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达·花城号
icon
搜索文档
黄浦江畔,科技创新满弓劲发——跃升·“十四五”科技成就
科技日报· 2025-09-23 08:52
生物医药产业 - 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自动化机器人实验室模型将抗纤维化新药研发周期从靶点发现到候选药物设计缩短至18个月较传统周期减少70% [2] - 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7个一类创新药和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分别占全国份额17.5%和32.6% [3] - 海外授权许可交易15个项目金额超过5亿美元总交易额达1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位列全国榜首 [3] - 上海汇聚64位生物医药领域两院院士28万名从业人员并拥有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支撑研发创新 [3] 人工智能产业 -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7%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6] - 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备案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6] - "模速空间"辐射带动徐汇区聚集近400家大模型企业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 [5] - 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全球领先脑电大模型并计划建设全球仅两家之一的斑马鱼全脑研发平台 [5] 高端装备制造 - 外高桥造船通过使用4-8毫米薄板及激光技术解决邮轮重量控制难题并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 [7][8] -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爱达·地中海号"累计服务近80万国内外宾客 [8] - 上海造船基地拥有4座大型船坞和17座舾装码头形成完整邮轮制造产业链 [7] 创新策源生态 - "上海硅巷"盘活10万平方米存量空间吸引500家科创企业入驻含42家专精特新企业 [9] - "大零号湾"汇聚1.3万家企业含4300余家硬科技企业融资总额超300亿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12] - 上海光源为8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服务支撑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并于2024年完成二期验收 [13] 研发资源布局 - "大零号湾"集聚2所985高校10余所科研院所及22家国家级研发机构152家市级研发机构 [12] - 上海光源建成16年来为6万人次科研人员提供实验支持位居国际先进水平 [13]
每天读懂一家军工央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30 02:56
公司背景与规模 - 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50年10月成立的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历经多次体制调整后于1982年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现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2] - 公司拥有超万亿元资产和近20万员工,具备全球领先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造船新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2] - 公司业务覆盖军工装备、民用船舶、高端船海装备及配套产品,并延伸至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 [2] 军工装备制造能力 - 公司承担中国海军全部主战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包括航空母舰(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核潜艇、075型两栖攻击舰、055驱逐舰等核心装备 [4][6][8][10][12][14] - 公司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的完全自主化 [8] - 公司生产的055驱逐舰推动海军驱逐舰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民用船舶与海洋工程 - 公司成功交付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最多载客5246人),并完成第二艘邮轮"爱达·花城号"命名 [21] - 公司建造的24000箱级双燃料集装箱船可承载22万吨货物,采用绿色动力技术 [23] - 公司设计建造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深达11000米,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18] - 公司开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10909米深度,创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25] - 公司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具备双向破冰能力,可连续破除1.5米冰层 [27] 新兴技术与产业拓展 - 公司发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单缸功率达64500千瓦,甲醇替代率超9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5% [30] - 公司建成18兆瓦海上风电机电传动系统研发试验平台,支撑大兆瓦海上风电发展 [32] - 公司开发国内最大单体产氢量3000Nm³/h水电解制氢装备,推动绿氢规模化生产 [34] - 公司实现4N5级高纯海绵钛量产,钛铸件在船舶领域市占率超90%,并突破600℃高温钛合金工业化量产技术 [36] 行业地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作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培育了全球先进的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3] - 公司集齐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三大造船工业"明珠",标志中国从造船大国向强国迈进 [21] - 公司以建设海洋强国、制造强国为目标,聚焦主业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37]
