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窝囊漂流
icon
搜索文档
从“场外观光”到“入局体验” 旅游消费迎新变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1 11:53
旅游消费模式转型 - 旅游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观光游模式逐渐被个性化沉浸式体验游取代[1] - 体验式旅游兴起反映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趋势[1][2] - 旅游消费向多元化深度化方向升级 推动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2][3] 新兴旅游方式及数据表现 - "窝囊旅游"方式受欢迎 8月以来窝囊漂流搜索量环比增长135% 窝囊蹦极增长65% 窝囊爬山增长84%[1] - 沙漠观星成为新热点 中卫市暑期机票预订量环比前两月增长超100%[1] - 主题线路需求旺盛 行摄徒步骑行露营旅拍等主题成为热门选择[2] 年轻消费群体特征 - 00后游客增长明显 愿为深度体验付费 习惯通过社交媒体完成从种草到下单全流程[2] - 年轻游客喜欢体验落日蓝调时刻海滨烛光晚餐等住宿+体验[2] - Z世代青年对会玩有趣深刻的本地化体验更为着迷[2] 产业创新与体验升级 - 低空观光热气球体验文化IP沉浸式演出等新业态通过技术赋能和场景重构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3] - 创新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通过差异化体验提升产品附加值[3] - 体验式旅游体现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3]
增收不增利?暑期旅游市场凸显“长尾效应”
新华财经· 2025-08-30 14:24
暑期旅游市场表现 -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23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日均发送1523万人次 [2] - 民航暑运首月执飞客运航班52.4万班次 日均1.69万班次 同比增长3.5% [2] - 贵州/云南"包车游+避暑度假"订单同比增长超80% 青海机票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超40% [2] 新兴旅游形态特征 - "窝囊游"成为年轻消费群体新宠 费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超20% 安吉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70% [3] - "体育+文旅"模式显著增长 江苏自驾游人次同比增超100% 酒店预订人次同比增近80% [3] - "村超"带动黔东南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增长54% 单周末环比增超30% [3] 产业联动效应 - 体育赛事系列化运作可带动场馆周边酒店溢价达40% 有助于夯实全域旅游基础设施 [4] - 演唱会平均单场带动2公里范围内酒店溢价40% 体现文娱产业协同效应 [4] 节假日市场展望 - 国庆中秋8天长假催生新需求 携程酒店均价较平日上涨30%-50% [4] - 全球599个城市机票预订量增长 新增79个目的地城市 热门国家酒店预订量同比翻番 [4] - 四季度旅游市场预计维持稳步增长趋势 [4] 行业结构性变化 - 客源地与目的地双下沉凸显"长尾效应" 行业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型 [1] - 小团化/自助式轻旅游形态火热 行业分化态势明显 [1] - 供给侧持续增加住宿交通供给 推动市场进入稳健发展新阶段 [1]
又菜又爱玩?适合“窝囊旅游”
中国青年报· 2025-08-22 06:16
