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朱雀二号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提速 技术突破来到关键节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1:51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动态 - 蓝箭航天和屹信航天相继启动A股上市辅导,蓝箭航天拟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估值达200亿元,一年增长90亿元 [1][2] - 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无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卫星物联网载荷研发,2024年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载荷 [2] - 星际荣耀、爱思达航天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此前已启动IPO进程,星际荣耀2025年7月披露辅导进展,爱思达2025年6月备案,长光卫星2022年3月备案但2024年底终止 [3]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2025年6月发布意见,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设置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 [1][8]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金额202.39亿元,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细分领域热度高,截至2025年Q1行业诞生12家独角兽 [7] - 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超10亿元,垣信卫星2024年获67亿元融资 [7]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挑战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2025年6月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天鹊系列发动机第100台下线标志批量制造能力突破 [5] - 商业航天需解决火箭可回收复用、卫星制造等关键技术,行业预计运载火箭从发布到商业化需10年,需优化维护检测流程 [4][6] - 蓝箭航天、深蓝航天、东方空间等企业聚焦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和卫星模块化量产,以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化 [5]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融资后可为上下游提供订单,推动行业确定性,上市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助力 [7] - 星际荣耀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基金投资商业航天,支持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 [3]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提速技术突破来到关键节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1:07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动态 - 蓝箭航天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亦庄 估值达200亿元 较一年前增长90亿元 [1] - 屹信航天于8月1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公司成立于2018年 专注卫星测控通信产品研发 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星际荣耀、爱思达航天科技、长光卫星等企业此前已启动IPO进程 其中星际荣耀于2025年7月披露辅导进展 长光卫星于2024年底终止IPO [2]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政策 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推动设立科创成长层 服务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性强的科技企业 [1][5]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起 披露金额202.39亿元 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为最热细分赛道 截至2025Q1行业已诞生12家独角兽 [4] - 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均超10亿元 垣信卫星2024年获67亿元大额融资 融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和产业链带动效应 [4][5] 技术进展与商业化挑战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火箭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 2025年6月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天鹊系列发动机累计下线100台 实现批量制造突破 [3] - 行业需解决火箭可回收复用、卫星模块化量产等关键技术 当前多家企业计划在1-2年内实现火箭"可回收复用与入轨"目标 但商业化运营周期通常需10年 [3][4] - 商业航天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 盈利不确定性高 需完善维护检测流程标准化以支持火箭复用技术落地 [2][3]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上市获取资金支持 可进一步带动上下游订单需求 为行业提供确定性发展动力 [4][5] - 星际荣耀建议构建多维市场交易平台 鼓励地方政府基金加大投资 推动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 [2] - 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下 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 行业进入技术突破与落地验证关键节点 [1][3][5]
连续两年亏损均超10亿元 蓝箭航天借政策东风冲刺科创板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19:14
公司概况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是国内最早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条[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4.68%[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融资数十亿元,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单笔投资9亿元,其他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等明星机构[4] 财务与估值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亏损11.77亿元和10.15亿元,净资产分别为24.95亿元和39.16亿元[6] - 2025年4月碧桂园清仓11.063%股份作价13.05亿元,据此估算公司估值约117.96亿元[5] - 2025年6月胡润研究院榜单显示公司估值达200亿元,位列全球独角兽第418位[5] 技术与业务布局 - 主攻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复杂度高但盈利周期长,朱雀二号及改进型火箭累计发射5次(3次试验/2次商业),其中3次成功[7] - 布局大型星座建设,控股鸿擎科技规划10000颗卫星星座,为我国首个民营投建的大型星座计划[6] - 2025年计划交付朱雀二号6发、朱雀三号执行3次发射任务,2026年两型火箭年运力目标达244吨[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商业航天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国内仍处投入阶段,对标SpaceX历经20年才实现盈利[6] - 2025年6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至商业航天等领域,降低盈利要求,为公司提供上市突破口[9] - 我国大型星座进入高密度组网阶段,发射需求快速放大,朱雀二号有望参与千帆星座组网建设[8][9] 竞争与上市进展 - 公司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后首家启动IPO的商业航天企业,被视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有力竞争者[1][9] - 星际荣耀和长光卫星曾尝试上市但进展不顺,行业对"第一股"竞争激烈,技术进展和上市筹备程度是关键[10]
