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老师

搜索文档
空间智能将像云计算一样,成为人类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
观察者网· 2025-09-29 01:37
"未来高德空间智能将像云计算一样,成为三百六十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 在今年云栖大会现场,高德董事长刘振飞如是说。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开幕。会议期间,高德旗下高德云图举办了"2025高德技术峰会"。峰会 不仅展示了高德在空间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还正式发布了基于空间智能的产业生态发展平台,致力于 通过"技术底座+产业平台"的模式,帮助合作伙伴打造"千行千面"的AI融合发展模式。 空间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AI从二维信息处理迈向三维时空交互,使其能够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 的复杂性。公开资料显示,高德空间智能通过融合视觉、声音、定位等多模态信息,构建物理世界的三 维几何结构,从而实现"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跨越,最终推动AI从"对话工具",蜕变为"行动伙 伴"。 "所有数字世界的智能,最终都要在物理世界里找到存在的意义。"刘振飞说。 今年云栖大会上,高德展示了多项成果:比如出行导航场景虚拟数字人"小高老师", 它可以通过调用 子智能体和工具,为用户制定个性化、千人千面的最优出行方案;今年引发热议的"高德扫街榜",是全 球首个基于用户真实行为与信用数据生成的榜单……这一系列产品背后,都有空间智 ...
高德扫街榜发出2025国庆假期首次提醒:建议“错峰吃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07:59
十一国庆假期即将到来。2024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今年遇上国庆中秋超长 假期,如何合理规划行程成为全社会的关注。 据高德数据,去年国庆期间,全国景点的导航热度爆棚,导航次数是平日的4倍以上,而像北海银滩国 家旅游度假区甚至增长了8倍;全国美食餐饮店导航数同样火热,平均导航次数是平日的1.7倍。 高德预测,今年超长假期带来更多出行意愿,峰值数据或进一步攀升,建议广大用户"错峰吃行",避开 高峰时段。 国庆午餐峰值提早15分钟 高德建议"错峰吃行" "错峰吃行"首先体现在时间上。 飞猪日前发布的《2025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在拼假策略带动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旅游 预订节奏较去年提前约3.5天,截至目前,包括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线路游在内的假期出游商品 预订量均大幅超越去年,以及同为8天连休的前年。 综合过往数据,高德预测今年国庆假期,导航至全国所有景点的导航数量,平均会比平日增长4倍以 上,导航峰值将出现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高德建议,避开这两个高峰时间,景区体验更好。 相较平时,今年十一期间,外出导航就餐的次数会继续保持在平日的1.7倍以上。其中,午餐高峰预计 出现 ...
高德刘振飞:空间智能,就是让AI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经济网· 2025-09-25 10:06
9月25日云栖大会期间,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于2025高德技术峰会上致辞,系统阐述了高德全面 转向"空间智能"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他指出,空间智能将如云计算一样,成为360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基础设施。"空间智能,就是 让AI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刘振飞认为,如果说语言大模型赋予AI思考能力,那么空间智能则赋予AI理解和预测物理时空的 能力,推动AI从"对话工具"蜕变为"行动伙伴"。 基于此,高德明确了自身的生态定位:高德负责搞定'世界的复杂性',让合作伙伴可以专注自身的 创新。 刘振飞表示,高德二十余年积累的对人、车、路、店的动态认知,构成了AI时代最稀缺的"真实土 壤"。 "高德将这份能力沉淀为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空间智能,旨在让各行各业合作伙伴,无需再耗 费精力理解世界,而是直接专注于自身产品创新与发展。" 以下是刘振飞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合作伙伴和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高德的刘振飞,欢迎大家来到这个会场,非常荣幸能在又一年的云栖大会上与各位相 聚,共同探讨和学习关于AI的一切。也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高德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思考。 2025年对于高德来说,注定是 ...
