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百万医疗险(焕新版)

搜索文档
本应便捷的互联网保险 为何给消费者出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25
互联网保险乱象产生的根源,一方面,在于部分平台和保险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忽视对消费 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产品条款本身就晦涩难懂,加之线上投保缺乏专业人员的讲解与 指导,消费者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条款内容,极易陷入认知误区。 互联网保险"买易赔难"、网络平台客服"真人"难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互联网购买保 险产品,但信息看不懂、产品选不明、条款查不到、退保找不到人等问题,给原本想体验便捷的消费者 带来了诸多不便。 5月23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其联合复旦大学针对市场 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展测评的结果。互联网保险产品名称歧义、信息披露不全、营销文案失范、人工 客服缺位四大顽疾,暴露出互联网保险存在"复杂被隐蔽、风险被淡化"的隐患。 多家主流机构被点名 直指行业四大问题 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上海市消保委联合复旦大学针对市场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展测评。此次测 评从蚂蚁保、水滴保、微保、明亚保险经纪、大童保险管家等10家市场主流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和头部 保险中介机构,选取了35家保险公司共计150款保险产品,其中医疗险80款 ...
蚂蚁保、梧桐树等被点名!消保委曝光互联网保险四大顽疾,涉及多家险企产品
新浪财经· 2025-05-29 11:47
互联网保险行业现状 - 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持续提升,尤其受年轻群体青睐,但新兴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1] - 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上海消保委联合复旦大学测评150款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涵盖医疗险80款、重疾险30款、意外险40款[1] 测评发现的主要问题 产品名称与信息披露 - 部分产品名称存在歧义,如蚂蚁保平台"天天保百万意外险"的"百万"实为医疗费用报销上限,身故保额仅1万元[3] - 京东保险经纪平台"个人百万综合意外险"的"百万"保额仅限航空意外,核心意外身故保额10万元[3] - 太平洋产险"太平洋普惠百万医疗险"免赔额2万元,与"普惠"概念不符[3] - 信息披露不全面,关键条款通过页面折叠、字体淡化等方式弱化展示[4][5] 营销文案与销售行为 - 蚂蚁保"开门红"销售界面使用"今日仅剩XX单"制造紧迫感[7] - 水滴保平台"水滴百万医疗险(焕新版)"宣传投保年龄0-70岁,实际条款限制为30天-65周岁[7] - 梧桐树平台"小蜜蜂5号综合意外险"宣称"无论大小意外都能保",实际存在部分免责[9] - 众安保险"惠医保产品"对比标准混乱,价格与百万医疗对比,保障责任与惠民保对比[9] 人工客服与用户体验 - 部分平台人工客服缺位,仅提供AI问答或留言功能,无法解决复杂问题[10] - 咨询入口流程繁琐,需扫码关注公众号或注册账户后才能进入客服界面[11] 行业改进建议 - 推动建立"保险销售页面用户信息显性度"行业标准,明确信息展示规则[1] - 禁止默认勾选、强制搭售等行为,转向"用户充分理解+自主决策"的销售逻辑[1][11] - 引入"关键条款确认"机制,通过可视化结构、高亮提示等方式强化信息披露[11] - 产品设计阶段开展用户调研,提升条款清晰度与适配性[12] - 采用"服务前置"策略,从强销售转向自然转化,建立品牌信任[12]
多家保险机构,被点名!
