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木家具
icon
搜索文档
浇友谊之花 结合作硕果 “数”看东博会发展历程
新华网· 2025-09-17 02:16
展会规模增长 - 总展位数从首届2506个增至2024年6493个 包含首次增设桂林展区1093个展位[2] - 展览面积从首届5万平方米扩展至第21届南宁展区19.2万平方米 创历史新高[4] - 参展企业数量从2004年1505家增至2024年南宁与桂林展区合计3300家[4] 参与规模扩大 - 参展客商数量从2004年1.8万人增加至2024年22.5万人 增长11.5倍[4] - 云上东博会五届累计吸引9473家企业参展 每届平均约2000家企业参与[7] - 第22届展会吸引全球45个国家地区3200家企业参展 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12] 贸易增长表现 -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1058.83亿美元增至2024年9823.4亿美元 增幅827.7%[10] - 广西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从2004年10亿美元攀升至2024年3978.2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10] - 2010年和2021年双边贸易增速尤为突出 分别达37.5%和28.1%[10] 数字化服务升级 - 云上东博会举办经贸活动总数达411场 实现从量增到质优转变[7] - 平台提供线上展示、在线洽谈、直播推广和跨境电商等功能[7] - 第22届展会首创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12] 展品结构演变 - 展品从特色农产品延伸至数字农业新赛道和智能解决方案[12] - 第22届展会将展示AI+AR眼镜、大模型一体机等约1200项前沿产品[12] - 近200家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初创团队集中亮相[12] 发展阶段演进 - 2004-2013年"黄金十年"期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从10亿美元增至375.25亿美元 增幅3652.5%[14] - 2014年起进入"钻石十年" 聚焦投资合作、民生服务等多层次合作[14] - 2023年步入"镶钻成冠"新阶段 总展位数从5400个增长至6493个[14]
红木商品不可踩“红线”
人民网· 2025-08-28 12:57
行业乱象 - 红木家具市场存在严重掺假行为 例如红木双人床报价差异达2.7万元 利润主要来自材质造假[1] - 部分商家使用血檀冒充"小叶紫檀"手串 通过混淆原产地和虚假科普手段欺骗消费者[1][3] - 伪造鉴定证书形成产业链 证书可批量购买且支持按商家需求定制品类和材质 价格低廉并带有独立编码[3] 行业规范 - 国家标准规定红木家具必须采用国标《红木》(GB/T 18107-2017)规定的5属8类29个树种的材质[1] - 红木家具具有艺术价值 实用性和收藏价值多重属性 在消费市场持续保持较高受欢迎程度[1] 监管动态 - 仙游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 组织市场监管 公安 工艺美术中心等多部门开展联合调查[3] - 市场监管部门查封涉嫌造假证书及产品并立案调查 公安机关已控制涉嫌伪造证书当事人[3] - 相关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重点打击生产销售全链条违法行为[3]
揭秘红木市场乱象:鉴定证书按斤卖一张0.8元 同款床报价差2.7万
新京报· 2025-08-25 00:43
红木市场乱象 - 红木家具市场存在材质不符和价格虚高问题 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 [1] 价格差异 - 相同规格红木家具报价差异显著 1.8米×2米缅甸花梨木双人床报价区间18000-45000元 最大差价达27000元 [5] - 精品与偷料制作家具单套价差接近10000元 [14] - 用泰国花梨木替代缅甸花梨木可使单套沙发木材成本降低10000元 [19] 材质造假手段 - 商户采用"偷料"做法节约成本 通过减少木材用量和降低工艺精细度影响价格 [7] - 使用泰国料 老挝料冒充缅甸料 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细微差别 [11][16] - 泰国花梨木稳定性远不如缅甸花梨木 易出现开裂和走形问题 [18] - 东阳市部分商户将老挝产花梨木宣称缅甸产花梨木 [23][25] 证书造假体系 - 鉴定证书存在刻意"留白"现象 仅标注"花梨木"或"大果紫檀"而不注明产地 [30][32] - 证书出具机构承认产地信息多为企业自报 写得越详细风险越大 此举实为逃避责任 [37] - 仙游县出现定制鉴定证书服务 可提供标注"小叶紫檀"的虚假证书 [45][47] - 虚假证书批发价格极低 500张证书批发价仅0.8元 [48] - 电商直播间使用0.8元假证书作为"定心丸" 宣称"国家机构检测"和"买假包赔" [53] 原材料价值差异 - 血檀不属于国标红木 原木价格约10000元/吨 而小叶紫檀作为名贵国标红木价格达400000元/吨 [36] - 血檀手串批发价约20元/串 被冒充为印度小叶紫檀销售 [41][43] 区域市场特征 - 廊坊市大城县为北方红木家具生产交易中心 集中大量红木商户 [3] - 东阳市红木家具以机械化量产为主 多家商户主营缅甸花梨木家具 [21] - 仙游县拥有红木手串等小件工艺品完整产业链 但市场乱象更为严重 [39]
财经调查丨一张红木床差价27000元!央视曝光红木市场销售乱象→
搜狐财经· 2025-08-24 12:26
