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盐田虾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大北农丰收节开幕
经济日报· 2025-09-28 04:36
活动概况 - 2025年大北农集团丰收节在北京开幕 由大北农集团、中国农民研修学院、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专委会联合主办 大有谷集团承办[1] - 活动以"创新强农 美好"为主题 同步开启丰收节嘉年华[1] - 丰收节将持续至10月6日[1]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搭建集农业创新成果展示、产业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高能平台 全方位呈现现代农业与科技融合[1] - 精心设置六大特色板块 包括大有谷系展区[1] - 展区陈列盐田虾、五常大米、敖汉金小米等优质农产品 通过标准化展示和沉浸式品鉴展示品质[1] 平台功能与影响 - 充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 为农业发展架起"产销对接桥"[1] - 通过现场直播带货让优质农产品借助互联网力量走出产地、走向全国[1] - 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1]
金色丰收季 创新促振兴——2025大北农集团丰收节在京启幕
新华网· 2025-09-28 00:50
活动概况 - 2025年大北农集团丰收节于9月23日在北京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开幕 主题为"创新强农 美好生活" [1] - 活动由大北农集团 中国农民研修学院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专委会联合主办 大有谷集团承办 [1] 公司战略与成果 - 大北农集团创业32年来始终以"强农报国"为使命 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 [4] - 旗下大有谷平台持续构建全球高品质食品供应链 助力实现"农民增收 市民享优"愿景 [4] - 大北农在种业振兴 饲料研发等领域取得突破 推动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5] - 集团展现农业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成果 彰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责任担当 [13] 行业合作与科技推广 -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乡村振兴专委会推动创新技术深入田间地头 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 [4] - 中国农民研修学院肯定大北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引领作用 呼吁加强产学研合作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 - 活动集中展示智能农机 数字农业等前沿技术 呈现农业科技新成果 [1][12] 产品展示与渠道建设 - 嘉年华设立"5F"主题展区 依托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沉浸式体验平台 [7] - 六大特色展区包括:大有谷系地理标志产品展区(盐田虾 五常大米) 农业科技创新展区 特色农产品展区 [12] - 特色农产品展区汇聚全国45家企业500余款优质农品 邀请三农达人现场直播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12] 未来发展重点 - 公司将继续聚焦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13] - 通过宠兰科技爱宠集市 农业教育文创街等互动区域为不同年龄段游客提供丰富体验 [12] - 活动持续至10月6日 实现线上线下共享丰收 [12]
滨州:海产业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08:26
近几年,山东省滨州市近海(渤海)渔业资源萎缩,捕捞从业者已经转移到胶东地区。水产养殖产业多集 中在沾化区,以海产品养殖和加工为主。2025年1-8月份沾化区渔业产量9.08万吨,同比增长4.67%;渔 业产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4.9%;渔业总产值(一二三产)65.07亿元,同比增长5.21%。其中盐田虾养殖 池塘27.5万亩,2025年1-8月盐田虾养殖产量1.47万吨,同比增长15.7%。2024年盐田虾养殖产量分别是 4.36万吨,产值17.92亿元,2023年盐田虾养殖产量是3.54万吨。 海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从渔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滨州市海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尤其依托南美白对虾(盐田虾)等特色品种形成 了全国重要的养殖基地。目前,滨州市拥有136万亩养殖水面,其中70万亩适宜盐田虾生长,年产量达 11万吨。无棣县对虾养殖面积共30万亩,预计本季度全县撒播虾苗将超过30亿尾,年可实现产出对虾 5.5万吨。渤海水产沾化基地23年养殖规模为16万亩,24年养殖面积增加到24万亩,25年基本保持在23 万亩左右,此外,滨州还在不断探索多元化养殖,半滑舌鳎、锯缘青蟹、澳洲龙虾等新品种试养落地, 稻渔综合种 ...