助企纾困 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工业大省稳增长夯基再发力
工业经济整体表现 - 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1] - 福建、安徽、河南、湖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8%,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2] - 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工业大省稳增长措施 - 福建省强化工业运行调度,推动政策免申即享,计划扩大技改融资专项规模[2] - 山东省对1156个新增产值亿元以上项目建档服务,上半年新增产值2576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3] - 山东省为1.6万家企业提供3550亿元转贷资金,解决融资难题[3]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四川"中国环流三号"实现核聚变技术突破,上海第二艘大型邮轮起浮,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营收增长24%[4] - 浙江省统筹推进算力、数据和模型产业发展,涌现大批优秀数商企业[4] - 江苏省实施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聚焦具身智能、生物制造等赛道,建立"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先导区"创新体系[5] - 湖南省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培育绿色智能计算等万亿级产业[5]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湖南省推动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升级,拓展工程机械至农业机械、新能源领域[6] - 山东省计划实施1.2万个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化工、高端装备产业[6] - 福建省推进"电动福建"政策,发展电动船舶全产业链[6] - 浙江省严格控制高排放项目,发展绿色低碳产业[6] 数字基础设施 - 湖北省推进"千兆普及,万兆启航",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算力互联互通平台[7] - 湖北省深化5G规模化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7]
总体进度超80%!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突破关键节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00:34
建造进度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于2022年8月开工建造 今年1月实现全船贯通 今年4月完成坞内起浮 目前总体进度超80% [2] - 8月5日实现首台主发电机动车 标志设备系统调试进入攻坚期 建造全面进入设备调试与系统功能验证阶段 [1] - 相比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该节点提前4个月完成 [1] 技术配置 - 配置5台大功率发电机 基于安全返港设计分别独立布置于艏艉两个机舱 [1] - 首台动车发电机为Everllence V型14缸高压共轨机 输出功率达16.8兆瓦 单台功率相当于10万吨级货船主机功率 [1] - 采用不对中弹性避震脚创新设计 减少设备运行震动 [1] 系统配套 - 主发电机动车关联18个流体系统(燃滑油系统 高低温水系统 排气/透气系统等)及300多台辅助设备达到完工状态 [2] - 实施岸电改造项目保证低压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提前开展中压配电板调试 [2] - 高效推进机械通风系统及海水冷却 低温水冷却 空压机等发电机辅助系统调试 [2] 后续计划 - 下一阶段重点围绕内装工程和设备系统调试开展工作 [2] - 确保2026年3月顺利出坞 2026年底前完工交付 [2] - 交付后将以南沙为主要母港常态化运营 [2]
突然,全线暴拉!A股,集体异动!
券商中国· 2025-08-06 07:18
军工股市场表现 - 8月6日A股军工概念股爆发,航母指数涨幅接近4%,军工信息化指数涨幅超过3%,超2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1] -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午后双双涨停,中国船舶成交额超过84亿元,中国重工成交额超过48亿元 [1][3] - 军工板块持续活跃,国机精工、长城军工、佳缘科技等多只个股在开盘后迅速涨停 [2] 个股涨幅数据 - 捷强装备涨幅20.01%,现价58.06元 [3] - 北方长龙涨幅20.00%,现价157.90元 [3] - 中国船舶涨幅10.00%,现价38.51元 [3] - 中国重工涨幅10.04%,现价5.15元 [3] 公司动态 - 中国船舶拟开展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 [4]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4.03元/股,公司股票将自8月13日起连续停牌 [4] - 中国船舶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建造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首台主发电机正式发电,项目总体进度超80% [5] 行业驱动因素 - 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时刻,陆军首次披露无人化作战模式,无侦-10起飞画面首次曝光 [6] - "9·3"阅兵将展示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 [6] - 军工企业订单任务饱满,加速生产交付,下半年行业高景气持续 [1][6] 机构观点 - "十五五"规划开启,新质战斗力是重要增量方向,军工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7] - 军工行业基本面进入上行大周期,业绩有望逐季度环比提升 [6][7] - 军贸预期催化,底部且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标的具有较强上涨动力 [7]