红木家具市场乱象 - 红木商品市场存在材质不符和价格虚高问题 [1] - 相同规格红木家具报价差异悬殊 例如1.8米×2米缅甸花梨木双人床价格区间为18000元至45000元 最大价差达27000元 [1] - 存在"偷料"做法节约成本 精品与通货家具单套价差接近10000元 [1] 红木行业定价机制 - 价格差异源于用料工艺不同 外表相似但内部品质存在差异 [1] - 大城县红木交易中心普遍使用大果紫檀等品种名词进行销售 [1] - 商户通过材质分级实现差异化定价策略 [1]
产地造假、证书批发...总台《财经调查》揭秘红木市场销售的“障眼法”→
搜狐财经· 2025-08-24 12:12
红木家具市场乱象 - 红木家具市场存在材质不符和价格虚高问题 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 [1] 价格差异与工艺成本 - 相同规格红木家具报价差异显著 例如1.8米×2米缅甸花梨木双人床价格区间为18000元至45000元 差价达27000元 [5] - 工艺精细度和木材消耗量影响价格 "偷料"做法可节约成本 [7] - 精品与普通通货家具存在内在用料差异 单套价差接近10000元 [9][11] 材质冒充与产地混淆 - 商家用泰国花梨木冒充缅甸花梨木 泰国料稳定性差易导致家具开裂变形 [15][17] - 用泰国料替代缅甸料可降低单套沙发木材成本10000元 [19] - 部分商家声称使用缅甸料但实际采用老挝料 同一产品不同销售员报价相差3000元 [24][28] 鉴定证书规范性问题 - 红木证书标注方式存在差异:有的标注类目/学名/产地全信息 有的仅标类目或学名 无产地信息 [30][32][34] - 证书标注越详细风险越大 不标产地是企业逃避责任的手段 [37] - 检测机构明知木材真实产地但仍出具无产地证书 [39] 手串造假与证书伪造 - 血檀(非国标红木 原木每吨约10000元)被冒充小叶紫檀(国标红檀 原木每吨400000元) [39] - 血檀手串生产成本仅几元至十几元 被当作小叶紫檀销售 [41] - 造假产业链提供配套假证书服务 证书标注"小叶紫檀"和"檀香紫檀" [46][48] - 假证书批发价低至0.8元/张 由藏身民宅的机构出具 [52] - 电商直播间使用假证书误导消费者 宣称"国家机构检测"和"买假包赔" [56]
河北涞水:电商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4:47
核心观点 - 涞水县通过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 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拓展 [1][2][3] 产业发展 - 涞水县拥有四大传统产业包括景泰蓝 铜火锅 京作古典家具和麻核桃 以及数十种特色农产品如龙门辣酱 胡家庄白萝卜 王村羊肚菌和野三坡山茶 [1] - 麻核桃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亿多元 特色农产品进入京津冀大市场 [3] - 麻核桃种植户通过直播带货已实现7万多元销售额 [1] 媒体赋能措施 - 实施媒体+市场联动和媒体+产业升级等七大行动 [1] - 组建三维培训体系包含理论教学 实战实训和资源对接 邀请电商专家和直播达人授课 [2] - 组织农户和企业人员到融媒体直播间实战演练 已培训超3000名人员掌握电商运营技巧 [2] - 与平台合作开展涞水麻核桃专场直播和短视频大赛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2] 市场拓展 - 传统产业产品融入京津冀市场并远销粤港澳大湾区等南方市场 [3] - 探索南北合作新模式 打造三农微短剧南北共建村 实现南北资源共享和平台共用 [2] - 推动南果北移和北品南上 拓展销售渠道 [2] 活动推广 - 今年举办50多场系列活动包括野三坡开山节 特色农产品展销 农特产品批发市场启幕 核王争霸赛和电商创富赛等 [2] - 举办30多场电商和直播带货培训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仙作”红木家具:从“顶天立地”到“铺天盖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2:19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仙游工艺美术产值突破730亿元 其中古典家具产值超500亿元[2] - 仙游红木制品占据全国高端红木市场70%以上份额[2] - 现有工艺企业2300多家 个体工商户2.2万多家 从业人员20多万人[4] 技术升级与生产效率 - 引入数控设备后定制家具生产周期缩短40%[4] - 超60%规上企业配备智能雕刻设备 人工成本下降30% 产能提升2倍[4] - 机械臂开料与人工浮雕精修结合 极大提升效率[4] 产品战略与市场拓展 - 高端产品坚持"顶天立地"理念 采用印度小叶紫檀及珍稀玉石镶嵌工艺[1] - 通过替代材料研发和成本控制 使古典红木家具价格亲民化[4] - 开辟线上直播渠道 产品价格覆盖三五百元小件至二十万元家具[6] 产业创新与研发合作 - "仙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 - 与林科院、材料研究所合作探索可持续硬木替代材料[4] - 设计理念推陈出新 在传统榫卯工艺基础上融入现代化元素[3][4] 企业标杆与行业引领 - 三福古典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1] - 三福集团作为行业代表率先实现人机协作生产模式[4] - 手工定制高端产品需12名工人耗时3年完成[3]
深圳再添离境退税口岸!打造离境退税标杆城市
证券时报· 2025-07-31 08:37