高德刘振飞:空间智能将像云计算一样 成为360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08:20
9月25日云栖大会期间,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于2025高德技术峰会上致辞,系统阐述了高德全面转 向"空间智能"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他指出,空间智能将如云计算一样,成为360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基础设施。"空间智能,就是让AI 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高德地图董事长 刘振飞 刘振飞认为,如果说语言大模型赋予AI思考能力,那么空间智能则赋予AI理解和预测物理时空的能 力,推动AI从"对话工具"蜕变为"行动伙伴"。 基于此,高德明确了自身的生态定位:高德负责搞定"世界的复杂性",让合作伙伴可以专注自身的创 新。 刘振飞表示,高德二十余年积累的对人、车、路、店的动态认知,构成了AI时代最稀缺的"真实土壤"。 "高德将这份能力沉淀为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空间智能,旨在让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无需再耗费 精力理解世界,而是直接专注于自身产品创新与发展。" 这些新功能指向的,其实是高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面AI化,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为什么是空间智能?因为我们认为所有数字世界的智能,最终都要在物理世界里,找到它的存在意义。 如果说,语言模型让AI拥有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那么,空间智能就让它有了理解和预测物理时 ...
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用空间智能理解并预测真实世界复杂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13
公司战略转型 - 高德地图下一阶段全面转向空间智能 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 让AI具备理解和预测物理时空的能力[1][3] - 空间智能通过融合视觉 声音 定位等多模态信息构建物理世界三维几何结构 实现从被动感知到主动预判的升级[1][3] - 公司将二十多年积累的人 车 路 店动态认知转化为稳定可靠的底层能力 应用于实际业务[1][3] 产品表现与数据 - AI智能体小高老师单日调用量超过12亿次 活跃用户数超4亿[1][4] - 高德扫街榜实现每天超过15亿公里的生活服务导航总里程 发布一天后相关用户数超过4000万[2][4] - 红绿灯AI领航 全域车道级导航 卫星求救等新功能密集发布[2] 行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智能眼镜 汽车 机器人及低空飞行等领域企业已开始接入高德空间智能能力[2][4] - 公司定位为底层服务提供者 目标是将空间智能打造成类似云计算的社会化基础设施[2][4] - 通过降低各行业理解与连接物理世界的门槛 让空间智能成为360行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标配[2][4]
高德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9000亿次 卫星求救功能累计救助超百人
凤凰网· 2025-09-25 03:30
此外,高德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推出的卫星求救功能,自去年上线以来已累计救助超100人。在全 球化方面,高德世界地图目前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6种语言,境外打车服务覆盖30 国。 刘振飞指出,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正通过高德等平台服务全球用户,展现出"中国精度"的国际影 响力。 凤凰网科技讯 9月25日,昨日在湖南株洲举办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 飞透露,高德调用北斗卫星的日定位量已突破9000亿次,成为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规模最大的应用之 一。 刘振飞在题为"北斗指路 AI领航"的演讲中表示,高德已于今年8月全面转向"空间智能",从地图工具升 级为具备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能力的AI平台。同期发布的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中,AI助 手"小高老师"单日调用量已超12亿次,月活跃用户规模达4亿。 ...
高德地图刘振飞:北斗是空间智能的基石,未来的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3:04
9月24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网信办、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北斗 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召开。 峰会前夕,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专家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会议顺利举办,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 应邀参加,并受聘成为专家委员会成员。 刘振飞表示,"北斗已不只是中国的北斗,更是世界的北斗,现在,全球用户都能通过高德,体验到'中 国精度'。" 刘振飞表示,过去两年,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德也开始思考,北斗与AI可以产生怎样的化学反 应?最后得出的答案,是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是一种能够理解和预测真实世界复杂性的AI,也是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今年8月, 高德全面转向空间智能的同时,发布了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让AI从二维走向 三维,从对话工具走向行动伙伴。 高德地图2025中的AI助手"小高老师",可通过调用子智能体和工具,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最优出行方 案。上线一个月,"小高老师"的单日调用量突破12亿次,月活跃用户规模超过4亿。 刘振飞称,"以北斗为基石的空间智能,其实早已融入高德的各项产品"。例如,高德推出的交通视觉语 言大模型,在北斗的加持下,让每位用 ...
