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植e贷
icon
搜索文档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赋能,共绘乡村振兴好“丰”景
第一财经· 2025-09-24 01:27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城乡联动战略和多层次金融支农服务体系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涉农贷款余额突破450亿元[1][6] 组织架构与战略 - 公司建立系统化工作机制 分行层面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统筹推进 支行层面打造乡村振兴重点支行、特色支行及协同支行[2] - 公司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农服务体系[1] 粮食安全领域 - 公司围绕"稳粮 优供 增效"目标开展保障粮食安全专项行动 创新推出"种植e贷"和"养殖e贷"等数字普惠产品[3] - 公司积极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支持粮棉油糖胶进出口重点企业 通过体系化综合化金融服务保障上海地区粮食供应安全[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公司重点支持农业设施 冷链物流 乡村道路 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广设施农业专项服务[4] - 公司在上海郊区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打造和美乡村示范项目 为冷链集配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 农业基础设施及绿色能源项目提供金融支持[4] 产业帮扶与消费帮扶 - 公司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上海对口支援地区 通过"兴农撮合"平台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5] - 公司组织"兴农撮合"招商引资主题活动 落实人民银行2025年"消费帮扶金秋行动" 推动产业帮扶与消费帮扶协同发展[5] 数字金融服务 - 公司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升级"工银兴农通"App 完善工银兴农数智服务平台和"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6] - 公司面向乡村政府部门 供销社 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农村三资管理 产权交易 乡风积分兑换等功能 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6] 业务成果与发展规划 - 截至2025年8月末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突破450亿元[6] - 公司计划继续深入贯彻"三农"工作决策部署 学习运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6]
每一粒果实,都有金融的守护
金融时报· 2025-09-23 05:19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通过"兴村、兴业、兴民"三大方向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自2021年以来在"三农"领域融资投放超11万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近5万亿元 较2021年初实现翻倍增长 [1] 兴村领域 - 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治理 在河南、天津等地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水管网 改造农户厕所并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 惠及百余个行政村 [3] - 在青海为国家"300万千瓦基地光伏50万千瓦建设项目"提供15亿元项目贷款 支持国家重点帮扶县基础设施建设 [4] - 推广"数字乡村"平台 与1350余家区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达成信息化合作 提供农村三资监管、产权交易等智慧村务管理服务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超1万亿元 [5] 兴业领域 - 在浙江庆元县以1.6亿元独家授信支持竹产业链整合发展 推动"以竹代塑"产业二次振兴 [6] - 在吉林靖宇县创新推出"种植e贷"产品 为蓝莓种植主体提供数字化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6] - 建设涉农供应链3400多条 通过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服务解决农业产业链资金断点问题 [7] - 独家联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兴农撮合"活动 累计服务主体近49万户 推广特色农业品牌超2000个 [7] 兴民领域 - 在安徽肥西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提供100万元普惠贷款 支持返乡创业企业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并带动数百名农民增收 [9] - 在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开展产业链对接、创新创业大赛及专属产品"新农e贷"等服务 [10] - 2025年9月升级推出"兴农·引路人"专项行动 通过四大子行动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与金融服务适配性 [11] - 推出工银"兴农通"App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生态 截至2025年6月末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近2900亿元 脱贫地区贷款余额超1.3万亿元 [12]
工行加强产品创新助力 惠农富农——金融赋能中药材产业见实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1 14:38