深圳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情况 - 深圳是全国首批实施离境退税的城市之一,已实现"海陆空"离境口岸全覆盖,7月31日新增罗湖口岸为离境退税陆路口岸,使总数达6个,显著提升旅客消费便捷性[1] - 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窗口数量为深圳陆路口岸最多,2023年上半年该口岸出入境旅客3370万人次(同比+11.7%),占全市25.9%,客流规模居全国前列[1] 离境退税业务增长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和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160%和390%,大疆、华为等国货潮品占退税业务34.5%(全国第一)[2] - 深圳现有退税商店超1000家,"即买即退"商圈12个,离境退税口岸数量与类型均为全国最全[2] - 深圳创新推出"一单一包"模式使单笔业务时长缩短50%以上,通过"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款秒到账[2] 政策对消费经济的推动作用 - 离境退税成为拉动入境消费关键抓手,深圳凭借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多口岸枢纽条件,正加速向"消费目的地"转型[2] - 政策优化重点包括提升服务细节(如非遗产品纳入退税商品)、消费创新力展示,而非单纯追求游客数量增长[2]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圳计划推广"一单一包"至全市,优化退税云平台,引入退税代理机构竞争机制[3] - 将持续扩大退税商店规模,在境外旅客聚集区增设门店,推动红木家具、沙井蚝等本土非遗产品进入退税商品目录[3] - 将研究新增陆路口岸离境退税点,优化口岸管理机制,强化深港"双向奔赴"的消费联动效应[3]
深圳再添离境退税口岸!打造离境退税标杆城市
证券时报· 2025-07-31 08:26
深圳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 深圳成为全国首批实施离境退税城市之一,并实现"海陆空"口岸全覆盖,7月31日新增罗湖陆路口岸后总数达6个,显著提升旅客消费便利性 [1] - 罗湖口岸设置最多退税窗口,上半年出入境旅客3370万人次(同比+11.7%),占全市25.9%,客流基础庞大 [1] 离境退税业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160%,业务量同比+390%,增速显著 [2] - 大疆、华为等国货品牌占退税业务34.5%,占比全国第一 [2] - 退税商店超1000家,"即买即退"商圈12个,规模居全国前列 [2] 服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全国首创"一单一包"模式,单笔业务办理时长缩短50%以上 [2] - 上线退税"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款"秒到账",罗湖案例显示几分钟完成流程 [2][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深圳依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通过政策红利推动向"消费目的地"转型,重点提升入境游客体验 [2] - 计划推广"一单一包"模式全覆盖,优化云平台,引入退税代理竞争机制 [3][4] - 将扩大退税商店至境外旅客聚集区,新增非遗类商品如红木家具、沙井蚝等特色品类 [4] 行业影响 - 政策优化释放高质量旅游开放信号,深圳通过口岸扩容和服务创新强化消费枢纽功能 [2] - 离境退税成为深港"双向奔赴"重要抓手,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
以东博会为舟 企业破浪出圈
广西日报· 2025-07-17 03:02
中国—东盟博览会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 东博会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金色桥梁",已帮助众多企业突破边界、赢得商机 [3] - 第22届东博会将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实施 [5] - 东博会秘书处表示自贸区3.0版将从商品要素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提出更高水平经贸规则 [5] 老挝美丽幸福有限公司的成长案例 - 公司展位从2个增至占据大半个老挝国家展馆,展品从单一古树茶扩展到红木家具、咖啡、大米等多品类 [4] - 红木家具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超一半订单来自东博会或通过东博会开发的客户 [5] - 公司在中老铁路磨憨口岸租下仓库,并获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享受零关税 [5] 越南平仙鞋业的市场拓展 - 企业从第一届东博会2000双拖鞋起步,现已成为中国市场主要进口拖鞋品牌之一 [6] - 通过东博会平台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并建立广泛销售网络 [6] - 采用直播带货与线下展位同步销售模式,产品从南方市场成功拓展至北方 [6][7] 柬埔寨仙女大米的成功路径 - 2008年首次亮相东博会即收到20多份合作意向书,成功打开中国市场 [8] - 2024年柬埔寨大米出口65.15万吨,其中近12万吨销往中国 [9] - 通过东博会搭建经销商网络并把握直播带货风口,产品进入中国大型商超 [9] 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的国际化突破 - 企业20吨茶叶首次以大宗散装形式销往东南亚,货值超400万元 [10] - 通过东博会走进东盟专题展区,有机茶获越南、泰国采购商现场签约 [10] - 实现昭平茶出口东南亚"零的突破",品牌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