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
icon
搜索文档
AI产业链持续冲高,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一度涨超2%, AI投资主线叙事再次强化!万亿人工智能生态成共识?
搜狐财经· 2025-09-25 06:16
指数及ETF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强势上涨1.26% 成分股合合信息上涨9.89% 石头科技上涨4.88% 恒玄科技上涨3.99% 亚信安全及新点软件跟涨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盘中一度涨超2% 现涨1.06% 最新价报1.05元 近1周累计上涨2.78%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2位(共9只) [1] - ETF流动性表现活跃 盘中换手率达13.27% 成交8156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9854.43万元 [1] 企业AI战略布局 - 京东集团宣布在AI技术持续加码 创始人刘强东亲自担任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 全球招募顶尖科学家 与高校共建共享实验室 [3] - 京东目标未来三年在人工智能和供应链领域持续投入 带动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 同时开放京东场景及供应链数据服务具身智能企业 [3] - 阿里云宣布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预计从2022年至2032年提升10倍 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 [3] - 阿里云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领域 [3]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招银国际认为中国AI及云行业需求持续起量 模型能力提升、基础设施优化及应用生态繁荣趋势明确 看好阿里云营收增速持续加速 [4] - 民生证券指出国内互联网企业加速云出海战略 阿里云打造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的全球云计算网络 提供统一技术架构及全球化解决方案 [4][5] 投资产品定位 -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紧密跟踪科创AI指数 布局AI算力、技术及应用三大环节 受益于政策驱动、技术迭代及基本面增长三重催化 [5] - 科创芯片50ETF(58875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 聚焦算力底层核心硬科技 覆盖尖端芯片产业链 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参与 [5]
ETF午间收盘:游戏ETF涨4.57%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跌1.59%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06:03
ETF市场表现 - 游戏ETF(159869)上涨4.57%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159261)上涨4.34% [1] - 游戏ETF(516010)上涨4.34% [1] 行业板块分化 -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下跌1.59%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下跌1.58%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下跌1.56% [1]
芯原股份复牌大涨超14%,收购补足CPU布局!科创芯片50ETF(588750)、科创人工智能ETF双双涨超2%!全球算力需求爆发,科技重回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9-12 03:06
AI产业链市场表现 - AI产业链于9月12日延续爆发态势 科创芯片50ETF(588750)盘中涨幅达2.37% 最高涨幅超3%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开盘直线拉升 涨幅达2.87% 冲击三连阳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589560)当日收盘价为1.004元 涨幅2.87% 开盘价0.980元 最高价1.010元 最低价0.980元 流通盘10.61亿份 流通值11亿元 [1] - 该ETF近5日涨幅5.80% 52周最高价0.98元 最低价0.91元 最小申赎单位份额为200万份 现金替代比例上限50% [1] 成分股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成分股中半导体板块领涨 芯原股份复牌大涨14.78% 寒武纪涨3.82% 金山办公涨1.91% 复旦微电涨0.38% [3] - 澜起科技跌0.34% 石头科技跌0.05% 晶晨股份跌1.36% 恒玄科技跌0.84% 云天励飞跌0.24% 奥比中光跌1.14% [3] - 科创芯片50ETF成分股涨跌分化 寒武纪涨3.46% 海光信息涨1.66% 中微公司涨1.75% 沪硅产业涨0.09% 华虹公司涨2.37% [5] - 中芯国际跌0.30% 澜起科技跌0.20% 晶晨股份跌1.67% [5] 行业催化因素 - 芯原股份拟收购芯来科技97%股权 实现处理器IP全覆盖 进一步深化AI ASIC/SOC领域客户合作 [6] - 海外科技龙头业绩亮眼 甲骨文AI相关订单额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359% 云业务本财年预计增长77% [6] - 博通第三季度营收159.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AI营收同比增长63% 预计第四季度AI半导体营收加速增长 [7] - 国内科技企业开始使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7] 政策与战略支持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 明确2027、2030、2035三阶段发展目标 推动人工智能与多领域深度融合 [8] - 政策强调安全可控与普惠共享 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能源、交通、金融等传统行业结合 打开"AI+行业"场景扩展空间 [8] - 贝莱德指出中国具备AI发展优势 包括优秀工程师资源、政策支持、资本市场融资体系 以及科技股估值修复提振投资者信心 [8] 产业发展趋势 - AI成为半导体成长核心驱动力 模拟芯片周期触底、数字芯片AioT需求爆发、功率半导体盈利改善、制造稼动率回升 [9] - DeepSeek等开源模型降低部署门槛 推动SoC芯片需求 TWS耳机、智能手表算力需求提升 DDR4短期紧缺价格季增18-23% [9] - 中国前四大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增速高于全球 腾讯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大增119% [9]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7年中国本土图形处理器仅能满足39%的AI需求 本土厂商正加大研发投入分散对英伟达依赖 [10] - 先进封装(如CoWoS、CPO)成为中国突破算力瓶颈的重要方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