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镜头

搜索文档
驰宏锗业布局产业链——用稀有锗造就“红外眼”
经济日报· 2025-09-19 22:1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锗金属产能达60吨/年 并构建红外锗产业链雏形 涵盖锗基础原料 锗单晶 锗毛坯 锗镜头及红外热成像系统应用 [2] - 公司光纤级四氯化锗年产能达30吨 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 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光纤用超高纯四氯化锗制备技术的企业 [3] - 公司生产四氯化锗 二氧化锗 区熔锗 锗单晶 锗镜片等产品 应用于航空航天测控 光纤通信 红外光学等高科技领域 [2] 技术突破与研发 - 攻克超高纯四氯化锗制备关键技术 实现含氢杂质脱除 金属杂质脱除 取样分析及灌装技术突破 [3] - 开展红外级锗单晶及光学元件制造技术攻关 生产高性能红外锗镀膜镜片和红外镜头 应用于工业检测与安防监控 [3] - 推出工业CT—智慧智能预警系统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 对设备温度 超限 跨界等参数进行24小时非接触监测 智能判断运行异常 [3] 产业链合作与发展 - 与中国科学院空天研究院签署战略协议 与暨南大学建立红外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 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人才培养基地 [4] - 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 延伸产业链 挖掘锗价值 推动锗产业高质量发展 [4] 历史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为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会泽铅锌矿 曾从铅锌矿石中提取锗 支持国家国防事业及两弹一星研发 [2] - 锗作为稀有元素 在科技发展中应用于光纤通信 红外光学等领域 光纤级四氯化锗可提高纤芯折射指数并降低光损耗 使长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2][3]
光智科技:红外光学材料产品依托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收入规模大幅提升
格隆汇· 2025-09-17 08:0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始终将全产业链布局作为核心发展路径 [1] 产品收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红外光学材料产品收入规模大幅提升 [1] - 红外光学材料产品在红外光学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1] 终端产品供应 - 红外镜头、探测器、机芯模组及整机等终端产品供应能力升级 [1] - 终端产品出货量较去年上半年实现显著提升 [1]
光智科技(300489.SZ):红外光学材料产品依托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收入规模大幅提升
格隆汇· 2025-09-17 07:5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始终将全产业链布局作为核心发展路径 [1] 红外光学材料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红外光学材料产品收入规模大幅提升 依托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1] 终端产品供应能力 - 红外镜头 探测器 机芯模组及整机等终端产品供应能力升级 [1] - 终端产品出货量较去年上半年实现显著提升 [1]
联合光电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9 23: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5.55%,其中第二季度营收5.26亿元,同比增长13.0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22.76万元,同比下降171.59%,第二季度净利润375.92万元,同比下降87.35% [1] - 毛利率26.6%,同比增长18.53%,净利率-2.49%,同比下降179.15% [1] - 三费总额1.14亿元,占营收比12.73%,同比增长54.02% [1] - 每股收益-0.08元,同比下降172.73%,每股净资产5.92元,同比下降0.5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6元,同比增长233.78% [1] - 2024年ROIC为1.5%,净利率1.75%,历史ROIC中位数6.56% [2] 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43.1%,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比例为16.04% [2]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1.19%,应收账款/利润达1191.24% [2]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安防领域重点拓展海外高端市场及国内消费级泛安防市场,已在国内资本市场并购整合取得进展 [2][3] - 新型显示领域布局AR/VR光机、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 [3][4] - 智能驾驶领域围绕光感知与雷达感知双技术路径发力海外中高端市场,车载镜头业务开展良好 [3] - 红外镜头领域通过收购西安微普建设研发中心,作为光学产品线战略延伸 [3] 合作与市场拓展 - AR/VR领域与乐相(大朋)、小派、亮亮视野、纳德等国内企业达成合作 [5] - 选择逸文科技作为AR眼镜合作伙伴基于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投资基金持有逸文科技股权 [3] - 2025年上半年AR类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下半年预计持续提升 [6] 业绩影响因素 - 近两年自主研发及业务项目投入资源费用较多,对净利润造成影响 [7] - 公司将对研发项目进行战略性调整,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并优化经营效率 [7]
