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米乳
icon
搜索文档
继苹果之后,又一个“基础食材”在饮品圈爆了
36氪· 2025-09-07 02:45
行业趋势:米元素成为饮品创新核心 - 米元素在茶饮行业存在感显著增强 成为新品常客且频出爆款 [2] - 茉莉奶白酒酿系列5天销量突破56万杯 复购率跻身门店前五 [1][5] - 喜茶 奈雪 乐乐茶 兰熊酸奶等头部品牌密集推出米饮产品 [1][3][9] 产品形态与市场表现 - 米布 酒酿 糯米成为热门小料 奈雪使用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制作糯滑米布布 [3] - 米乳/米浆作为饮品基底流行 茶米有言将五常大米与牛乳制成五常鲜米奶 [6] - 贵州冰浆风靡全国 将熟糯米与水果混合打成沙冰 比普通冰沙更具糯叽叽口感 [8] - 兰熊鲜奶芒果糯叽叽酸奶首日预售突破万杯 乐乐茶酸奶冰粽系列获消费者好评 [9] 口感创新与消费体验 - 米类原料提供黏糯 顺滑 可咀嚼的层次结构 补足清爽型饮品口感厚度空缺 [13] - "可以喝也可以嚼"的复合体验延长饮用时间 增加产品记忆点 [13] - 浓郁米香与冰沙结合制造饱满而不腻的新体验 满足秋冬饱腹需求 [13] 原料特性与创新优势 - 大米具有独特风味且适配性强 不影响其他原料风味 成本较低但创意空间大 [16] - 不同地域米制品承载文化特色(如云南米布 内蒙古黄糯小米) 易形成产品辨识度 [16][18] - 米作为国民食材拥有广泛认知基础 通过产地溯源和节日特色增强品牌创作空间 [14][16] 健康属性与消费认知 - 米作为天然谷物具备温和养胃的健康联想 符合轻养生饮品预期 [20] - 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等营养元素 易于消化吸收 满足秋冬暖胃需求 [20] - 相比高糖奶油型产品 糯米更易与健康 替代正餐相关联 [22] 品牌实践与市场反响 - 喜茶限时回归端午限定"芒椰糯米饭" 形成节日消费新仪式 [16] - 茉莉奶白米酿系列使用五个地区的六种糯米 消费者呼吁产品长期保留 [3][5] - 肯悦咖啡用米乳搭配咖啡 成都罚站咖啡推出"米汤"特调 米元素成功跨界咖啡领域 [11]
熊猫乳品上半年营收3.53亿元 核心业务与新业务发展并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0:45
核心观点 - 乳业市场竞争态势持续升级 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 品质化发展趋势 [1] - 公司深耕浓缩乳制品业务领域 在市场拓展 产品创新 品牌塑造等多维度形成发展合力 经营成果亮点频现 [1] - 公司以成为中国浓缩乳制品专业领导者为愿景目标 在以炼乳 奶酪 奶油为核心的同时 大力推进植物基等新业务发展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 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 [2] - 椰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8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97% [3] 业务布局 - 炼乳作为传统优势产品 持续在餐饮 食品工业 茶饮等领域满足客户需求 [2] - 采用经销为主 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华东地区经销商数量达146家 华南地区89家 [2] - 直销模式直接触达古茗 香飘飘 李子园 蒙牛乳业等大型食品制造企业 报告期内直销收入增幅较大 [2] - 在奶酪 奶油等浓缩乳制品细分赛道积极开展布局 C端发力儿童奶酪 奶酪零食等产品 开拓家庭消费市场 [2] - 将植物基产品作为重要增长探索方向 推出椰浆 椰汁 椰乳 米乳等产品 [3] 生产与产能 - 海南熊猫生产基地上半年产量达4810.93吨 [3] - 海南基地正全力推进5000吨/年产能建设 投产后基地总产能将达2.3万吨/年 [3] - 依托浙江 山东 海南三大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4] 研发与创新 - 致力于为大客户提供从产品配方到包装设计的全方位定制解决方案 [2] - 已累计获得77项专利 [3] - 积极与高校 科研机构合作 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实力 [3] 竞争优势 - 凭借积淀品牌以及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2] - 当地丰富的椰子原料保障了产品高品质 供应稳定性 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3] - 全国渠道布局与三大生产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4]
熊猫乳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微降 ,炼乳业务稳健,新赛道布局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4: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 同比微降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4.25万元 [1] 浓缩乳制品业务 - 浓缩乳制品营收2.68亿元 同比增长3.80% 毛利率34.63% 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 [1] - 炼乳产品在华东地区拥有146家经销商 华南地区89家经销商 [1] - 奶酪业务聚焦B端客户 推出马苏里拉奶酪及芝士片 同时发展儿童奶酪等C端产品 [1] - 奶油业务开发纯乳脂稀奶油及混脂奶油 常温稀奶油技术降低冷链成本 [1] 植物基业务 - 椰品业务营收3680.99万元 同比增长97.00% [2] - 海南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1.8万吨 上半年实际产量4810.93吨 [2] - 在建5000吨/年产能投产后 总产能将达2.3万吨/年 [2] - 植物基产品包括椰浆、椰汁、椰乳及米乳 主要切入茶饮和咖啡调配场景 [2] 销售渠道 - 经销商数量达400家 覆盖全国30余个省份 [3] - 直销收入8397.16万元 同比增长42.01% [3] - 直接服务古茗、香飘飘、李子园、蒙牛乳业等大型食品制造企业 [3] 研发与品牌建设 - 累计获得77项专利 [3] - "奶酪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5年乳制品工业协会技术进步一等奖 [3] - 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及"中华老字号"品牌认证 [3] 战略规划 - 未来以炼乳、奶酪、稀奶油为核心 同步推进植物基新业务 [3] - 浙江、山东、海南三大生产基地为增长提供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