“中国神船”启航在即,国防军工ETF(512810)冲高1.72%再创3 年新高!人气高标股长城军工晋级5天4板
新浪基金· 2025-08-06 02:08
国防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8月6日早盘国防军工板块领跑市场 开盘20分钟内逾50亿元主力资金涌入 [1] - 国防军工ETF(512810)盘中冲高1.72% 场内价格创2022年3月3日以来新高 [1] - 成份股长城军工实现5天4板 股价创历史新高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涨幅均超% [1] 行业重大事件进展 - 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两家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3日起连续停牌 [3]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建造进度超80% 首台主发电机正式发电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3] - 国防军工ETF融资余额持续攀升 8月5日获1221万元融资买入 融资余额达2988万元创历史新高 [3] 板块历史表现与投资机遇 - 过去15年间(2010-2024)国防军工板块8月份上涨概率显著高于上证指数 [5] - 申万宏源证券提示9月3日阅兵前存在脉冲式投资机会 [5] - 国防军工ETF(512810)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可控核聚变等热门题材 [6] 产品特性与投资门槛 - 国防军工ETF于6月实施份额拆分 投资门槛降低50% 当前每手价格不足70元 [6] - 该ETF同时具备融资融券标的与互联互通标的属性 [6]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即将“上线”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持续向“新”向好
央视网· 2025-08-05 14:14
项目进展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首台主发电机于8月5日正式发电 标志着建造进入设备调试与系统功能验证阶段 [1] - 主发电机动车是邮轮动力系统调试的首个设备 涉及300多台相关设备达到完工状态 [1] - 项目总体进度超80% 计划2026年交付 2026年3月出坞 年底前完工交付 [4] 技术配置 - 邮轮配置5台大功率发电机 基于安全返港设计独立布置于艏艉两个机舱 [3] - 单个发电机输出功率达16.8兆瓦 相当于十万吨级货船主机功率 [3] - 采用动能转化电能推进方式 减少整船震动提升游客舒适度 [3] 产业链影响 - 大型邮轮建造带动船舶修造 母港 零售 金融等产业链 产生1:14的推动作用 [8] - 跨行业跨地区吸纳超500家全球供应商参与邮轮设计与建造 [8] -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民用船舶和海工装备生产效率 [8] 市场前景 - 全球邮轮市场为增量市场 欧洲主要建造商订单排至2030年后 [8] - 首艘国产邮轮"爱达·魔都号"已完成超130个商业航次 累计服务旅客超50万人 [8] - 计划开发北极航线 南极航线等特色航线以吸引全球游客 [14] 发展战略 - 持续推进邮轮装备供应链本土化和国产化率提升 [8] - 同步跟踪国际邮轮发展趋势 争取实现国际订单零突破 [10] - 通过中国邮轮船队持续订单提升技术能力 [10]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300多台设备达完工状态 进度超80%
央视新闻· 2025-08-05 12:59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8月5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首台主发电机正式发电,为全 船相关设备提供动力,这也标志着这艘邮轮的建造进入设备调试与系统功能验证阶段。主发电机是邮轮 的核心设备,就像是邮轮的"心脏",它是船舶配电系统和推进系统的主电源。正式发电,意味着与之相 关的300多台设备达到了完工状态。截至目前,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项目总体进度超 80%。下阶段将重点围绕内装工程和设备系统调试开展工作,确保2026年3月顺利出坞,年底前完工交 付。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8-05 05:01
船舶制造行业 - 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完成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首台主发电机正式发电 [1] - 邮轮建造进入设备调试与系统功能验证阶段 [1] 公司动态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主导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项目 [1] - 主发电机成功发电为全船设备提供动力支持 [1]
最新进展!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央视新闻· 2025-08-05 04:55
项目进展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首台主发电机正式发电 标志着建造进入设备调试与系统功能验证阶段 [1] - 主发电机为全船300多台相关设备提供动力 这些设备已达到完工状态 [1] - 邮轮配置5台大功率发电机 基于安全返港设计分别独立布置于艏艉两个机舱 [1] 技术规格 - 单个主发电机输出功率达16.8兆瓦 相当于十万吨级货船的主机功率 [1] - 主发电机作为邮轮核心设备 是船舶配电系统和推进系统的主电源 被喻为邮轮"心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