调研速递|联合光电接受浦银安顿等2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24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2025年下半年聚焦安防 泛安防 消费级市场 新型显示 智能驾驶 红外镜头多个领域[1] - 安防领域传统市场增速放缓但泛安防空间广阔 公司将巩固产品并开拓消费级市场[1] - 新型显示领域早于AR/VR布局 构建整机组装关键环节工艺与设备能力[1] - 智能驾驶领域围绕光感知与雷达感知双技术路径 重点发力海外中高端市场 车载镜头业务开展良好[1] - 红外镜头领域2024年完成西安微普收购 建设西安研发中心 推进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1] AR/VR业务合作 - 选择逸文科技作为合作伙伴基于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 公司通过投资基金持有其股权[2] - AR眼镜发展路径是构建整机组装关键环节能力 提供高性价比高性能产品[2] - 已与乐相(大朋) 小派等国内知名AR/VR企业达成合作[2] - 2025年上半年AR类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 下半年有望持续提升[2] 财务表现与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因自主研发项目及业务项目承接投入资源和费用较多影响净利润[2] - 管理层对净利润提升制定措施 对部分研发项目和投入进行战略性调整[2] -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加强资源配置与项目管控 优化经营效率[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2025年8月29日通过线上腾讯会议接受浦银安顿 申万电子两家机构特定对象调研[1] - 公司副总经理 财务总监 董事会秘书郭耀明及董事会办公室黄奕瑞参与接待[1] - 交流过程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 按深交所要求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2]
联合光电(300691)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9 10:26
业务发展趋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未来围绕光学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战略布局 [2] - 2025年下半年聚焦安防、新型显示、智能驾驶和红外镜头四大领域 [2] 安防领域发展 - 传统安防市场增速放缓,但泛安防领域存在广阔空间 [2] - 重点拓展海外高端安防市场及国内消费级泛安防市场 [2] - 国内并购整合与行业客户拓展取得积极进展,计划推出核心产品推动消费级业务显著增长 [3] 新型显示领域(AR/VR) - 公司早期布局AR/VR,构建AR光机、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的工艺与设备能力 [3] - 与国内知名AR/VR企业乐相(大朋)、小派、亮亮视野、纳德等达成友好合作关系 [6] - 2025年上半年AR类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下半年新技术方案量产有望持续提升出货量 [7] - 选择逸文科技合作基于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公司投资基金持有其股权增强合作纽带 [4] 智能驾驶领域 - 围绕光感知与雷达感知双技术路径深化布局,重点发力海外中高端市场 [3] - 车载镜头业务目前开展良好 [3] 红外镜头领域 - 2024年完成对西安微普收购,以此为基础建设西安研发中心 [3] - 作为光学产品线战略延伸,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3]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因自主研发及业务项目投入资源和费用较多 [8] - 公司对研发亏损表示抱歉,将战略性调整研发项目,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并优化经营效率 [8]
福光股份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47%,亏损为2877.23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8-27 03: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99亿元 同比增长10.47% 主要受定制及非定制产品收入增长驱动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877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621万元 [2] - 扣非净亏损4196万元 较上年同期4248万元亏损额小幅收窄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88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224.31% 主因原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增加及人才储备投入扩大 [2] - 总资产25.98亿元 同比增长1.07% 净资产16.91亿元 同比下降0.48% [2] 业务进展 - 定制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 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3] - 安防一体机镜头获日本荷兰知名品牌认证并实现量产 [3] - 车载镜头布局6大产品线 多款产品通过客户验证且获得多项定点通知书 [3] - 红外镜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7% 重点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3] - 光学元件业务持续为国际知名手机品牌供货 并为国内企业机器人项目量产激光雷达反射镜片 [3] - 投影光机业务实现720P手机投影光机量产 超短焦激光投影仪及三折叠投影仪光机完成批量交付 [3] 客户与市场 - 车载镜头业务深化既有客户合作 成功开拓国内外头部客户 [3] - 为国际知名品牌最新手机型号提供光学元件 成功开发运动TV镜头新产品并量产 [3]
光电股份: 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8.59亿元,同比增长20.23%,主要因防务产品和光电材料与元器件产品交付增加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2.9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88万元,同比下降235.13%,主要因预投生产物资现金采购支出增加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43元/股,同比增长92.86% [2] - 总资产43.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 [2] 业务板块分析 - 防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4.23%,主要由西光防务开展,产品包括大型武器系统、精确制导导引头和光电信息装备 [3][9] - 光电材料与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12.35%,主要由新华光公司开展,产品包括光学玻璃材料、压型件、精密模压件及红外镜头 [3][10] - 西光防务净利润为-545万元,主要受产品结构和销量变动影响 [9] - 新华光公司净利润103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97.21%,其中车载产品占比不断提高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国防预算2025年达到17847亿元,为装备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国防预算占GDP比重维持在1.2%-1.3%,相比世界其他大国仍处于低位 [3] - 信息化进程推动光电防务发展,现代战争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光电装备作为信息化装备的"眼睛"应用前景广泛 [3] - 光学材料行业向高性能、特殊性能方向发展,应用领域从传统光学扩展到光电子学、光子学和光学信息科学 [6] - 车载镜头领域需求增长明显,每部智能汽车一般需要搭载超过8颗车载摄像头 [7] - 安防监控市场对镜头要求趋向变焦、高清、智能识别等多元化指标 [8] 研发与创新进展 - 研发费用5579万元,同比增长36.41%,按计划开展研发工作 [2][17] - 防务板块在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领域取得进展,2025年7月发布多模态感知头,融合多类传感器 [11] - 完成某型人形机器人头部感知分系统研制,随整机通过联调联试 [11] - 光通信材料GP已实现数万片量产出货,正式进入功能光学材料新领域 [12] - 新华光公司突破全自动精密模压等技术,推进功能材料、成像玻璃等新品研发 [10] 产能与项目建设 - 高性能光学材料及元件项目多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包括镧系玻璃、低软化点玻璃及非球面精密模压生产线 [10] - 非球面模压和红外镜头订单增长较大,预计2025年两类新品订单将超1亿元 [10] - 在建工程913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90.29%,主要因建设项目投入增加 [18] - 预付款项819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30.59%,主要因预付物资采购款增加 [18] 客户与市场拓展 - 防务业务与下游大型军工央企终端客户保持长久稳定合作关系,服务于多个军种 [13] - 民品方面积极应对智能驾驶、智能可穿戴、光通信等高增长市场需求,拓展头部客户 [13] - 车载非球面镜片持续向头部企业批量供货 [10] - 激光雷达材料持续供应头部客户并推进新项目导入 [10] - AR产品已向光波导企业少量供货 [10] 股东支持与资金情况 - 控股股东光电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中兵投资合计增持近4000万元 [16] - 光电集团向新华光公司注资4000万元,为产业链生态注入动能 [16] - 货币资金3.5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8.58%,主要因经营支出 [18] - 新增商业银行借款8380万元 [18] - 收到与资产相关的项目拨款8040万元,递延收益较上年末增长69.05% [18]
国科天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05:40
公司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65亿元,同比增长7.8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2万元,同比增长17.37% [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06万元,同比增长21.1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23万元,同比改善6.54% [2][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2%,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分析 - 光电业务收入3.428亿元,占总收入84.3%,毛利率34.95% [10] - 制冷红外产品以锑化铟系列为主,II类超晶格系列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4][9] - 非制冷红外产品达到国内头部企业主流水平,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4] - 光学产品累计开发超60款镜头,定位中高端市场 [5] - 导航、遥感和信息系统业务作为补充,客户群体与光电业务存在协同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2879万元,同比增长25.29% [10] - 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制冷/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精密红外镜头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 [8][9] - 具备II类超晶格探测器中试生产能力,非制冷探测器和镜片实现批量生产 [9] - 投资参股南京国科半导体(外延材料)、国成仪器(分子束外延设备)等上游企业 [9] 产能建设进展 - 在建工程8968万元,同比下降9.79% [10][11] - 推进成都II类超晶格探测器量产基地、上海非制冷探测器封装线、杭州红外镜头产线扩建等项目 [9] - 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平台项目累计投入1.65亿元,进度50% [11][1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客户涵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大型央企 [9] - 制冷红外产品在稳定性、盲元率等方面表现优异,在比测招投标中多次胜出 [9] - 上市后市场知名度提升,各业务板块优质客户数量明显增加 [8] 资产与资金状况 - 总资产27.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4% [2][10] - 货币资金3.36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95% [10][11] - 存货6.9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61% [10][11] - 短期借款7.0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24% [10][11]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96.5%,尚未使用资金1545万元存放专户 [12]
光智科技股价下跌3.89%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金融界· 2025-07-30 20:28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42 0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70元 跌幅3 89% [1] - 当日开盘价43 20元 最高触及43 20元 最低下探至41 71元 [1] - 成交量89427手 成交金额3 7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362 53万元 占流通市值0 93%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 20亿元 同比增长78 20% [1] - 归母净利润2399 88万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196 10万元 [1] - 毛利率26 23% 较去年同期提升5 40个百分点 [1] 业务构成 - 红外光学业务收入9 02亿元 同比增长81 88% [1] - 铝合金业务收入1 18亿元 同比增长54 39% [1] - 公司坚持"红外+铝合金"双主业发展格局 [1] 经营情况 - 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盈利 [1] - 主营业务涵盖红外光学和铝合金材料两大领域 [1] - 红外光学业务包括材料、镜头、探测器及整机产品研发生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