第一财经· 2025-05-28 00:46
互联网保险测评核心观点 - 互联网保险产品存在产品名称误导、信息披露不足、营销手段不规范、人工客服缺失四大问题,影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1] - 测评覆盖150款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医疗险80款、重疾险30款、意外险40款),京东保险经纪、水滴保、蚂蚁保等平台及人保财险、安盛天平、泰康在线等险企被点名 [1] 问题一:产品名称误导消费者 - 产品名称中"百万保额"存在夸大宣传,实际核心保障额度远低于宣称值(如人保财险"个人百万综合意外险"航空意外保额百万,意外身故仅10万) [2] - 医疗险盲目比拼高保额(部分达千万元),缺乏经验数据支撑,实际赔付难达宣称水平 [3] - 安盛天平"天天保・百万意外险"意外医疗报销上限百万,但免赔额5000元且意外身故保额仅1万元 [2] 问题二:信息披露不全面 - 关键信息(免责条款、健康告知、等待期)被折叠、淡化或隐藏,用户需主动查询条款 [5] - 重疾险未完整展示疾病清单(如仅标注"保障100/120种重大疾病"),意外险未明确标注可报销医院范围 [5] - 续保条款不透明:部分产品默认勾选续保授权但未展示内容,或未说明需重新健康告知 [5] 问题三:营销文案不规范 - 销售页面突出"高保额、低保费、快理赔",弱化免责条款和赔付条件等限制性内容 [7] - 泰康在线水滴百万医疗险宣传投保年龄0~70岁,实际条款限制为30天~65周岁 [7] - 蚂蚁保等平台使用"今日仅剩XX单"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诱导冲动消费 [7][8] 问题四:人工客服有缺失 - 部分平台无人工客服入口,或仅提供AI客服(无法解答复杂问题) [10] - 咨询流程繁琐:需扫码关注公众号、注册账户、提供个人信息才能联系客服 [11] - 人工客服缺位导致非标准化诉求无法解决,削弱保险服务的解释和协商能力 [11] 行业改进建议 - 建议建立"保险销售页面用户信息显性度"行业标准,强化核心保障信息前置展示 [11] - 引入"关键条款确认""多步展示与确认"机制,将销售行为与保险教育结合 [11] - 保险公司需优化条款清晰度,在关键节点增加人工服务入口并提升客服专业化水平 [11]
上海消保委揭互联网保险产品四大问题,多家保险机构被点名
第一财经· 2025-05-27 13:35
互联网保险行业测评结果 核心问题总结 - 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存在产品名称误导、信息披露不足、营销手段不规范以及人工客服缺失四大问题 [1] - 测评覆盖150款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医疗险80款、重疾险30款、意外险40款),涉及京东保险经纪、水滴保、蚂蚁保等平台及人保财险、安盛天平、泰康在线等险企 [1] 问题一:产品名称误导 - "百万保额"类产品存在夸大宣传,如人保财险"个人百万综合意外险"航空意外保额达百万,但核心意外身故保额仅10万元 [2] - 安盛天平"天天保・百万意外险"宣称的百万保额实为医疗费用报销上限(免赔额5000元),意外身故/残疾保额仅1万元 [2] - 行业存在盲目设定高保额现象(如医疗险保额达千万元),实际赔付缺乏数据支撑,已被监管列入负面清单 [3] 问题二:信息披露缺陷 - 关键信息(免责条款、健康告知等)通过页面折叠、跳转链接、字体淡化等方式弱化展示 [4] - 疾病保障范围表述模糊(如"保障100/120种重大疾病"未提供完整清单),医院报销范围未明确标注 [4] - 续保条款不透明:部分产品默认勾选续保授权但未展示内容,或未说明需重新健康告知 [4][5] 问题三:营销不规范 - 销售页面过度强调"高保额、低保费、快理赔",弱化免责条款等限制性内容 [5] - 泰康在线水滴百万医疗险(焕新版)宣传投保年龄0~70岁,实际条款限制为30天~65周岁 [5] - 蚂蚁保等平台使用"今日仅剩XX单"等话术诱导冲动消费,行业存在"炒停售"现象 [5][7] 问题四:人工客服缺失 - 部分平台人工客服入口缺失或流程复杂(需扫码注册等),AI客服无法解决复杂问题 [8] - 自动化客服系统压制非模板化诉求,关键节点缺乏人工介入影响争议解决 [9] 行业改进建议 - 推动建立"保险销售页面用户信息显性度"行业标准,强化核心信息前置展示 [9] - 引入"关键条款确认"机制,将销售行为与保险教育结合 [9] - 保险公司需优化条款清晰度,平台应在投保/理赔等环节增加人工服务入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