公司业务发展 - 工商银行持续加强产品创新 推动金融活水精准支持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全链条 [1] - 工行巨鹿支行创新推出巨鹿金银花贷普惠贷款产品 为金银花种植收购加工各个环节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 [2] - 工行岷县支行为合作社发放种植e贷近150万元 满足种植户购苗肥料采摘等用款需求 [3] - 工行务川支行依托中草药种植贷特色产品发放近100万元贷款 支持合作社采购先进烘干设备提升初加工品质 [4] 中药材行业概况 - 巨鹿金银花种植面积广 年产干花1300万公斤 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 [2] - 岷县立林村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发展猫尾草产业 合作社有育苗基地60亩 发展社员种植600多亩 每亩产值8000元左右 [3] -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吴茱萸种植规模达2300余亩 市场前景广阔 [4] 客户融资需求 - 金银花种植大户每亩地每年投资3000多元 100亩每年投资30多万元 采摘费需要将近50万元 [2] - 猫尾草种植周期长资金回笼慢 资金周转面临压力 [3] -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扩大规模计划更新设备 但采收季资金缺口让更新计划暂停 [4] 金融服务成效 - 通过手机操作即可办理贷款 提供便捷线上服务 [2] - 工行支持使合作社无资金后顾之忧 经营越来越好 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3] - 工行贷款如及时雨 让合作社能放开手脚干事 [4]
工行梧州分行:精准施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7 11:56
贷款业务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5亿元 [1]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重点覆盖再生资源、环保能源、医药食品、光伏电子等产业 [1] - 实行名单制分级管理 建立优质项目客户清单并逐户突破营销 [1] - 加大对制造业、绿色、民营、普惠等实体领域资金投放 [1] -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 [1] 普惠金融发展 - 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 [2] - 拓展核心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 运用特色信贷融资产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 [2] - 推进"一县一特色"行动方案 扩大县域普惠金融覆盖面 [2] - 围绕六堡茶、木材、生猪、水果、香料等产业打造集群商户e贷、兴农e贷、种植e贷等特色场景 [2] 个人贷款业务转型 - 推进"零售+普惠"信贷投放 拓展个人消费领域和经营信贷业务市场 [2] - 丰富消费金融产品供给 依托消费贷、融e借、经营快贷等产品 [2] - 紧抓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契机 推动家居家装、汽车消费、文化旅游等场景拓展 [2]
工行贺州分行:精准施策 滴灌实体经济发展见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1 07:13
服务网络建设 - 构建城区核心区加县域重点镇全覆盖金融服务新格局 全市12个营业网点全面覆盖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及居民聚集区 [1] - 设立钟山富川昭平等县域及信都工业园区服务机构 有效弥补乡镇金融服务薄弱环节 [1] - 7个普惠金融服务点业务活跃度达100% 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就近办便捷享 [1] 产业支持举措 - 为绿色能源风电项目投放首笔贷款5061万元 在交通基建领域实现贷款投放1408万元 [2]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达6880万元 覆盖率30.77% [2] - 工业e贷授信上限提升至300万元以上 采用信用加抵押组合方式支持临规企业转型升级 [2] 跨境金融服务 - 依托跨境贷等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2] - 2025年以来累计为外贸企业发放贷款1.1亿元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乡村振兴战略 - 依托碳酸钙绿色贷款种植e贷等特色产品精准赋能批发零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及涉农主体等重点领域 [3] - 全面覆盖农业种养工贸服全产业链 普惠贷款较年初增加1.93亿元 [3] - 普惠贷款增速15.5%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3] 基层服务拓展 - 组织青年骨干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兴农万里行·种养扩面等专项活动 [3] - 通过工银普惠行青年先锋行动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基层惠及民生 [3]
“信用就是咱的‘绿色通行证’”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0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党建引领和三级闭环机制实现县级统筹推方案 乡镇驻点抓落地 村组入户采信息 [1][2] - 已完成513户农户授信3228万元 65户用信农户凭借信用贷款扩大种植规模 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 [2] - 创新征信+劳务服务模式 为140余名外出务工者建立动态信用档案 对优质务工人员发放50万元纯信用贷款 [2] 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收益权质押方式放贷300万元支持桶装水厂扩建 产能达每小时2000桶 [3] - 以湘林碳票为质押获得种植e贷300万元 全省首批通过中征动产融资系统登记的碳票贷款 [3] - 农发行以7000吨碳票减排量作增信支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预计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 [3] 信贷支持成效 - 通过信用+担保组合贷款705.9万元支持生猪屠宰企业 审批周期较传统模式大幅缩短 [4] - 果王贷以猕猴桃订单质押支持1131户农户发展1.12万亩种植基地 授信总额达5232万元 [4] - 民宿贷依据经营流水授信惠及1367户旅游主体 贷款余额1.49亿元 [4] 数据平台建设 - 联合文旅 市场监督等部门搭建政银企协数据平台 整合18项经营数据为200余家旅拍企业绘制信用图谱 [4] - 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防控风险 累计放贷1684万元 [4] - 利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平台对5年交易数据 征信记录交叉核验 [4]
工行丽江分行:精准滴灌润繁花 金融活水助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1 03:29
