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380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客机A380,日落西山?
36氪· 2025-09-03 09:57
检修压力与安全隐患 - 欧洲航空安全局自2020年1月以来针对A380发布95项适航指令 包括逃生滑梯漏气 密封条开裂 起落架车轴断裂等严重问题 数量接近同期波音大型机指令的两倍[2] - 单机完整检修需消耗6万工时 庞大体型和四发设计导致维护要求高于其他机型[2] - 疫情期间长期停放加速部件老化 应急滑梯因粘合缝隙开裂需紧急更换 高温潮湿环境可能引发致命后果[3] 运营挑战与连锁反应 - 机械故障导致延误会造成高额成本和航班调度连锁问题 单机可搭载485名以上乘客[4] - 澳洲航空A380航班2024年至少两次在新加坡因燃油泵问题延误 其中一次延误超过24小时[5] - 英国航空A380曾在马尼拉滞留逾100天 返回后30天内仅执飞7天[5] 航空公司战略调整 - 中国南方航空2023年全面退役A380 原因包括运营成本上升及航线灵活性有限[8] - 泰国航空结束A380运营转向更小更高效机型[9] - 汉莎航空计划2030年前退役A380 英国航空考虑本世纪末逐步淘汰该机型[10][11] 市场与经济性分析 - A380运行成本高达每小时2.5-3.5万美元 低客座率航线难以维持盈利[11] - 全球机队从四发机型转向更高效双发机型 新机型订单增加而A380吸引力持续减弱[11] - 二手市场缺乏买家 许多退役飞机直接被拆解导致经济价值大幅缩水[12] 行业供应与支持状况 - 空客2019年宣布2021年正式停产A380 但旅行需求激增使新航 汉莎和澳航等重启该机型[6] - 空客称过去12个月全球A380机队航班可靠率保持在99%[5] - 阿联酋航空作为最大运营商表示除非升级发动机否则现有A380难以维持运营[11]
中国为何飞不起全球最大客机A380?
36氪· 2025-06-27 12:27
新加坡航空A380回归上海航线 - 新加坡航空宣布从6月23日至8月31日空客A380将执飞上海浦东—新加坡航线 每日往返各一班 [1] - 执飞航班为SQ830(新加坡→上海浦东 09:20-14:35)和SQ833(上海浦东→新加坡 16:25-22:15) [1] - A380是目前全球最大民用客机 被航空迷称为"大白胖"和"空中巨无霸" [1] A380机型概况 - 空客A380-800体长72.7米 翼展79.75米 高度24.1米 采用双层全客舱设计 [5] - 最大载客量853人(全经济舱) 三舱布局555人 航程达15,200公里 [5] - 2005年完成首飞 2007年新加坡航空成为首家用户 项目总投入超250亿欧元 [6][7] A380市场表现 - 全球共交付251架 最大客户阿联酋航空订购123架 占总量近一半 [9] - 中国仅南航引进5架 已于2022年全部退役 国航和东航从未采购 [10][11] - 2021年停产 目前仅阿联酋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少数航司继续运营 [8][17] A380在中国市场遇冷原因 - 中国航线分散化趋势明显 难以支撑800人级大客流需求 [12] - 全国254个机场中仅不到10个能完整保障A380运营 [14] - 每小时燃油消耗达13吨 5架小机队规模无法摊薄高昂运营成本 [15] - 原计划通过引进换取技术转让未实现 订单量小导致空客未让利 [16] A380适用场景 - 适合"枢纽对枢纽"长程大客流航线 如迪拜—伦敦、巴黎—纽约 [12] - 运营航司需具备超级枢纽机场、高密度国际航班和巨量中转客流 [23] - 目前主要执飞航线包括迪拜—纽约、新加坡—伦敦、慕尼黑—洛杉矶等 [18][19][21] 行业技术演进 - 双发宽体机燃油效率更高、灵活性更强 逐渐取代四发机型 [7] - 全球航线从"枢纽对枢纽"转向"点对点" 与A380运营逻辑相悖 [7] - 新一代宽体机更适合中国航线的分散化特征 [24]
波音VS空客:飞天双雄,谁更胜一筹?
快讯· 2025-06-19 08:58
飞机型号对比 - 波音747-8最大起飞重量448吨 最大载客量605人(经济舱布局) 已在2023年1月停产 [4] - 空客A380最大起飞重量575吨 最大载客量853人(经济舱布局) 已在2021年10月停产 [4] 飞行安全记录 - 波音每百万次飞行致命事故比率0.1 空客为0.09 全球5年平均水平0.1 [4] - 波音重大事故:2018年印尼狮航189人死亡 2019年埃塞俄比亚航空157人死亡 [4][5] - 空客重大事故:2015年德国之翼航空150人死亡 2016年埃及航空66人死亡 [4] 财务表现 - 波音2024年总收入5715.49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亏损848亿元人民币 [4][6] - 空客2024年总收入4773.33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 [4][6] 订单与交付 - 波音截至2025年5月订单量512架 交付量215架 [8] - 空客同期订单量240架 交付量220架 [8] 市值表现 - 波音市值1490.5亿美元(约1.07万亿元人民币) 5年股价涨幅5.7% [8][9] - 空客市值1475.6亿美元(约1.06万亿元人民币) 5年股价涨幅136.57% [9]
列国鉴·阿联酋|记者观察:迪拜如何借“枢纽经济”实现飞跃
新华社· 2025-05-15 11:27
核心观点 - 迪拜从渔村发展为全球航空与商业枢纽,构建了以航空为核心、多产业协同的"枢纽经济"模式 [1] - 通过前瞻性基础设施投资、长期稳定政局、开放包容政策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 [1][5] - 航空业带动旅游、会展、物流等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并推动知识经济和绿色能源发展 [7] 基础设施发展 - 迪拜国际机场2024年接待9230万人次旅客,创历史纪录 [3] - 阿联酋航空运营249架客机,拥有全球最大空客A380和波音777机队 [3] - 杰贝阿里港是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之一,自由区政策吸引国际投资者 [4] - 高速公路网络包括单向8车道的谢赫扎耶德路,促进贸易物流 [3] 航空与交通枢纽 - 迪拜国际机场曾连续多年保持全球国际旅客吞吐量第一 [3] - 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2010年启用,巩固全球航空地位 [3] - 构建覆盖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八小时航空圈,连接亚欧非 [3] 政策与环境优化 - 政局长期稳定,政策延续性强,推动全球化城市发展 [5] - 推出10年期"黄金签证"吸引全球人才,设立专业自贸区 [5] - 外交中立策略创造有利外资环境 [5] - 数字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多元包容增强外籍人才吸引力 [5] 产业多元化 - "迪拜愿景"推动金融、科技、旅游等行业多元发展 [5] - 发展太空技术,成立阿联酋太空局并启动"希望号"火星探测任务 [5] - 区块链城市战略打造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中心 [7] - 互联网城、媒体城、科技城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 [7] 经济协同效应 - 航空枢纽带动旅游、会展业,奢华酒店和购物中心吸引全球游客 [7] - 迪拜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全球会议展览重要场所 [7] - 迪拜健康城吸引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和健康科技公司 [7] - 投资清洁能源如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阳能园区,推动绿色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