核心观点 - "窝囊旅游"成为文旅市场新趋势 强调低刺激 高情绪价值 轻松舒适的体验方式 满足年轻人及亲子家庭对放松 悦己 安全感的需求 [1][2][3][4][6][8][11][12] 市场热度与增长数据 - "窝囊漂流"搜索量环比增长135% "窝囊蹦极"增长65% "窝囊爬山"增长84% [3]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利川涧景区推出"窝囊漂流"后 费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20% 增速居临沂县域目的地第一 [3] - 浙江省安吉县拥有"窝囊漂流"和"窝囊蹦极"项目 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70% 增速居浙江县域目的地第一 [3] 产品创新与运营策略 - 杭州桐庐OMG心跳乐园推出"天马行空"项目 游客骑机械马登山 避免劳累 [2][7] - 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推出"窝囊蹦极" 采用低速缓降装置 降低20米跳台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荷 [3][7] - 广西桂林猫儿山漓江源设计"窝囊漂流" 在水流平缓 水深不超过1米的河段运营 提升安全性 [2][8] - 云上草原通过社交媒体分析发现68%潜在消费者因恐惧放弃传统蹦极 通过测试调整缓降速度和跳台角度优化体验 [7] 目标客群与需求特征 - 主要客群为年轻人 亲子家庭及带宠物的游客 追求解压 社交分享及无障碍体验 [6][7][8] - 亲子家庭看重项目安全性和轻松氛围 青年群体热衷兼具解压和社交属性的体验 [8] - 游客需求从"省力"升级为"情绪价值""情感共鸣"与"社交认同" [12] 行业挑战与优化方向 - 部分项目存在体验缺陷:电梯登山过程风景单调 缺乏防晒设施和休息点 [10] 漂流区域水流缓慢导致停滞 石头磕碰风险高 防晒不足 [11] - 景区需挖掘特色资源(如猫儿山"果冻水"水系) 避免同质化 并加强设施维护与安全检测 [10][11] - 需将硬件设施(电梯 缓降装置)与景区特色 服务及情绪需求深度结合 打造定制化内容 [12]
中国第一批“窝囊”景区,拯救无数打工人
创业邦· 2025-08-15 03:18
文旅行业趋势 - 暑期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显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7] - 传统高强度旅游模式面临挑战,"窝囊旅游"概念兴起,主打轻松体验[10][12] - 年轻群体(14-30岁)成为新式旅游消费主力,占比达72%[24] 窝囊漂流市场表现 - 桂林猫儿山首创"窝囊漂流",水深不足1米,主打平缓漂浮体验[17][22] - 浙江安吉原野西溪露营地单日门票销售额达40万元,搜索量环比暴涨17倍[24] - 山东临沂利山涧景区开放首周吸引超8000游客,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40%[24] 窝囊蹦极发展现状 - 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景区窝囊蹦极游客量增长5-6倍,节假日日均超200人次[34] - 湖北黄石天空之城景区五一期间日均体验人数达200-300人[34] - 直播营销效果显著,河南宝泉崖天下景区单场直播吸引4000-5000观众[42] 景区设施升级案例 - 张家界百龙天梯20年运送6000万人次,创造税费9.89亿元[63] - 千岛湖天屿山投资1000多万元建扶梯,登顶时间从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53] - 福建三明侠天下景区创新设计"大宝剑"电梯,强化主题特色[56] 商业模式创新 - 景区通过电梯/扶梯实现"无痛登山",天屿山扶梯票购买率达93%[49][64] - 下山配套项目(滑梯/水滑梯/卡丁车)成为新增收入来源[65] - 浙江安吉因同时布局窝囊漂流和蹦极,7月酒店预订环比增长70%[34]
中国第一批“窝囊”景区,拯救无数打工人
36氪· 2025-08-10 23:45
文旅行业暑期趋势 - 暑期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 [3] 窝囊漂流市场表现 - 浙江安吉原野西溪露营地窝囊漂流周末日均接待量达六七千人 平台门票单日销售额最高接近40万元 门票搜索量环比6月暴涨17倍 [14] - 临沂利山涧景区窝囊漂流首周吸引超8000名游客 日均接待量稳定在1200人以上 14-30岁年轻群体占比达72% 带动景区周边餐饮消费增长40% [14] - 水深不足1米 水流平缓 专为年轻群体设计 [12] 窝囊蹦极市场表现 - 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景区窝囊蹦极节假日日均体验人数超200人次 尝试游客数量翻五六倍 [20] - 湖北黄石天空之城景区五一假期每天有两三百人体验窝囊蹦极 [20] - 浙江安吉7月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70% 位列浙江省县域目的地第一 [20] - 辽宁本溪大峡谷 湖北黄石天空之城 河南宝泉崖天下等景区均推出窝囊蹦极项目 [20] 景区设施升级案例 - 张家界百龙天梯高326米 20年运送6000多万人次 上缴税费9.89亿元 [29][34] - 千岛湖天屿山投资1000多万元建扶梯 登顶时间从50分钟缩短到10分钟 2023年暑假3000人上山中有2800人购买扶梯票 [29][34] - 福建三明侠天下景区推出"大宝剑"电梯 外观与景区主题呼应 [30] - 景区提供传送带 木马 熊猫等多样化上山方式 [31][32] 行业消费模式转变 - 年轻群体从传统刺激型旅游转向安全 出片为导向的"窝囊旅游"模式 [5][28] - 景区通过提供低强度体验项目实现客流与收入双增长 [7][14][20] - 社交平台传播助推新旅游模式快速成为流量密码 [14][20]