项目融资与信贷支持 - 工商银行丽江分行为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项目成功发放8952万元信贷资金 [1][2][3] - 信贷团队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从尽调到审批的全流程 [2] - 自业务开办以来累计投放"种植e贷"9500万元 惠及农户112户 [4] 项目规划与产业影响 - 该项目致力于建设集高品质花卉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冷链物流、交易拍卖、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园区 [2] - 信贷资金有效破解园区在种业研发、自主品种培育、智慧农业升级、产业链条延伸、文旅融合等方面的资金瓶颈 [3] - 推动丽江花卉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种植—加工—文旅"一体化生态转型 促进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升级 [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周边400余名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人均年增收达5万元 [3] - 推动当地"美丽产业"向惠及民生、带动增收的"幸福产业"转型升级 [1] - 以"一县一业"为抓手提升现代化特色农业的规模和产值 丽花、丽药、丽果品牌纷纷出圈 [4]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工商银行丽江分行大力推广"种植e贷"创新产品 推出芒果贷、药材贷、柑橘贷、葡萄贷、羊肚菌贷等系列融资产品 [4] - 推动普惠信贷资金精准直达涉农领域和农户客群 [4] - 持续为当地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中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贡献金融力量 [4]
工商银行聚焦特色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38
行业分析 - 吉林白山地区是我国优质蓝莓产区之一 拥有悠久的野生蓝莓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 孕育出风味独特 营养丰富的寒地蓝莓[1] - 靖宇县是核心产区 蓝莓产业经历二十载发展 种植规模较初期扩大百倍达3.4万亩 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产业链条日益完善[1] - 超过半数行政村将蓝莓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支柱 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 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引擎[1] 公司业务 - 工商银行通过"种植e贷"等数字普惠产品 持续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拓宽服务渠道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质效[1] - 工行白山分行采集分析蓝莓种植全流程数据 精准把握融资需求 在"种植e贷"项下新增"蓝莓"专属品种 为种植户 家庭农场 合作社 农业企业等量身打造融资解决方案[2] - 截至今年8月份 工行白山分行累计发放"种植e贷"蓝莓品种贷款超3000万元 惠及种植户60余户[2] 业务案例 - 靖宇县清河村蓝莓种植户计划扩大30余亩种植规模面临资金缺口 工行白山分行普惠青年先锋队通过"种植e贷"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2] - 从申请到30万元审批放款全程仅用2天 有效满足种植户资金需求[2]
工行玉林分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2 11:57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玉林分行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服务下沉三大举措 显著提升涉农金融服务能力 截至2025年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超67亿元 有效支持地方农业产业链发展 [1][2][3] 产品创新与信贷投放 - 针对沙田柚、生猪养殖、中药材、香料等特色产业推出"兴农e贷"产品体系 细分为种养贷、制造贷和流通服务贷三大场景 [1] - 截至2025年7月末发放沙田柚种植贷款余额超1500万元 生猪养殖贷款余额超1亿元 中药材产业链贷款余额近3亿元 [1] - 优化"养殖e贷""种植e贷"等线上普惠信用产品 配套小微信贷产品覆盖7个农业集群 累计发放"商户e贷"近3.3亿元 [1] 科技赋能与渠道建设 - 在重点村镇区域布设12家"兴农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 采用"外拓营销+村委合伙人共建"模式 [2] - 推广"兴农通"App整合多种金融服务功能 截至2025年7月末线上县域乡村获客超3万户 [2] - 外拓营销队伍深入村屯指导农户使用App 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和覆盖面 [2] 服务下沉与客户触达 - 组建4支县域"普惠青年先锋队" 常态化开展"兴农万里行"活动 通过金融知识讲座和定点咨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3] - 派驻定点帮扶干部深入对接农户、种植大户和合作社 精准摸排生产资金需求并推介适配产品 [3] - 大力宣传"惠企贷"贴息工具 突出其利率优、手续简、种类多等特点 丰富农户融资渠道 [3]
工行北海分行:深耕普惠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11:35
核心观点 - 工行北海分行通过机制创新和服务下沉 重点支持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和"三农"领域 实现普惠贷款显著增长[1] - 截至2025年7月末 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超3亿元 增幅达40%[1] - 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超1.8亿元 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超1亿元 增幅超50%[1] 业务发展策略 - 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包括水产养殖加工 珍珠产业和特色农业[1] - 创新推出"现场测额+精准对接"模式提升服务质效[2] - 深化政银企合作 参与地方政府产业对接活动[3] - 通过移动办公和现场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3] 产品创新与实施 - 针对水产领域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1] - 推出"种植e贷" "养殖e贷" "蔗农贷"等特色农业金融产品[1] - 应用"集群商户e贷"实现精准授信和随借随还[2] - 拓展"链群交易e贷"基于贸易流水提供产业链融资[2] - 推广"兴农e贷"系列包括"兴农流通服务贷"和"兴农制造贷"[2] 客户覆盖与渠道建设 - 组建"普惠青年先锋队"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2] - 服务覆盖水果批发市场 水产市场 珍珠交易中心等特色产业集聚地[2] - 在重点商圈和批发市场设立流动服务点[3] - 加强与商会 协会及市场管理方的联系[3] 重点支持领域 - 支持外沙 侨港 合浦等水产品集散地[1] - 助力珍珠产业"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1] - 通过"三农夜谈"活动精准对接农业需求[1] -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