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助终端

搜索文档
服务贸易如何影响你我生活?一批新产品、新技术与新成果“扑面而来”
央视网· 2025-09-11 07:13
金融服务展区科技应用 - 工商银行推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 应用于远程银行、信贷管理、金融市场等300余个业务场景[3] - 农业银行设立VR民宿体验区 观众可沉浸式浏览乡村民宿并完成预订[3] - 交通银行展示智能自助终端 一站式办理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130多项事务[3][4] - 展区出现智能健康检测仪器 通过"把脉问诊"方式测量身体状况[6] 健康卫生服务展区创新技术 - 展出全球最先进CT机和磁共振设备 包括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骨科手术室[8] - 国家人工智能中医基地展区首次亮相 展示AI牙医系统、心电图智能对话诊断和数字康复师[8] - 数字康复师通过AI视觉捕捉技术 无需穿戴设备即可快速识别动作为居家患者提供康复指导[8] - 全球首创双控制台五臂手术机器人系统 支持两位医生控制五个机械臂进行腹腔手术模拟操作[8] 教育服务展区AI应用 - 教育服务展区AI元素广泛分布 几乎处处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9] - 推出"京小健"和"京小壮"两款智能体产品 专门针对儿童需求设计[9][10] 装配式建筑解决方案 - 北京住宅产业化集团推出新农村建设"好房子"解决方案 采用模块化拼接技术[11][15] - 二层小楼在地基平整情况下仅需4.5天完成搭建 主体结构4小时即可建成[12][15] - 房屋采用太阳能部署实现全屋能源自供给 配备储能设备保证24小时电能在线[12] - 模块化设计使用12个长方体模块拼接 包含5个卧室、3个厅、1个厨房、2个阳台[15] - 采用钢结构可抵抗9级地震 造价为4500元每平方米[20] - 提供更经济选择 "免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方案降低工程造价五分之二[20] 装配式住宅优势体现 - 建设速度大幅提升 从开始施工到入住最快45天完成 比传统农村自建房缩短200天[23] - 保温性能显著改善 三层墙体设计包含保温层 实现冬暖夏凉效果[23] - 美观度提高 经过专业团队设计 配备大落地窗和阳台[25] - 虽然材料成本较高 但建设周期短节省人工费用 总体性价比优越[25] 实际应用案例 - 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正在建设和美乡居装配式房屋 采用钢架结构[21] - 该解决方案已获得多个地区采用 为乡村振兴提供农村住宅建设新方案[25][27]
调研速递|山东新北洋接受投资者调研 透露业务增长与AI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0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 构建三个战略成长曲线 推动高质量发展 基于AI视觉识别技术处于验证阶段并完成算法平台优化 [1] - 公司通过长期分红和股份回购强化市值管理 累计现金分红16.83亿元 未来将拓展第二第三战略成长曲线业务 [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激增700.11% 远超营业收入24.04%增速 各业务板块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海外收入占比超40% 公司预计业绩增长可持续 [3][5] 业务表现 - 智能物流装备收入1.2亿元 同比增长130% [3] - 智能自助终端收入3.4亿元 同比增长62% [3] - 打印扫描业务收入2.7亿元 同比增长34% [3] - 服务运营业务收入1.9亿元 同比增长13% [3] - 海外市场收入5.3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占比42% [3][4] - 国内市场收入7.5亿元 同比增长15% [3]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净利润3470万元-3820万元 同比增长100%-120% 实现连续5个报告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5] 战略布局 - 一体业务作为第一战略成长曲线夯实聚焦 服务运营业务作为第二战略成长曲线向下游拓展 关键基础零部件业务作为第三战略成长曲线向上游延伸 [8] - 公司优化海外销售渠道 巩固海外生产基地 参加海外展会提升竞争力 [4] - 储备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部分设备支持数字人民币 [6] 运营管理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职责与方式 年初至今股票收盘价累计涨幅约30% [7] - 不同报告期产品销售结构和客户群体变动导致毛利率变动 [9] - 2025年年初至今产能利用率较为充分 对增长快速产品确保及时交付 [10]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09: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4% [6]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00.11%,远超营收增速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15% [6] - 累计现金分红16.83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及回购注销金额)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物流装备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30% [4] - 智能自助终端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62% [4] - 