避暑旅游太火,西部、东北酒店爆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03:32
避暑旅游需求井喷 - 2025年暑期中东部40℃以上极端高温频破历史纪录,催生全国性避暑旅游需求激增,江苏游客选择浙江安吉等近山水目的地进行"躺平式"度假[1]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避暑"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45%,"避暑游"搜索量环比暴涨近200%,社交平台"凉快城市"求助帖激增[1] - 长线避暑呈现"一路向西"特征,西部/东北成为主要迁徙方向,短途避暑围绕空调、戏水、夜游展开[1] 西部避暑目的地表现 - 同程旅行报告显示中东部游客向西部/东北迁徙,长线订单占比同比提升超10%,青海湖同宝山景区单日游客量达9235人次创历史新高[4][5] - 昆明依托日均170趟高铁形成"2小时避暑圈",云南酒店民宿预订量环比增42%,大理海景房均价达1300元/晚[5] - 青海省机票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超40%领跑全国,云南/内蒙古/贵州等西部省份酒店预订环比增幅均超20%[6] 新型避暑模式崛起 - 浙江安吉"窝囊漂流"颠覆传统玩法,单日门票销售额近40万元,周末客流量达六七千人,配套"窝囊蹦极"等形成亲子游新宠[8][9] - 博物馆夜游成热门选择,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夜间开放后VR展览免排队,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17%[9][10] - "跟着赛事去旅游"带动消费,南京奥体周边酒店出租率达90%,淮安比赛期间桔子酒店入住率飙升至110%[11] 出境避暑市场动态 - 南半球反季避暑升温,中国至新西兰机票预订热度环比增超20%,广州-悉尼等航线票价降幅显著[13] - 马来西亚对华免签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43%,欧洲线路中北欧/英国预订量同比增50%/75%[14] - 飞猪平台出境游产品均价降5%,境外火车票/酒店套餐预订量同比增136%/185%[14]
高温催生“花式避暑”:跟着文博、赛事去旅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9:2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许思佳 上海报道 2025年暑期,中东部地区40℃以上极端高温频破历史纪录,催生全国性避暑旅游需求井喷。 "天气太热,就想去有水的地方玩玩,也不想'特种兵',找个环境好的民宿放放空。离家近、有山有水 的地方就是浙江那块了。"来自江苏的张女士刚从安吉度假回来,最让她难忘的是和朋友在民宿附近溯 溪,一起拍照、抓小鱼小虾。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避暑"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45%,"避暑游"搜索量环比暴涨近200%,社交平 台"求推荐凉快城市"的求助帖激增。 综合各大平台总结的暑期旅游趋势来看,长线避暑"一路向西":游客大规模向西部、东北"迁徙",反季 出境避暑也成为一大热门选择;短途避暑则围绕空调、戏水、夜游展开,"躺平式"窝囊漂流、文博夜游 等构成避暑主线。与之相伴的,相关目的地的机票和酒店预订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避暑旅游"一路向西" 2025年暑运周期接近半程,避暑旅行迎来高峰。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受我国中东部高温天气影 响,中东部地区游客涌向西部及东北地区避暑,长线旅行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超过10%。穿越多省 的环线自驾游、昼伏夜出的塞外观星游,成为今夏避暑旅 ...