IPO周报 | 云天励飞赴港上市;蓝箭航天、艺妙神州启动科创板IPO
IPO早知道· 2025-08-03 12:41
云天励飞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迈向"A+H"双重上市新阶段 [3] - 公司长期专注于AI推理芯片研发设计,推出面向企业级、消费级、行业级三大场景的NPU驱动AI推理芯片产品,构建从基础设施到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闭环 [3] - 以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计算,公司是全场景AI推理芯片行业前三、NPU驱动AI推理芯片领域前二的提供商 [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46亿元、5.06亿元和9.17亿元,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168%至2.64亿元 [4] - 中国AI推理芯片行业规模从2020年113亿元以94.9%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1,626亿元,预计2029年达13,830亿元 [4] - 公司宣布加大对AI推理芯片投入,未来布局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具身智能三大方向 [4] 蓝箭航天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同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或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 [6] - 公司致力于构建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全产业链条,为全球提供高性价比航天运输服务 [6] - 作为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2023年7月实现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6]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起飞重量约570吨,已完成我国规模最大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 [7][8] - 2025年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标志民营商业航天进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8] 艺妙神州 - 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同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10] - 专注于原研基因细胞药物技术,拥有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已获批7项中国和1项美国CAR-T新药临床试验批准 [10] - 血液肿瘤产品IM19已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实体肿瘤产品IM96获中美临床试验批准 [10] - IM19采用创新CAR分子设计,可显著提升r/r DLBCL患者生存质量,填补国产CAR-T药物市场空白 [11] - IM96是全球唯一中美获批的靶向GUCY2C的CAR-T候选药物,国内首个针对结直肠癌的CAR-T候选药物 [11] - 成立至今累计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国投创业等30余家机构 [12] 行业动态 - 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6]
连年巨亏冲科创板,蓝箭航天成色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03:22
公司概况 -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1日,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昌武,是国内最早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 [1][2] - 公司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目前已具备全产业链交付能力 [1] - 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持股比例14.68% [1][2] - 公司启动科创板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2] 融资与估值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融资数十亿元,其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2024年12月单笔投资9亿元 [2] - 历史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碧桂园创投、经纬中国、基石资本等明星机构 [2] - 碧桂园在IPO前夕清仓所持11.063%股份,交易作价13.05亿元,预期累计获利3.7亿元 [3][5] - 根据股权交易估算公司估值约117.96亿元,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其估值为200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3年净亏损11.77亿元,2024年净亏损10.15亿元 [6][8] - 2024年资产净值39.16亿元,2023年为24.95亿元 [6] - 亏损主要源于商业航天行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性 [1][9] 技术与业务布局 - 主攻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复杂度高但盈利周期长 [9] - 2023年7月完成全球首款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迄今共发射5次(3次试验、2次商业) [10] - 控股鸿擎科技布局10000颗卫星的大型星座计划,为国内首个民营大型星座 [9] - 2025年计划交付朱雀二号6发,朱雀三号执行3次发射任务;2026年目标年发射总运力244吨 [11]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商业航天行业处于爆发前夜,我国大型卫星互联网即将进入密集组网发射阶段 [1][13] - 2024年6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至商业航天领域,降低盈利要求,为公司提供上市突破口 [1][14] - 千帆星座招标新增一箭10星标准,朱雀二号有望参与组网建设 [13] - 公司是第五套标准扩容后首家启动IPO的商业航天企业,行业竞争对手星际荣耀、长光卫星此前曾尝试上市 [14]
民营商业航天独角兽,冲刺科创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7-30 08:24
公司上市进展 - 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登记 [1] -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锦天城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 注册资本3.6亿元 总部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1] 公司估值与业务 - 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达200亿元 较一年前增长90亿元 [1] - 公司定位为国内头部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1] - 核心产品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已于2024年11月成功发射并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4]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试验箭于2024年9月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 [5] - 朱雀三号一级动力系统于2025年6月20日完成试车 [5] - 2024年4月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实现批量制造能力 [5] 行业技术发展 - 商业航天企业正致力于近一两年实现火箭可回收复用与入轨目标 [5] - 通过可回收火箭技术突破和模块化卫星量产降低商业航天成本 [5] - 运载火箭从发布到商业化运营约需10年 需解决维护检测流程优化问题 [5] 行业前景 - 民营大运力液体火箭成熟及可回收技术推进将推动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开放 [6] - 民营液体火箭将成为发射资源补充 降低发射成本并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 [6] - 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产业链有望得到带动发展 [5][6]
