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保险

搜索文档
破解林业发展风险难题 林业保险产品体系持续扩容
金融时报· 2025-09-17 09:03
"生态兴则文明兴",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载体与国民经济的绿色支柱,既是守护生态安全的天 然屏障,也是推动绿色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提出15项金融支持措施,探索构建包括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 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发挥保险融资增信等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推动多元化保险工具 的创新应用,加快破解林业风险复杂、经营主体融资难等问题,有助于保险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 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林业经济激发多元保险需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绿色支柱产业,林业经济不仅肩负着生态修复、碳汇固碳的重要使命,还通过木材加 工、林产化工、森林旅游等多元业态,构建起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成为推动绿色经济 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 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已达5.13万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到2030年,我国 林业行业的总产值可能达1.5万亿元。 然而,林业生产具有"长周期、高风险 ...
国信期货携手陕西延长县共探“保险+期货”新模式 赋能乡村振兴迈新步
期货日报网· 2025-09-03 02:3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的积极作用,2025年8月25日,国信期货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期货)联合子公司国信金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金阳),赴陕西延长县开展"保险+期货"助力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党建共建、实地调研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搭建起金融与农业深度对接的桥梁,为延长 县特色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保险+期货"业务交流及党建培训在延长县人民政府会议室率先开展。延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炜杰,国信期货总经理助理、国信金阳董 事长孙保伟等出席会议。会上,延长县领导详细介绍了当地果业等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国 信期货团队则结合行业案例,阐述了"保险+期货"如何通过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产品,为农户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收益 提供解决方案。双方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明确了以金融工具助力延长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合作方向。 调研过程中,延长县果业中心主任王斐玥带领国信期货一行与果农代表一同深入当地果园,了解今年国信期货对延长县安沟镇岭头村苹果 园捐赠项目情况,实地查看苹果等果品 ...
闫兴:金融服务助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经济日报· 2025-08-26 00:07
金融服务现状与挑战 - 金融机构已开发特色农业产业金融产品但未深度嵌入产业链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 未形成产业链整体支持最大合力 [1] - 金融服务助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存在产融对接难 融资增信难 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1] - 农村征信体系和要素市场建设起步较晚 涉农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 存在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 [2] - 涉农数据采集成本高导致信息碎片化严重 推高涉农贷款风险 [2] - 特色农业创新险种以分散性实验性小规模开展为主 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 对财政补贴依赖度高 [2] - 财政农险补贴拨付不及时导致保险公司拓展意愿不强 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参保意识弱 特色农业保险增品扩面较难 [2]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 - 打造产业集群+链长银行+金融方案新模式 以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试点遴选链长银行 [3] - 加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行业研究 针对产业链经营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整合信贷保险担保贴息等工具 [3] - 设计多样化差异化金融产品 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增强金融服务针对性和适配性 [3] - 支持培育核心链主企业 通过龙头带动和链条整合打通融资信息壁垒 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3]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核心交易数据的融资产品 提供灵活高效信用支持 [3] - 完善风险缓释措施 整合涉农补贴资金 运用融资担保农业保险风险补偿资金池组合工具 [3] -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源投入农村特色产业 鼓励监管机构强化正向引导 [3] - 完善金融服务创新激励机制 引导推出更多普惠信用产品 加大首贷客户支持力度 [3] - 适当提高单户信用额度 有序扩大普惠服务覆盖面 [3] - 创新组合担保方式 对无法提供标准化抵押物主体追加保证担保或生产要素等非标准债权资产抵押 [4] - 适度放宽准入条件 提高授信额度 简化业务流程 提升融资服务可得性和满意度 [4] - 支持保险公司创设推广普惠性涉农配套保险产品 重点研发收入保险产量保险指数保险地理标志保险等创新险种 [4] - 推进农业保险服务向特色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4]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繁重任务在农村 需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 - 需充分发挥金融等要素作用 打通金融服务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堵点难点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1] - 需深化产业财政金融政策联动 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2]
农业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效果显著 为灾后恢复生产添“底气”
央视网· 2025-08-22 02:03
农业保险体系构成 - 成本保险作为基础险种 覆盖农作物前期投入成本如种子化肥人工等 为农户提供保本保障 [1] - 收入保险作为更高层级保障 在因灾减产时提供理赔 保障农民基本收益稳定 [1] - 保险产品类型多样化 包括马铃薯成本价格保险岭南水果种植保险生猪综合收入保险等特色农产品险种 [8] 粮食作物保险覆盖与补贴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已实现全国覆盖 [3] - 中央财政对三大主粮农业保险保费最高补贴45% 省级财政补贴不低于25% [3] - 农户每亩地最低仅需承担数元保费成本 [3] 财政补贴范围扩展 - 中央财政补贴涵盖种植养殖森林3大类16个大宗农产品 [6] - 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支持 [6] 巨灾保险制度推进 - 在地震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易发区推广综合巨灾保险制度 [10] - 湖北河北陕西三省已落地实施 保障范围包含农房财产 [10] 行业价值体现 - 农业保险发挥经济减震器功能 显著减轻灾害损失影响 [13] - 保险赔付为农户提供灾后恢复生产的经济补偿和信心支撑 [13]
金融支持农业大市 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金融时报· 2025-06-05 03:12
农业产业现状 - 吉林省松原市拥有耕地面积超120万公顷,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50万吨以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牧业生产基地 [1] - 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投入不足、产业链条薄弱等问题 [1]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分行推动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引导22家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截至2025年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708.41亿元,较年初增长4.66% [2]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多样化信贷产品,如扶余惠民村镇银行的"惠收贷"采用组合担保方式,吉林郭尔罗斯农商银行对信用良好的收粮大户实施批量授信,2024年向秋粮收购主体批量授信7.46亿元 [2] - 开展"一县一业"专项行动,重点支持玉米、水稻种植及生猪、肉牛养殖等优势产业,截至2025年1季度末种植产业贷款余额达24.62亿元,同比增长6.5%,惠及1.9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 [3] 现存挑战 - 农业产业高风险与金融机构低风险偏好存在矛盾,导致金融资源向农业领域配置规模受限 [4]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点覆盖不足、服务能力有限,偏远地区获取金融服务不便,新型金融工具应用不足 [4] - 农业经营主体以小农户和小型农业企业为主,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抵押物不足等问题,融资能力薄弱 [4] 未来发展方向 - 健全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建立农业产业风险补偿基金 [5][6] - 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数字金融服务,发展供应链金融、订单融资等创新业务 [6] - 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能力,加强金融知识培训,规范财务管理,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6] - 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