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登机桥
icon
搜索文档
参考消息特稿| 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出海观察
新华社· 2025-09-25 00:46
文/本报记者 肖思思 颜之宏 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秩序变革的重要一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 分工协作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更成为观察我国经济活力和全球 经济力量对比结构变化的重要窗口。 从过去的制造驱动,到如今的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正把发展引擎向以高素质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工 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切换。大规模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积累,叠加有效的企业创新生态,释放出巨大 的创新动能和经济价值,推动大湾区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技术、设计、品质和创新来塑造品牌价 值,向世界讲述中国品牌故事,在海外市场赢得品质、可靠和创新的口碑。 "制造"正向"创造"转型 影石创新,十年间白手起家,以全景影像技术为支点,凭借"在太空中捕捉地球之美,能让自拍杆隐 形"的硬核科技实力,在2024年创造了50亿元的营收神话,颠覆全球运动相机市场。专业机构弗若斯特 沙利文报告显示,影石创新2024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达81.7%。这意味着,全球每售出10台全景 相机,就有8台来自这家深圳品牌。 【原标题】从"制造驱动"到"创新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出海观察 德国柏林国 ...
中集集团发布科技创新白皮书 解码跨国企业创新之路
中证网· 2025-09-24 08:4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迎来投产43周年并首次发布科技创新白皮书 系统梳理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 [1] - 公司从1982年生产第一台集装箱起步 逐步发展为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超千亿元的跨国企业 [2] - 公司践行冠军产品引领战略 通过自主研发与全球资源整合打造30余项明星产品 覆盖物流装备和能源化工等关键领域 [2] 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成功培育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包括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半挂车、罐式集装箱、低压液化气体储运压力容器、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登机桥 [2] - 公司拥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梯队 [2] - 公司自2018年启动数字化转型 已打造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家国家5G全连接工厂及22家省级智能工厂 [3] 转型升级战略布局 - 公司将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确立为转型升级核心战略 围绕"三化"布局的30余项业务与产品已累计贡献千亿元营收 [3] - 在高端化转型方面 旗下中集来福士建造的"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代表全球领先水平 并承接FPSO上部核心模块EPC总承包项目打破外企垄断 [3] - 在绿色化发展方面 建造华南首个生物绿色甲醇示范工厂(首期产能5万吨/年 总产能将达25万吨/年) 合作焦炉气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项目(年产氢气1.5万吨、液化天然气10万吨 年减碳47万吨)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以更加开放姿态拥抱全球科技创新浪潮 全面实施科技强企战略 深入推进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4] - 公司计划巩固物流与能源装备领域优势 积极开拓新领域和新赛道 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 [4] - 公司强调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双轮驱动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深化智能制造升级 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1]
中集集团首发《科技创新白皮书》 确立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7:36
核心战略与愿景 - 公司提出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作为转型升级核心战略 布局30余项新动能业务与产品 累计贡献千亿营收 [1] - 公司以成为高质量、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 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2025年是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落地、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的关键之年 [1] 高端化转型成果 - 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助力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2] - 建造国内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博强3060 [2] - 完成首个FPSO上部核心模块EPC总承包项目 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市场垄断 [2] - 交付国内首例全船厂完成的FPSO修改造项目 [2] - 打造全国首个用于国车自运的汽车滚装运输船 [2] - 自主研发国内首款RAP主动式温控航空箱 实现药品运输精准温控 [2] - 建成全球首制高堆叠式LNG双耳燃料罐 满足零碳燃料动力船舶需求 [2] - 液氦罐箱、液氢储罐、液氢罐车等新产品相继问世 打破国外垄断 [2] - 公司拥有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包括标准海运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等 均在全球细分市场领先 [1] 数智化转型进展 - 自2018年起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 [2] - 打造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青岛冷箱) [2] - 拥有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宁波中集与中集环科) [2] - 建设2家国家5G全连接工厂及22家省级智能工厂 [2] - 无人驾驶登机桥通过机器视觉实现飞机舱门全自动精准对接 在兰州机场部署86条自动登机桥 日均节省航班保障450分钟 效率提升65% [3] - 焊接机器人搭载3D传感技术 1.5秒内完成精准定位 焊接精度达0.5毫米 工效提升50% [3] - 机器人集群实现30分钟柔性换产 支持差异化产品定制 [3] - 推出集装箱远程监控系统 实现运输全程状态监测与智能预警 [3] - 智慧托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精准追踪与物流优化管理 [3] - 孵化维修助手、精益助手等20位数字员工 应用于百余项AI业务场景 [3] - AI维修助手凭13万条知识图谱 将故障处理响应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3] 绿色化发展布局 - 建造华南首个生物绿色甲醇示范工厂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投产 首期产能5万吨/年 未来总产能将达25万吨/年 [4] - 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年产氢气1.5万吨、LNG10万吨 年减碳47万吨 [4] - 构建LNG、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4] - 储能产品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及工商业应用 [4] - 与丹麦VESTAS合作研制全球首台套集装箱模块化风电机舱 [4] - 为北京冬奥会提供30多台氢气管束式集装箱及储氢瓶组 助力赛事实现零碳排放 [4] - 为香港首架氢能巴士提供Ⅳ型车载供氢系统 [4] 创新体系与研发投入 - 构建小兵团作战、大平台支撑冠军产品科技创新体系 [5] - 自2018年以来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 [5] - 构建全球化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5] - 首期智能制造领军人研修班34名学员完成29个创新课题 预计创造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 [5] - 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建立10余个联合研发平台 [5] - 在竹木复合结构、深冷压力容器等领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5] - 在北美、欧洲等地设立20个海外研发中心/研究院 [5] 企业资质与荣誉 - 成功培育8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1] - 拥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银川机场登机桥升级工程 成就“零延误”的优异
中国民航网· 2025-05-06 02:13
在项修标段,工程师们创新采用模块化升级方案,将单桥改造周期从常规的20天压缩至15天,像精密钟 表匠般逐个校准设备参数;更新标段则抢抓冬春换季的"黄金窗口",旧桥拆除仅耗时72小时,新桥吊装 严格遵循民航不停航施工标准,仅10天便完成从部件组装到系统联调的全流程,实现即装即用。 这场升级,是自然和时间的赛跑。2024年盛夏,为保障暑运高峰旅客顺畅出行,团队主动暂停施工40余 天,却在这段"静默期"里完成30项方案优化与 128类物资储备;零下20℃的寒夜里,接线工人裹着电热 毯、戴着防冻手套,在电暖器旁进行毫米级接线作业,双手冻得失去知觉仍坚持完成1200余个接口的精 准对接;2025年3月,7天的强沙尘暴突袭,高空作业被迫中断,技术人员迅速转战室内,完成86台设备 的深度调试与1.2公里线缆预装,成功抢回5天工期。正是这些"硬核"坚守,让工程在极端环境下始终保 持推进节奏。 为迎接国际航班复航需求,航站楼管理部与施工方组建"联合攻坚小组",重点突破1号登机桥电气系统 改造。团队在20天内完成87条控制电缆更换、500 余个接口对接,将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改造 后的登机桥正常率为100%,42场安全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