高温催生“花式避暑”:跟着文博、赛事去旅游|夏游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9:04
核心观点 - 2025年暑期中东部地区极端高温催生全国性避暑旅游需求井喷 呈现长线"一路向西"和短途"躺平式"两大特征 带动西部 东北及境外目的地旅游消费显著增长 [1][2][3] 避暑旅游需求趋势 - "避暑"关键词搜索量同比上涨45% "避暑游"搜索量环比暴涨近200% [1] - 长线避暑旅行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超过10% [2] - 00后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7% [7] 西部及东北目的地表现 - 青海省机票和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均超过40% [4] - 云南 内蒙古 贵州 甘肃 广西 新疆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均超过20% [4] - 东北三省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均实现20%以上增长 [4] - 华住集团旗下西部 东北省份酒店爆满 沈阳 昆明等二线城市酒店整体入住率超过90% 漯河三线城市入住率接近100% 鸡西和双鸭山四线城市入住率突破100% [5] 具体目的地数据 - 云南酒店民宿预订量环比增长42% 餐饮消费环比提升62.6% [3] - 安吉县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过70% 增速位居浙江全省县域目的地第一 [5] - 黄果树景区每日接待游客量近5万人 [4] - 青海湖同宝山景区单日游客量达9235人次创历史新高 [4] 新兴旅游模式 - "窝囊漂流"单日门票销售额近40万元 周末高峰期日均客流量达六七千人 [5] - 博物馆类景区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 宗教寺庙 历史遗迹和峡谷溶洞预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1倍 [7] - 夜游经济保持旺盛增长态势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实行双休夜间开放 [6] - "跟着赛事去旅游"带动江苏酒店整体入住率超80% 南京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出租率约90% [7] 出境避暑旅游 - 中国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机票预订热度环比双位数增长 至新西兰机票预订热度环比增长超过20% [8] - 马来西亚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3% [8] - 出境游产品均价较去年下降约5% 境外火车票和境外酒店套餐预订量同比增长136%和185% [9] - 欧洲旅游人数同比增长76% 北欧及英国预订量分别增长50%和75% [9] 交通枢纽与基础设施 - 昆明依托日均约170趟高铁班次形成"2小时避暑度假圈" [3] - 广州–悉尼 上海–墨尔本等航线含税票价降幅显著 [8]
“窝囊旅游”出圈 Z世代爱上“又怂又爽”新玩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08:22
旅游行业新趋势 - "窝囊旅游"成为Z世代追捧的新潮流,包括减速版蹦极、自动扶梯登山和浅水漂流等"又怂又爽"的体验项目[1] - 减速版蹦极项目推出后,当地游客数量增长5-6倍,节假日日均体验人数超过200人次[1] - "窝囊漂流"平均水深仅0.5-0.8米,周末高峰期日均客流量可达6000-7000人[3][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62%的年轻人将"能出片"列为体验选择的首要标准,远超"刺激程度"的占比[3] - 年轻人追求"悦己""放松""反差"的消费需求,偏好"被自然怀抱"的温柔体验[4] - "半吊子勇敢"成为短视频时代可炫耀的社交资本[3] 景区运营创新 - 安吉县推出"窝囊旅游三件套"(蹦极、爬山、漂流),精准击中年轻人"又菜又爱玩"心态[3] - 杭州天屿山和台州神仙居等地推出"无痛爬山"自动扶梯,10分钟登顶吸引年轻游客[3] - 景区通过差异化策略满足游客个性化诉求,成功吸引大量人气[4]
「窝囊旅游三件套」,杀疯了?
36氪· 2025-07-05 03:45
旅游行业趋势 - 旅游旺季期间地铁人流激增,家庭出游需求显著提升[1] - "窝囊式旅游"成为新兴消费趋势,主打低体力消耗与高舒适度体验[4][7] - 景区设施升级,如牛首山配备电梯实现20分钟登顶,满足家庭游客需求[1][3]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馈 - "窝囊旅游三件套"形成市场格局:自动挡爬山、人体漂流、降速版蹦极[12][17][23] - 自动挡爬山迭代至3.0版本,部分景区增设降温喷雾及干湿双路径下山设施[12] - 人体漂流水深不超过1米,河南重渡沟、山东利山涧等景区推出"早教班"级安全产品[31][42] - 降速版蹦极高度控制在20-30米,提供拍照指导及"勇敢者"证书等情绪价值服务[47][55][58]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从2023年特种兵旅游转向2024年躺平式旅游,2025年窝囊式旅游成为主流[64][66] - 中年群体偏好风险可控的体验,如李哥从极限漂流转向窝囊漂流[39][40] - 消费者追求"微刺激"平衡,门票价格亲民(部分项目单人票价低于百元)[43][60] 景区运营策略 - 神仙居等景区保留传统步道同时增设缆车+电梯组合选项,提升服务多样性[4] - 长沙石燕湖等景区优化蹦极流程,通过慢速下降(1米/秒)延长拍照时间[53][55] - 配套服务升级,如提供姜茶饮、冲洗间及安全员全程保障[42][43] 行业数据与案例 - 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用户内容推动"窝囊游"传播,相关话题互动量达64-38次回复[4][6] - 黄石天空之城景区通过减速蹦极设备降低游客恐惧感,实现安全与体验平衡[21][49] - 常州茅山森林等景区开发林间滑道与卡丁车项目,覆盖不同客群需求[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