“一带一路”国际研修班到访天津汉沽盐场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55
公司业务展示 - 汉沽盐场接待来自"发展中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研修班"和"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研修班"的50余位官员参观 [1] - 公司按照"文化传承—绿色产业—生态养殖—资源循环"路线展示发展实践 [6] - 参观内容包括海盐文化旅游区、微藻大健康产业、水产养殖基地和卤水综合利用工厂 [6] 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 - 通过"知盐学堂"沉浸式展示千年海盐文化脉络 [6] - 展示传统制盐技艺与现代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6] 绿色生物产业 - 汉盐科瑞生物公司展示微藻大健康产业的技术研发、生产流程与市场应用 [6] - 直观呈现绿色生物产业的发展潜力 [6] 生态养殖业务 - 汉盐现代水产科技公司展示盐田虾、海参等特色海产品的生态养殖环境 [6] - 参观者现场品尝优质海产品并体验生态养殖模式的成果 [6] 资源循环利用 - 在卤水综合利用一厂展示海水提溴生产环节 [6] - 展示海洋资源梯次开发、循环利用的技术路径与产业价值 [6] 国际合作意义 - 为各国探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绿色循环产业提供直观参考 [8] - 进一步搭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产业交流的桥梁 [8]
板上发电水下养虾,“渔光互补”助力绿色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11 09:36
蓝天白云下,蓝色光伏板在水塘上整齐划一铺展开来,虾农撑一叶小舟,在鳞次栉比的光伏板间穿梭投饵。 这是一幅科技感十足又与田园牧歌式收获景象完美融合的画面,也是滨州沾化区滨海镇"渔光一体"现代 产业园的创新实践。在滨州市北部的沾化区滨海镇,一项独特的"渔光互补"养殖项目正悄然改变着当地 的渔业生产方式,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该项目巧妙地将光伏发电与盐田虾养殖相结合, 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蓝色光伏板在水塘上整齐划一铺展开来,渔民撑一叶小舟,在鳞次栉比的光伏板间穿梭投饵。 通过"渔光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滨州市传统养殖业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跨界合作。工业牵手农业,二产带 动一产,实现渔电双双丰收,既改善了大气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又优化了国土资源,实现蓝色产业绿色转 型。滨州盐田虾"渔光互补"养殖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展示了绿色发展的新魅力和广阔前景。 赵旭边浩玥通讯员马海玉滨州报道 沾化盐田虾以其高蛋白、丰富的微量元素而备受市场青睐。沾化区滨海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 自然环境,成为盐田虾养殖的理想之地。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面临着资源消耗大、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为此,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携手当地养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长出“金疙瘩”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4 02:09
核心观点 - 盐碱地通过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实现高效农业开发 产量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1][3][5][7][8][10] 盐碱地改良技术 - 采用重塑土壤结构技术使小麦大豆大幅增产 [3] - 暗管排碱技术通过地下埋管排盐 结合精准灌溉系统使亩均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至15立方米 [3] - 建立节水控盐优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绿色治理技术体系 暗管排盐效率比常规提升70% 垄作滴灌技术节水节肥超30% [3] - 水肥盐智能检测系统和10套耕地质量提升模式使核心区产能提高10%以上 [3] 种业创新体系 -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生物育种 吸引48家高校院所和108个专家团队 建设50多个科研平台 [5] - 构建一体化育种创新体系 智能控制育种加速器使育种速度提升2-4倍 [5] - 试验示范943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 培育55个并审定11个包括济麦60 DY017藜麦 希森6号马铃薯 宇花18号花生 [5] 滨海盐碱地治理模式 - 草牧园模式通过适盐牧草和土壤改良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从11‰降至2.6‰ 有机质提高25% 速效养分提升50%以上 [7] - 发展高盐设施种植提升番茄品质 开展肉羊饲养与耐盐牧草轮作 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100%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 [7] 分级利用与多方合作 - 按盐碱化程度分级利用:轻度地重点粮油生产 中度地发展特色种养 重度地生态修复种植耐盐植物 [10] - 种植田菁新品种鲁菁6号3年后土壤盐分降低37% 耐盐度达6‰ 有机质提高24% [10] - 形成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多方合作机制 政府出台规划政策 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投入研发运营 农户参与种植养殖受益 [10] 经济效益与产出 - 工厂化养殖年产37亿尾种苗和3万吨商品虾 延伸出烤虾虾滑等加工产品 [1] - 生态修复产品包括小欢猪珍珠蛋赤松茸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1] - 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31.93亿元 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11.57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