打印扫描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4% [4] - 服务运营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3% [4]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近40%,占比达42% [4][5] - 国内市场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5% [4] 战略规划 - 坚持"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 [2][3][7] - 构建三个战略成长曲线:第一曲线(主体业务)支撑2-3年增长 [8]、第二曲线(服务运营)打造3-5年增长点 [8]、第三曲线(关键基础零部件)培育5-7年竞争优势 [8] - 推动AI技术在视觉识别、物流分拣算法等场景落地 [2][3] 海外拓展举措 - 拓展中亚快递柜、欧洲快递柜、美洲打印扫描产品 [5] - 推进泰国工厂扩产及产品转产 [5] - 参加全球展会(美国、东南亚、欧洲、中亚) [5] 市值管理 - 通过分红、股份回购、投资者交流强化市值管理 [2][9] - 2025年初至8月股价累计涨幅约30% [7]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职责与方式 [7] 技术研发 - 开发AI视觉识别技术(含隐私保护)处于验证阶段 [2] - 突破物流自动化分拣行业算法难题 [2] - 数字人民币产品已根据客户需求适配 [6] 运营情况 - 2025年产能利用率较为充分 [9] - 通过供应链优化保障物流装备、自助终端等产品交付 [9] - 毛利率变动受产品结构、客户群体变化影响 [9]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6 07: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15% [3] - 国内市场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5%,占总收入58% [4] - 海外市场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近40%,占总收入42% [4][7] - 海外业务毛利率近40%,较国内同类业务高10%-15% [7] 业务板块表现 - 打印扫描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收入21% [3] - 智能自助终端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62%,占总收入27% [3] - 智慧金融设备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23%,占总收入13% [3] - 智能物流装备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30%,占总收入9% [4] - 服务运营业务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3%,占总收入15% [4] - 关键基础零部件收入1.3亿元,基本稳定,占总收入11% [4] 市场与战略 - 海外市场通过中亚快递柜、欧洲快递柜、美洲打印扫描产品拓展取得成效 [7] - 泰国工厂专用打印扫描产品线年产能达几十万台规模 [9] - 新零售业务收入包括商品销售/供应链服务(主要部分)和营销/增值服务 [6] - 金融机具海外市场拓展至东南亚、南美及一带一路地区 [9] - 国内金融机具存量CRS设备约50-60万台,进入批量更新周期 [8]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智能快递柜在欧洲及一带一路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3] - 智能货柜中标多个国内头部品牌项目,冷藏展示柜实现突破 [3] - 物流装备成为国内头部电商物流商传站项目首席供应商 [4] - 自研伺服系统、电滚筒产品入围头部电商及快递物流企业 [4] - 金融业务聚焦银行网点转型与海外商业零售两大场景 [7]
新北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4.6%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42%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2:4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9亿元,同比增长24.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114.6% [1] - 海外市场收入5.33亿元,占总收入的42% [1] 战略成长曲线 第一战略成长曲线 - 实现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32% [1] - 智能物流装备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30%,中标多家知名快递物流企业 [1] - 智能自助终端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62%,国内中标多个头部品牌智能货柜项目,海外智能快递柜在欧洲及"一带一路"市场高速增长 [1] 第二战略成长曲线 - 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增长13% [2] - 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自营点位破万个,会员总量接近翻倍 [2] 第三战略成长曲线 - 实现营收1.3亿元,保持稳定,伺服系统、电滚筒等产品在头部企业测试进展顺利 [2] 全球化布局 - 深耕"一带一路"、欧洲、南美市场,拓展东南亚和中亚市场 [2] - 泰国工厂扩产稳妥推进,全球化供应能力提升 [2] 研发与管理 - 聚焦客户需求,迭代关键产品,升级多个软件平台,推进纸币识别新平台等前瞻技术研发 [2] - 通过精益生产、采购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探索AI工具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 [2]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2 07:46
