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磁牵引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湘电股份定义高端装备制造的中国范式
新浪财经· 2025-07-21 12:10
公司技术突破 - 在磁悬浮实验中驱动1.1吨试验车于1000米轨道上仅用7秒加速至650公里/小时 打破全球同类型平台速度纪录 [3] - 承制磁悬浮轨道用电机装备 成为国内少数掌握超高速磁悬浮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3] - 通过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永磁牵引系统等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 核心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聚焦电磁能、电机及电控三大板块 [2] - 主要产品包括高效节能电机、先进电传动系统及储能装备 [2] - 拥有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特种发射两大核心技术 [2] 新能源领域创新 - 成功研发50Mvar分布式调相机 整体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绝缘设计和转子通风结构优化技术国内领先 [4] - 产品解决新能源并网导致的暂态电压支撑不足、动态无功响应滞后等问题 [4] - 50Mvar及20Mvar分布式调相机已应用于风电、光伏等领域 2024年合同总金额超1亿元 [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系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 电工行业配套能力与科研开发能力领先 [2] - 磁悬浮技术可延伸至工业节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市场 [3] - 技术突破填补国内高端装备空白 在全球竞争中树立中国标杆 [4]
揭秘“复兴号”动车组研发背后,中国科学家破解世界性难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11:17
高铁技术发展 - 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商业运行速度最快的代表[2] - 高铁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和控制,即"心脏"和"大脑",牵引与控制系统是关键技术突破领域[2][4] - "复兴号"动车组以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行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牵引动力、速度、加速度等关键指标国际领先[4][5]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科研团队攻克轮轨黏着技术世界性难题,实现世界领先的轮轨黏着利用系数[4] - 突破高韧性高速牵引系统技术,打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牵引系统产品平台[5] - 永磁牵引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牵引功率提升20%,重量下降20%,应用于全球最快时速400公里动车组[5][6] 国际竞争力 - "复兴号"技术不仅应用于国内列车,还装载于出口国外的大功率机车,通过严苛试验并获得国际同行赞誉[5] - 永磁牵引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启"永磁时代",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6] 科研历程与成果 - 科研团队从零开始研发永磁牵引技术,克服资源紧张和试验极限工况等挑战[5] - 2024年6月,"复兴号"高速列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5] - 科研团队坚守自主创新信念,助力中国高铁持续领跑全球[6]
大国总师一席谈|中国中车冯江华:为中国高铁铸造“奔腾之心”
新华社· 2025-06-17 12:48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冯江华主导了从"中华之星""和谐号"到"复兴号"的牵引技术迭代,实现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 - 1997年国家立项支持高速列车自主研制,"中华之星"项目创造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时,冯江华团队打造中国第一代交流牵引与控制系统平台 [1] -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公司基于"中华之星"技术积累攻克电机控制等难题,实现高铁自主动力技术从无到有 [2] 关键技术突破 - 2012年启动"复兴号"牵引系统研发,2017年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立全球高铁新标杆 [2] - 永磁牵引技术布局始于2003年,2011年首次应用于地铁,2015年完成时速350公里装车考核,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3] - 2023年永磁动力试验列车创造双向交会时速891公里世界纪录,2024年时速400公里CR450样车发布 [3][4] 未来技术布局 - 当前团队正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技术,探索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应用 [4] - 公司提出"更高速、更智能、更绿色"的CR450八大顶层要求,持续巩固世界领跑优势 [3][4] - 技术研发坚持前瞻性布局,如永磁牵引系统提前18年启动研究 [3][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 [3] - 高铁网络覆盖国内外多地,技术输出体现国际话语权提升 [4] - 牵引系统作为高铁"心脏"和"大脑",直接决定列车性能上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