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销银行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从高光开局到顺势退场 直销银行十年“沉浮录”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19:46
张大伟 制图 回顾直销银行的十余年沉浮,其承担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任务,又在展业受困、手机银行逐步满足 用户需求之下顺势退场。"随着手机银行在用户体验、业务场景和技术架构上的全面升级,直销银行的 独立存在价值被稀释,其作为'过渡形态'的阶段性任务便宣告完成。"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向上 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曾经风头无两 "看到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的公告时,我打开朋友圈,看到很多在直销银行共事过的老同事和朋友 都在转发这条公告,满屏都是对'时代落幕'的叹息。"曾在直销银行工作过的刘晓(化名)向上海证券 报记者慨叹。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困境 □ 邮惠万家银行经营三年多以来,始终没能盈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8亿元 □ 招商拓扑银行甚至尚未正式经营就告"夭折"——撤回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 □ 百信银行亏损几年后,至2021年才开始盈利,但目前经营仍面临压力。截至2024年末,百信银行实现 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滑23.74% ◎记者 徐潇潇 黄坤 邮储银行日前公告称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这意味着国内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在成 立不到四年后也走向终局。至此,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仅剩百信 ...
独立直销银行模式受挫 邮惠万家三年半亏9.6亿 将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2:20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事件 - 邮储银行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注销其独立法人资格 由邮储银行承继全部业务及债权债务 [1] - 吸收合并目的为实现战略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及降低管理成本 [1] - 邮惠万家银行自2022年开业后持续亏损 总资产与管理规模收缩 独立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1]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表现 - 2022年总资产70.22亿元 净资产48.38亿元(低于注册资本50亿元) 营业收入1.01亿元 净利润-1.62亿元 [2] - 2023年总资产149.86亿元 净资产45.74亿元 营业收入3.55亿元 净利润-2.63亿元 用户数2055.82万人 AUM 289.83亿元 [3] - 2024年总资产128.28亿元 净资产41.59亿元 营业收入2.43亿元 净利润-4.15亿元 AUM降至217.2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 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 [5] - 成立以来累计亏损9.58亿元 持续消耗母行资本投入 [6]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行业格局演变 - 行业从"三足鼎立"演变为百信银行"一枝独秀" 招商拓扑银行2022年终止筹备 邮惠万家银行被合并 [7] - 独立直销银行面临三线竞争:母行手机银行App 大中型银行手机App 原生互联网银行(微众/网商银行) [7] - 行业存在规模不经济魔咒 高昂科技投入与获客成本难以覆盖 息差收窄加剧盈利压力 [8] - 纯线上模式服务小微企业存在短板 产品同质化难以构建护城河 [8] - 百信银行凭借中信银行与百度双重赋能形成差异化协同优势 成为行业唯一独立运营样本 [8]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 银行线上迁移完成 市场进入饱和阶段 [9] - 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数字化进入深水区 [9] - 数字化成功关键在于能力内化与重构 而非组织分设 [9] - 邮储银行整合邮惠万家线上运营经验与科技系统 赋能全行数字化升级 [9] - 创新需证明商业可持续性 长期巨额亏损模式需理性调整 [9]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旗下直销银行邮惠万家银行
新浪财经· 2025-09-23 11:49
吸收合并交易 -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旗下全资直销银行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后续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及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1] - 吸收合并旨在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降低全行运营成本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1] - 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相关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 已签署合同继续有效[1] 邮惠万家银行背景 - 邮惠万家银行于2022年1月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50亿元 为邮储银行独资直销银行子公司[1] - 直销银行主要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不依赖线下实体网点 服务无法亲临柜台的客户[1] - 该银行定位为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试验田 以服务三农 助力小微 普惠大众为使命[2] 财务表现 - 邮惠万家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2.43亿元 同比下降31.52%[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2.63亿元 较上年亏损4.15亿元有所收窄[2] - 邮储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3487.75亿元 同比增长1.83% 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 同比增长0.24%[2] 交易影响与业务整合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 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2] - 邮储银行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已形成以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的格局 线上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1] - 截至2024年末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达170849.1亿元[2]
不足巅峰期十分之一,直销银行走向尾声
北京商报· 2025-07-03 14:59
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 2013年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首推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成为行业起点 [4] - 随后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跟进,巅峰时期全国数量超百家 [4] - 2024年仍在运营的直销银行App仅剩13家,规模不及巅峰期的十分之一 [1][6] 直销银行现状 - 功能与手机银行高度重叠,缺乏差异化竞争策略 [1][5] - 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App仅提供基础存款产品,理财板块缺失 [7] - 目前存续的13家直销银行均为地方中小银行,如湖南银行、自贡银行、廊坊银行等 [6] 直销银行运营数据 - 湖南银行直销银行"理财+"板块产品成立以来年化利率为4.82%,"存款+"产品利率最高1.6% [6] - 青岛农商行直销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宁银理财宁欣日日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85% [7] - 廊坊银行直销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4%、1.5%、1.8%、1.85% [7] - 百信银行2024年营业净收入46.26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滑23.74% [9] - 邮惠万家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31.52%;净亏损4.15亿元 [9] 直销银行转型方向 - 可能以手机银行特色模块形式存续,聚焦高收益存款、定制化理财等专属产品 [10] - 或转型为开放银行平台,通过API接口与第三方场景深度融合 [10] - 未来可与AI、元宇宙等技术结合,打造特色业务与运营模式 [11] 直销银行存在问题 - 初期仓促布局,缺乏清晰差异化竞争策略 [5] - 低估与手机银行的冲突,未明确功能边界 [5] - 采用"部门制"模式,缺乏独立决策权,产品迭代缓慢 [9] - 独立法人模式受限于牌照范围和风控要求,业务拓展受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