战略布局与业务方向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聚焦金融、物流、无人零售等细分领域,提供智能设备/装备综合解决方案 [5] - 形成三个战略成长曲线:第一曲线(打印扫描产品等)支撑2-3年增长,第二曲线(新零售运营等)打造3-5年增长点,第三曲线(关键零部件)培育5-7年竞争优势 [5] - 2024年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长8.52%),净利润4,854万元(同比增长152%) [6] 业务板块构成 - 第一战略成长曲线收入16.25亿元(占68.41%):打印扫描产品4.46亿元(18.78%),智能自助终端5.13亿元(21.61%),智慧金融设备5.02亿元(21.11%),智能物流装备1.64亿元(6.91%) [7] - 第二战略成长曲线收入3.55亿元(14.93%):新零售综合运营自有点位近万个 [7] - 第三战略成长曲线收入2.90亿元(12.21%) [7] - 海外市场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4%),占比42%创历史新高 [7] 物流自动化业务 - 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精密称重、伺服系统等核心部件 [8] - 单件分离设备国内首家商业化落地,直线分拣机市场领先,应用Toploading创新供包方案节省人力 [8] - 完成异形件分拣机等新产品发布,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8] 智能快递柜业务 - 国内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巩固市场规模 [9] - 海外与欧洲头部物流公司合作,在德国等国家实现规模化销售,拓展美洲及"一带一路"市场 [9] - 海外物流柜需求处于快速增长期 [10] 智慧金融设备 - 受益于信创政策推动国产化替代,产品市占率已进入头部 [11] - CRS存取款一体机存量50-60万台将进入批量更新周期,TCR/STM等产品需求释放 [11] - 银行网点探索按需押运解决方案降低现金管理成本 [11] - 海外拓展东南亚、南美等市场,聚焦商业零售场景提供大额现金存储方案 [12] 新零售综合运营 - 技术创新:300人软件开发团队维护"人人取自助零售云平台",持续叠加AI能力 [13] - 模式创新:采用"公共点位+商业点位"策略,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13] - 区域聚焦:在威海、西安等城市验证商业模式,逐步拓展山东省内重点城市 [13] - 增值业务:探索会员、派样等多元化业务,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14] - 运营管理:自建仓库与补货系统,实现智能化补货路径规划 [14]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6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6 09:00
公司战略布局 - 2015 年启动二次创业,围绕“无人化、少人化”主航道,聚焦特定细分领域和市场,完成“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布局 [3] - “一体”为 2 个专业化和 2 个场景化产品解决方案构成的核心“主体”业务 [3] - “两翼”为上游“关键基础零部件解决方案”和下游“服务运营解决方案”的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支撑业务 [3] - 打造“三个战略成长曲线”,推进战略目标达成,实现有质量增长 [4] 战略成长曲线 - 第一战略成长曲线围绕 4 大解决方案,支撑未来 2 - 3 年收入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4] - 第二战略成长曲线围绕服务运营解决方案,拓展未来 3 - 5 年新的快速增长点 [4] - 第三战略成长曲线前瞻布局关键基础零部件业务,培育未来 5 - 7 年后长远竞争优势与新兴增长极 [4] 未来发展规划 - 2023 年扭亏为盈,2024 年进入发展“新起点”,聚焦主业,推动八大业务协同发展 [5] - 夯实第一战略成长曲线业务,提升市占率,各业务有具体策略 [5] - 培育第二、第三战略成长曲线业务,拓展相关业务,搭建框架,深耕领域 [5] 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 - 2020 年开始布局,打通商业模式,可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运维服务 [6] - 截至 2024 年底,收入约 1.6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在营点位近万个 [8] - 运营模式为“公共点位 + 商业点位”和“城市聚焦”“区域聚焦” [8] - 盈利模式处于成长期,收入源于商品售卖,推动创新增值业务多元化发展 [9] 金融机具业务 - 国内掌握核心模块研发制造能力,与六大国有行等建立合作,有望实现 30%市场份额 [9] - 海外拓展一带一路、欧洲、南美市场,聚焦“海外商业零售”场景,与头部系统集成商建立客情关系 [10] 物流自动化领域 - 物流分拣场景化产品聚焦客户痛点,自研单品成熟并推向海外市场 [11][12] - 物流自动化分拣运营调整策略,承接大中型总包项目,推广成熟单品,提供一体化服务,综合竞争力突出 [12] 其他业务情况 - 智能微超产品在“无人零售、派样、潮玩”场景应用,“潮玩”场景销售规模不大,收入占比小 [13] - 截至 2024 年底,在职员工 4203 人,研发人员超 1200 人,占比约 30%,人员规模和构成合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