 [2] - 兴业银行打造"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3个层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涵盖碳市场服务、企业碳减排、低碳转型等场景 [3] -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创新"农银碳盈·绿绘齐鲁"一体化服务模式,包括绿能贷、绿融通、零碳链、易碳汇模块,满足企业各环节金融需求 [3] 零碳园区建设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通过空间集聚、技术集成、政策协同突破单一企业或建筑的减排局限 [5] - 亚洲开发银行与华夏银行启动"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首批调动50亿元资金,专项服务产业园区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 [5] - 金融机构可围绕零碳园区核心考核指标设计融资产品,开发分布式能源项目打包授信模式,以及碳足迹挂钩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7] 碳核算体系建设 - 我国碳核算工作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取数难等堵点,数字金融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传统金融服务体系 [8]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用数字技术提升碳减排计量、核算和披露水平 [8] - 金融机构布局基于碳核算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如支持园区碳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绿电溯源、碳排放监测等功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