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IP

搜索文档
央广网评|文旅IP热力涌动 激发“双节”服务消费新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44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临近,各地连日来密集召开文旅活动筹备新闻发布会。一系列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主题的特色文旅IP集中亮相。这些 文旅IP,不仅为区域内外民众假期出行提供了多元选择,更以创新活力迭代升级各地文旅品牌的传播矩阵。 从观演赏剧到游历山河,从中秋团圆主题活动到亲子游乐项目,从夜间消费场景到丰收体验项目,"双节"文旅IP正呈现出"多元化布局、场景化渗透"的特 点。它们彼此串联、相互赋能,形成覆盖全年龄段、全时段的消费场景矩阵。基于国庆中秋"喜相逢"的假期特征,部分地区将中秋赏月与非遗展演结合创 新,打造"月下非遗"主题IP;有的景区推出亲子研学IP,将自然教育、文化学习融入游乐体验;不少城市围绕夜间消费,打造"夜间市集+灯光秀+特色演 出"的夜间文旅IP。这种"IP串珠成线"的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更能带动当地服务消费的全方位增长,释放出显著的"乘数效应"。 "文旅IP"是文化旅游产业中核心价值的浓缩载体。其本质是基于特定文化内核、具备独特识别性与情感共鸣力,并可通过商业开发转化为文旅产品、体验或 服务的知识产权(IP)体系。梳理各地的文旅IP不难发现,"联动、特色、场 ...
中视传媒:稳固主业并积极探索创新,深化“内容+技术+文旅”融合
全景网· 2025-09-19 13:03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战略 在稳固主营业务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模式和新业务 [1] - 影视业务在保障对台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市场 加强内容生产和新技术应用 [1] - 广告业务依托内容资源优势创新大屏广告形态 整合线上线下渠道 [1] - 旅游业务注重文化赋能和体验提升 强化互联网推广与营销 打造特色文旅IP [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在内容创制过程中探索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辅助 [1]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字幕校对、特效制作、创意应用等节目制作环节 [1] - 新技术应用提升制作效率与质量 [1] - 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前沿动态 强化创新应用 [1]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 [1] - 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1]
江西万载:烟花点亮文旅市场
人民网· 2025-08-03 13:11
文旅活动 - 万载县举办"星火启程 光年不散"焰火晚会 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1] - 晚会融合音乐 光影 科技元素 包含歌手表演和五个篇章的烟花秀 [1] - 观众积极互动 用手机记录烟花表演精彩瞬间 [1] 产业发展 - 万载县发挥"花炮之乡"优势 创新"烟花+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模式 [1] - 打造"每周六来万载免费看烟花"文旅IP 在古城和公园定期举办烟花晚会 [1] - 2025年已举办48场焰火活动 累计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1]
做强特色点亮夜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5
夜经济发展现状 - 全国多地夜经济业态蓬勃发展,涵盖夜食、夜娱、夜游、夜秀等多元化形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重要选择 [1]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之夜"街区创下单日游客量21万人次纪录,直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并显著拉动区域经济 [1] - 夜经济已成为各地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其对于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增强动力活力的重要作用 [1] - 特色街区成为城市品牌名片,各地正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和培育地域特色来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1] 夜经济发展挑战 - 部分街区面临硬件设施不足问题,包括停车难、交通拥堵、应急疏散通道欠缺等安全隐患 [2] - 业态同质化现象严重,过度集中于餐饮购物领域,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和差异化体验 [2] - 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需更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和提供情绪价值 [2] 夜经济升级方向 - 需突破传统"逛吃"模式,通过文化赋能构建差异化消费场景,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历史文化为核心吸引消费者 [2] - 应注重创新供给,打造特色文旅IP,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千篇一律 [3] - 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街区,通过创意加码和数字赋能开发新业态新玩法 [3] -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归属感 [3] 夜经济文化价值 - 发展夜经济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展现区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重要平台 [2] - 文化赋能可提升街区精神内涵,满足消费者深层次需求,增强文化自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