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酸提取仪
icon
搜索文档
7月28日早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28 00:34
人工智能与科技发展 - 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出人工智能发展三点建议:普及普惠、创新合作、共同治理 [1] -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总部拟设上海 [7] - 上海发布自动驾驶引领区计划 目标2027年建成全球领先产业集群 [8]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小马易行、百度智行等首批获准 [9] - 阶跃星辰发布Step3多模态大模型 在主流测评中推理能力位列第一 [19] - 阶跃星辰正进行超5亿美元融资 或成2025年大模型行业最大规模 [18] 金融与资本市场 - 证监会部署2025年中工作重点:巩固市场回稳、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3]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全面下调 传统型从2.5%降至2% 分红型从2%降至1.75% [4] - 大商所限制焦煤期货JM2509合约单日开仓量至500手 广期所限制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开仓量至3000手 [16] - 7月24日债券基金单日卖债规模近1000亿元 [17] - 18家A股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 包括立讯精密、长春高新等 [20] 产业动态与公司公告 - 阿里巴巴发布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深度融合支付宝生态 [10] - 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计划2025年在中国和欧洲进一步落地 [14] -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41 III期临床首例受试者入组 [22] - 盛科通信遭大基金减持不超过3%股份 [23] - 东山精密子公司拟投建不超过10亿美元高端PCB项目 [26]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20.81% [28] 工业与经济数据 - 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365亿元 同比下降1.8% 6月单月下降4.3% [5] - 美国商界代表团即将访华 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带队 [6] 国际合作与贸易 - 美国与欧盟达成15%关税协议 欧盟将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并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 [30] - 美国商务部长表示不再延长8月1日加征关税期限 [31]
关税摩擦下体外诊断行业震荡,上游原料迎来国产化窗口期
新浪财经· 2025-04-23 10:04
行业背景与贸易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延伸至体外诊断行业 IVD产业链高度依赖全球化分工 是受进出口影响最大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之一 也是唯一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医疗细分领域[1] - 2024年IVD试剂进口额416.79亿元 占医疗器械进口总额17% IVD仪器进口额154.08亿元 占比6.28%[1] - 关税摩擦为国产IVD行业上游原料发展提供窗口期[2] 国产化进展与市场结构 - 生化诊断 血细胞分析 分子PCR检测 NGS和POCT领域国产替代比例达60%-70%[3] - 传染病相关抗体研发与产业化具备较高成熟度 胶体金检测技术实现完全自主[3] - 免疫诊断 生化诊断与分子诊断占据国内IVD市场超70%份额[3] - 2023年免疫诊断市场规模503亿元占42.45% 生化诊断190亿元占16.03% POCT市场160.7亿元占13.67% 分子诊断148亿元占12.49%[4] - 化学发光 POCT和高通量测序成为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张主力[4] 市场竞争格局 - 免疫诊断市场超半数份额被国外企业占据 罗氏占25.4% 雅培占13.5% 西门子占5.3% 贝克曼占5.2%[4] - 国内企业迈瑞医疗占7%市场份额 万孚生物在单人份定量检测市场占22% 明德生物占17% 基蛋生物占13%[5] - 化学发光国产化率从2018年16%提升至2022年28% 预计2024年达30%以上[6] - 传染病 心脏标志物检测国产比例约50% 肿瘤检测进口品牌占60-70% 激素类进口占比90%[6] 技术发展与细分领域 - 分子诊断处于快速成长期 中端产品如核酸提取仪 PCR扩增仪实现基本国产替代[7] - 国产PCR仪器在分仓设计 操作灵活性与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备优势[7] - 基因测序仪主要由国外品牌主导 华大智造实现自主产品规模化量产[7] - 华大智造在中国市场新增装机量位居第一 2024年前三季招投标设备占比超50% 2023年新增装机市场份额达47.3%[8] 核心原材料挑战 - 抗原抗体 酶 磁珠 胶乳微球 NC膜等关键原料仍依赖进口[9] - 2019年进口IVD原料市场规模73亿元占88% 国产产品10亿元但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30.6%[9] - 化学发光领域传统抗体和常用酶国产率超70% 但高性能抗体和高端诊断酶仍依赖进口[10] - 进口高性能抗体成本高昂 加上对等关税导致企业调整检测项目或价格[11] - 分子诊断引物 探针 标记核苷酸多数实现国产化 但测序关键建库酶存在差距[11] 国产替代机遇与挑战 - 对等关税政策加剧进口成本压力 为国产IVD原料提供发展机遇[12] - NC膜在疫情期间实现国产替代案例 价格曾炒高3-5倍[12] - 国产原材料厂商需突破批次一致性 纯度稳定性 长期交付能力与成本控制等核心壁垒[12] - 国内企业存在产品布局"大而全"导致同质化问题 国外供应商则专而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