民营商业航天独角兽,IPO重要进展
搜狐财经· 2025-07-30 04:58
公司IPO进展 - 蓝箭航天于2025年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科创板IPO辅导备案 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 -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3] - 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日 注册资本3.6亿元 法定代表人张昌武 [1][2] - 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 合计持股14.68% [1][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民营火箭企业之一 致力于构建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全产业链条 [3] - 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 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3] - 2023年7月全球首次实现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成功入轨 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该关键技术 [3] - 2024年4月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 [4] - 计划2025年进行朱雀三号首飞试验 该火箭采用不锈钢箭体结构 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 [4] - 朱雀三号一级动力系统九机并联地面点火试验已于2024年6月成功完成 [4] 公司融资情况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融资超70亿元 [4] - 2024年12月获得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为单笔最大投资 [4] - 历史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碧桂园创投 经纬中国 基石资本等知名机构 [4] 行业背景与发展 - 商业航天作为新兴领域仍处于成长期 与传统航天行业紧密相连 [5] - 全球各国加大投资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5] - 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密度发射期 2025年投融资规模有望再提速 [5] - 预计到2026年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5] -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已启动上市辅导 包括星际荣耀(2020年) 长光卫星(2022年) 爱思达航天(2024年6月) [5] 政策环境 - 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新规 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 [6] - 第五套标准降低了对企业的盈利要求 有力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 [6] - 2025年是商业火箭发射大年 火箭公司对竞争"第一股"有兴趣 [6]
民营运载火箭独角兽蓝箭航天,启动IPO!
搜狐财经· 2025-07-30 04:51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29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日 注册资本3.6亿元 法定代表人张昌武 [2] -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控股股东为张昌武及其控制的淮安天绘科技信息咨询中心 合计持股14.68% [2] - 行业分类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 公司行业地位与技术突破 - 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2] - 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2] - 2018年10月27日完成中国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 [2] - 2023年7月全球首款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2] - 2025年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实现批量制造 [3] - 2025年6月20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3] 公司融资与估值 - 2024年12月获得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9亿元投资 [3] - 2025年6月以200亿元估值位列全球独角兽榜第418位 [3] 公司业务布局 - 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条 [1] - 打造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体 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航天运输服务 [1]
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7-30 04:40
公司上市进展 - 已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1] - 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律师事务所为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5年6月 注册资本3.6亿元 总部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国内头部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1] 产品研发进展 - 重点关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研发与运营 [1] - 朱雀二号运载火箭于2024年11月成功发射 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面向市场进行批量化交付 [1]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一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1] - 朱雀三号计划于2025年完成首飞 [1]
蓝箭航天正式启动IPO:或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已实现批量制造
IPO早知道· 2025-07-30 02:07
公司上市进程 - 蓝箭航天于2024年7月25日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协议 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 或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 [2]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表示科创板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并扩大适用范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规划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2024年下半年首飞 该火箭起飞重量约570吨 全箭长度约66米 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 [4] - 朱雀三号于2024年6月20日完成我国规模最大 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4] - 2024年4月15日第100台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下线 标志民营商业航天动力系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4] 行业地位与里程碑 - 公司是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 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 [3] - 2023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入轨 成为中国民商航天首款进入量产及商用的液体火箭 [3] - 公司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条 成立于2015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