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肉毒素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洞察报告:轻医美如何用“可视化场景”开拓新增长极?
头豹研究院· 2025-09-22 12: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1] 核心观点 -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以满足国民美容需求为目的 融合发展具有协同优势 轻医美因创伤小 风险可控更受消费者欢迎 光电类项目成为医美与生美融合发展的优质赛道[2] - 轻医美与生美融合需明确医疗边界 禁止乱象借融合之名蔓延 美容中医与美容牙科作为广义医美范畴 受益于政策支持 成为医美与生美融合的重要补充[4] - 全球医美市场稳健增长 轻医美诊疗量占比从2014年51.5%提升至2024年54.1% 重医美占比从48.5%下降至45.9%[24] - 中国内地整形外科医生数量达5,000名 位居全球第三 但供给相对不足 医美旅游外流趋势显著 国民美容需求未充分满足[34][36] 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现状 - 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同属美容事业范畴 根本区别在于实施手法是否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 医美属于医疗行为 对主诊医师与护理人员资质要求严格[3][17] - 全球医美诊疗量从2014年1,858万例增长至2024年3,795万例 年复合增长率6.1% 轻医美占比提升至54.1% 重医美占比45.9%[23][24] - 2024年全球最受欢迎轻医美项目为注射肉毒素(占比38.4%)和注射玻尿酸(占比30.9%) 最受欢迎重医美项目为双眼皮手术(占比12.1%)和吸脂术(占比12.0%)[26][27] - 女性用户是核心客群 占轻医美诊疗量84.2% 重医美83.9% 男性客群快速增长 2018-2024年轻医美诊疗量年复合增长率34.10%[30] - 中国内地整形外科医生数量5,000名 仅次于美国(7,752名)和巴西(6,497名) 医美旅游主要目的地包括中国台湾 泰国 新加坡和日本[33][36] 中国医美与生美融合发展概述 - 美容外科以重医美为主 实行分级风险管理 一级项目包括颞部填充术 毛发移植术等 四级项目包括颧骨降低术 下颌角肥大矫正术等[40] - 生美机构可为美容外科机构前端导流 通过生活社群引流 科技赋能引流与会员权益绑定三大场景 需严格区分医疗行为与生活美容服务[43][45] - 美容皮肤科以轻医美为主 包括无创治疗(如光疗 药浴)和有创治疗(如激光治疗 强脉冲光治疗) 部分手术治疗项目与美容外科重叠[49][50] - 美容便利站是双美融合典型模式 通过AI测肤技术提供定制化快检服务 分区处理医美与生美服务 午休美容面向职场女性 发挥轻医美即时性优势[53][54] - 融合发展需警惕"黑机构"、"黑药械"、"黑人员"与"黑营销"四大乱象 加强资质核验 正品溯源 人员资质审核与营销内容管理[57][60] - 光电类医美是双美融合优质赛道 2025年发布围术期整全护肤规范 功效性护肤品可协同增效 减少不良反应[62] 医美延伸领域与生美融合发展概述 - 美容中医科涵盖中药外治 内服 推拿 针灸等5类技术 受益于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 2024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26.9%[69][73] - 中医美容与生美融合通过中医体验馆场景实现 包括药食同源养生保健馆 痛症特色疗法馆等 美白祛斑等中医疗法已具备应用基础[75] - 美容牙科被多数医美机构纳入服务体系 可依托整体面部个性化方案设计探索融合场景[2][4]
医美终端景气度跟踪
2025-06-15 16:0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医美行业 公司:山西景柏、薇美、华西生物、拉芳秀、太原生物、济源生物、FC 品项所属公司、华熙生物、方正资源、双美、福曼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景气度**:2025 年二季度医美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四月营收同比增 3%,五月中旬营收同比增速约 5%,均未达预期;主要因客单价四月降 5%、高单价项目占比减少、一线城市增速放缓及监管加强[1][2][3][4] - **促销活动影响**:三月份促销客流增长显著,但四、五月促销效果不佳,部分产品价格触底,高单价产品因竞争加剧价格下滑,整体营收增速放缓[1][5] - **全年业绩目标**:今年实现 15%的业绩目标难度较大,虽计划开设新门店等推动发展,但仍面临挑战[6] - **新客户情况**:二季度新客比例同比下降,1 - 4 月新客占比降 2%,四月降幅近 7%,五一期间预计同比降 3 - 5%[1][10] - **项目占比变化**:1 - 4 月非手术类项目占比升 3%,光电皮肤类和注射类项目分别增长 2%和 4%[1][11] - **产品表现** - 胶原蛋白类产品增速显著,山西景柏唯美系列蒸汽产品表现理想,微医美产品线增速达 47%[1][12] - 注射肉毒素产品线平稳增长约 10%,透明质酸产品线分化,乔雅登、瑞兰等品牌增速放缓,嗨体系列四月负增长[1][12][13] - 再生针剂市场,传统产品如白天使销售放缓,新引进品牌如艾素菲表现较好,但整体同比增长受分流影响[1][14] - **新品情况** - 拉芳秀投资的太原生物旗下三类械医美胶原蛋白注射剂产品值得关注[8] - 薇美推出三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定位于中面部填充市场,定价预计 8,000 元以上,五月底或六月初上市[17][18] - 华西生物推出低价透明质酸水光针,采购价约 60 元/支,终端建议价 1,000 元左右,有助于引流并替代非合规产品[3][23] - **肉毒素产品线前景**:西马、百克锡、达西非等品牌将陆续进入市场,新版长效美容肉毒素也在准备引进,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肉毒素用量将继续增加,增速平稳且可持续[3][26][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游厂商要求**:上游厂商对采购量设定任务目标,提供线下活动、医生培训等支持,根据采购量赠送样品和优惠,达不同阶梯数量等级可获更多返点[19] - **增值税率影响**:增值税率提升后,成本一般由上游厂商承担,多数常规产品价格未涨甚至下降[20] - **景波营销展望**:景波新产品线预计占一定市场份额,但需灵活营销策略适应行业终端价格下降趋势[21] - **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胶原蛋白类产品接受度高,销售量超台湾双美和福曼,产品线丰富,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并超越动物源胶原蛋白[22] - **合规水光针占比**:目前合规水光针占比 0%,预计下半年至少 5 张新注册证获批,未来占比将逐渐提高[24] - **凝胶新品疗程及客户**:凝胶新品用于中面部填充,每年两次治疗,每次三支共六支,一年治疗费用约 45,000 元,针对中高端客户[25] - **眼周护理产品**:眼周护理核心主打巷四号课等产品[28] - **华熙生物情况**:华熙生物出厂价格约 2000 元,预计与包头和提示价格水平相同,已做上市动作,物流配送搞定后可开卖[29][30] - **方正资源进展**:方正资源胶原三类械注射针剂短期内无明确获批消息[31] - **玻尿酸市场**:OEM 代工和韩系品牌表现较好,海底捞、泰国类品牌销量下降,高端系列基本维持去年同期销售量[33] - **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增速不如重组胶原蛋白,今年双美需求下降,福满波动大,厂家和机构在寻找替代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