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激素

搜索文档
津药药业年薪最高高管辞职 公司曾因垄断行为被罚
新京报· 2025-09-24 09:5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年薪最高高管杨晓燕辞去副总经理职务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因工作调整原因[2] - 杨晓燕年薪达197.6万元 为公司薪酬最高高管 远高于公司员工人均薪酬19.91万元和管理层平均薪酬[2] - 管理层薪酬总额804.12万元 同比增长6.14% 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1.62%[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32.15亿元 同比减少15.0% 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增长14.0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8亿元 同比减少11.81% 归母净利润4930.42万元 同比大幅下滑65.28%[3] - 销售费用同比暴跌45.76%至5.7亿元 其中推广活动费用下跌54.23%至2.48亿元 市场策划服务费下跌60.03%至1.14亿元[3] 反垄断处罚事件 - 因垄断协议被罚没6919.24万元 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51.85% 超过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4] - 四家药企合计罚没3.62亿元 涉及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从8000元/公斤推高至1.3万元/公斤 涨幅高达62.5%[4] - 近四年第四次因垄断行为被罚 累计罚金超过1.7亿元 涉及醋酸氟轻松原料药市场划分、卡莫司汀注射液不公平高价销售等行为[5] 业务与市场状况 - 主要从事甾体激素类、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甾体激素原料药国内销售覆盖近百个城市[3] - 业绩下滑受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市场变化影响 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回落[3] - 公司未披露具体整改措施 仅口头承诺完善合规体系建设[5] 公司治理与未来挑战 - 销售费用压缩空间耗尽后需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四次反垄断处罚暴露合规漏洞[6] - 6919万元罚款加剧现金流压力 公司未回复关于资产处置、股权融资等缓解资金紧张的计划[6] - 管理层调整方向未明确 后续人选可能侧重业绩攻坚或合规重建[6]
津药药业年薪最高高管辞职,公司曾因垄断行为被罚
贝壳财经· 2025-09-24 09:40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年薪最高高管杨晓燕辞去副总经理职务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因工作调整原因[1] - 杨晓燕年薪达197.6万元 为公司薪酬最高高管 远高于公司员工人均薪酬19.91万元和管理层平均薪酬[1] - 管理层薪酬总额804.12万元 同比增长6.14% 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1.62%[1]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收32.15亿元 同比减少15.0% 但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4.0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8亿元同比减少11.81% 归母净利润4930.4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5.28%[2] - 销售费用同比暴跌45.76%至5.7亿元 其中推广活动费用下跌54.23%至2.48亿元 市场策划服务费下跌60.03%至1.14亿元[2] 反垄断处罚事件 - 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 从8000元/公斤推高至1.3万元/公斤涨幅62.5% 被罚没6919.24万元[3] - 该罚款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51.85% 且超过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 - 近四年第四次因垄断行为被罚 累计罚金超1.7亿元 涉及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市场划分及价格垄断[4] 业务与市场状况 - 主营甾体激素类和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 甾体激素原料药国内覆盖近百个城市[2] - 业绩受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市场变化影响 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回落[2] - 销售费用压缩支撑2024年利润 但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显著恶化[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多次处罚后均承诺完善合规体系 但未披露具体整改措施[5] - 四起垄断案件暴露持续合规漏洞 涉及母公司及子公司市场操纵行为[4][5] - 目前未回应关于现金流压力、融资计划及管理层调整方向等质询[5]
津药药业2025年半年报:净利润下滑超65% 反垄断罚单与主业承压拖累业绩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3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30.42万元 同比大幅下滑65.28% [1][2] - 营业收入15.88亿元 较上年同期18.01亿元减少11.81% [2] - 利润总额1.00亿元 同比减少48.45% [2] - 扣非后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下降16.47% 反映核心医药制造业务利润空间收窄 [2] - 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5元 较上年同期0.130元下降65.38% [2] - 截至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04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1.74% [2] 业绩下滑驱动因素 - 主营业务营收收缩与盈利能力减弱 [1] - 反垄断罚没款6919.24万元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显著侵蚀利润 [1][3] - 甾体激素、氨基酸等核心产品销售受行业环境影响出现波动 [2] 经营策略调整 - 调整外销布局 将原料药非美业务交由津药药业(新加坡)有限公司负责 以应对美国关税波动 [3] - 通过纸包材集采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近4000万元 [3] 潜在经营风险 - 大宗原料与能源价格波动及供应中断风险持续存在 [4] - 子公司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 VOCs治理政策趋严增加环保投入 [4] - 生产中使用甲醇、丙酮等危险化学品存在安全事故风险 [4] - 公司60%以上甾体激素原料药出口 人民币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出口利润 [4]
【科技日报】人工构建本草细胞高效合成甾体激素
科技日报· 2025-06-25 01:03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发现高效合成黄体酮的生物合成途径,成功构建人工本草细胞 [1] - 该技术使我国在第三代甾体激素合成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果发表于《代谢工程》期刊 [1] - 新发现的"植物路线"直接在内质网合成甾体激素,跳过传统"动物路线"繁琐的线粒体转运步骤 [1] 生产工艺 - 传统甾体激素生产工艺依赖植物资源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1] - "动物路线"合成效率低,1升原料仅能生产1粒药片 [1] - 人工本草细胞可利用葡萄糖、乙醇等廉价碳源发酵生产,产量突破克级每升 [1] - 新工艺产量较"动物路线"提升10倍以上 [1] 市场前景 - 黄体酮、氢化可的松等甾体激素是全球第二大化学药物,年销售额超千亿美元 [1] 研究意义 - 该成果为探索生命演化提供新视角 [2] - 为高效环保生产甾体激素药物奠定重要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