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曲
icon
搜索文档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当天,由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委宣传部等主办,安徽演艺集团承办的"徽韵畅音"专场演出在故宫博物院 畅音阁举行。此次演出精选故宫博物院藏徽班戏目精华,上演春台班《白兔记》、和春班《淤泥河》、 四喜班《宇宙锋》、三庆班《龙虎斗》。演出以安徽省徽京剧院00后演员为主,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指 导,既恪守传统戏曲的程式规范,也展现了新时代徽班人才的勃勃生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14 版)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迟嘉瑞、李俊杰)9月22日,徽班进京235年暨"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 系列活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系列活动将于9月28日在安徽百戏城启动,首批展演涵盖京剧、昆曲、黄 梅戏、豫剧等10个剧种,26场演出将陆续亮相。活动汇聚戏曲名家,推出超百场惠民演出,持续展演至 2026年春节前后。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以戏曲为纽带,融合文旅资 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实行惠民票价,观众可凭票根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等景点。 ...
2025“天涯共此时·水韵江苏”中秋音乐会在罗马尼亚举办
新华网· 2025-09-15 01:21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陈峰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本场演出通过中国古典戏剧《牡 丹亭》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与包容性,实现了中西艺术语言的对话与共 鸣。 音乐会由布加勒斯特中国文化中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得到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及布加 勒斯特市政府的支持。罗各界人士、在罗华侨华人、中资机构代表等180余人观赏。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9月14日电(记者张改萍)2025"天涯共此时·水韵江苏"——《融乐·溯梦》中秋音 乐会13日晚在布加勒斯特市文化中心举办。 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团队创演,钢琴家李玮捷担任编导,女高音歌唱家黄英领衔。演出融合了昆 曲、江苏民歌与西方歌剧、艺术歌曲,并结合多媒体视觉艺术。 罗前驻华大使伊斯蒂乔亚表示,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庆祝家庭团聚和丰收喜悦的古老节日,承载着上 千年的历史传统。他相信,本场音乐会不仅能为罗马尼亚观众带来艺术享受和对中秋文化的深入感知, 更能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的理解与友谊。 ...
多地非遗馆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央视网· 2025-08-28 23:52
非遗文化活动暑期开展情况 - 全国各地非遗场馆开展丰富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提供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1][2] - 多地推出"遇见非遗"和暑期非遗课堂等活动 涵盖古琴 昆曲等多个特色非遗项目通过讲解 展演及互动体验形式开展 [2] 非遗场馆具体活动及参与数据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暑期举办近500场展演和体验活动 日均接待观众超13000人次 [2] -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我来学手艺"体验活动 涵盖剪纸 面塑等十余种传统技艺 举办45场体验活动场场爆满 [2]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90场非遗展览 展演和体验活动 日均接待观众超5500人次 [2] 非遗项目体验内容 - 西安鼓乐演出吸引众多青少年 专家带领体验各类传统特色乐器并深入讲解中国音乐魅力 [2] - 长沙窑陶瓷体验活动中小朋友跟随非遗传承人亲身体验传承千年的陶瓷技艺 [2] - 浙江省非遗馆开展靛青白花印染技艺学习 因捆扎松紧不同使每件扎染作品成为独特艺术品 [2]
【文化中国行】多地非遗馆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央视网· 2025-08-24 12:44
暑期非遗活动普及情况 - 全国多地非遗场馆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包括西安鼓乐演出 古琴 昆曲展演 剪纸 面塑技艺体验及陶瓷 扎染制作等互动项目 [1][3][5][7]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暑期举办近500场展演和体验活动 日均接待观众超13000人次 [3] -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45场"我来学手艺"体验活动 涵盖十余种传统非遗技艺且场场爆满 [5]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90场非遗展览和体验活动 日均接待观众超5500人次 [7] 非遗活动形式与特点 - 活动采用沉浸式体验模式 包含专家讲解 乐器体验 技艺教学等互动环节 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1][5][7] - 西安鼓乐以隋唐时期发源的典雅古朴演奏吸引青少年观众 演出后安排传统乐器体验环节 [1] - 扎染技艺因捆扎松紧差异使每件作品呈现独特性 儿童可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印染工艺 [7] - 长沙窑陶瓷体验活动中小朋友直接参与千年技艺传承 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5]
杭州乡村好戏“破圈”唱四方
杭州日报· 2025-08-08 02:33
文化特派员制度成效 - 省级文化特派员制度推动乡村文化团队建设 通过组织排练 展演和本土文化创作激发内生力量[2] - 文化特派员作为专业院团与乡村的纽带 使越剧社社员获得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家指导[2] - 实现跨市文化联动 省级文化特派员带领龙坞越剧社赴安吉县开展首次跨区域演出[1][2] 艺术乡建发展模式 - 外桐坞村打造文化礼堂 美术馆等空间 形成"艺术+生活"文创园区并吸引大批艺术家常驻[3] - 长埭村依托茶镇优势及美院资源 汇聚300余位艺术家形成环村艺术链 推动艺术进村[3] - 通过艺术乡建与文化特派员融合机制 构建茶文化 艺术创作和文明实践多维场域[3] 文化产业经济成果 - 市级文创园白桦崊手作园年销售额达2.1亿元 村旅游收入含农产品达7787万元[3] -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41.3万元 体现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富民效应[3] - 艺术化文明实践站通过沉浸式活动引导村民践行新风 实现艺术与生活化实践结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