通义DeepResearch重磅开源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5:10
目前,通义DeepResearch的模型、框架和方案均已全面开源,用户可在Github、Hugging Face和魔搭社 区下载模型和代码。 模型训练 通义团队构建了一套以合成数据驱动、贯穿预训练与后训练的完整训练链路。模型能力基于一种多阶段 数据策略,旨在创建海量高质量的代理训练数据,而无需依赖昂贵的人工标注。 同时,该链路以Qwen3-30B-A3B模型为基座进行优化,为了确保训练的高效性与模型的鲁棒性,团队 创新性地设计了覆盖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RL算法验证与真实训练模块,并结合高效异步强化学习算 法及自动化数据策展(Data Curation)流程,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迭代速度和泛化能力。 在推理阶段,团队设计了ReAct和基于自研的IterResearch的Heavy两种模式,前者用于精准考察模型的 基础内在能力,后者则通过test-time scaling策略,充分挖掘并展现了模型所能达到的性能上限,即使在 长任务中,也能实现高质量的推理。 模型性能 在Humanity's Last Exam(HLE)、BrowseComp、BrowseComp-ZH、GAIA、xbench-DeepSearch、 ...
高盛:中国AI基础设施叙事重燃,企业级大模型Token消耗量暴涨,阿里是核心受益者
华尔街见闻· 2025-09-17 11:02
企业级AI应用需求爆发 - 中国AI基础设施投资叙事重燃 受企业级应用需求爆发驱动 [1][2] - 企业对大模型加速采用和计算需求持续强韧 推动全栈式云厂商增长机遇 [2]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达10.2万亿 2025年上半年环比激增363% [2][4] 阿里巴巴领先优势与估值提升 - 阿里巴巴凭借领先模型能力、47%中国公有云份额及多样化芯片供应处于有利地位 [3][7] - 高盛将阿里巴巴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3] - 阿里云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 2026财年Q2-Q4增长预期从28%-30%上调至30%-32% [3][7] 芯片策略与资本支出增长 - 中国云厂商自研推理芯片取得进展 多芯片策略降低对海外芯片供应的依赖 [3][6] - 中国云服务提供商2025年Q3资本支出预计同比增长39% 支撑AI云收入持续增长 [6] - 芯片供应多元化策略重塑中国AI云行业发展前景 [6][7] 模型提供商竞争格局 - 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DeepSeek成为企业选择通用大模型的前三大热门选项 [5] - 阿里巴巴渗透到2025年大多数部署生成式AI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 在该细分市场占据首位 [5] - API调用和Token使用量计费模式使拥有领先AI模型的大型云服务商处于最有利位置 [5] 技术进展与模型性能提升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Next新一代模型架构 性能为前代10倍而构建成本仅1/10 [8] - 百度文心X1.1模型在真实性、指令遵循和智能体能力方面显著提升 性能媲美GPT-5和Gemini 2.5 Pro [9] - 腾讯发布3D世界生成模型混元世界-航海家及高分辨率文生图模型HunyuanImage 2.1 [10] AI应用嵌入与多模态进展 - AI作为智能体嵌入主流应用 如美团AI助理"小美"支持语音点餐 阿里巴巴高德地图AI向导"小高老师"提供个性化服务 [11] - 中国模型在文生视频、文生图等多模态领域快速缩小与全球同行差距 [12] 商业变现现状 - 全球AI应用总年度经常性收入约300亿美元 中国AI应用ARR仅15亿美元 占全球份额5% [13]
高盛:中国AI基础设施叙事重燃,企业级大模型Token消耗量暴涨,阿里是核心受益者
硬AI· 2025-09-17 09:27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增长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0.2万亿 较2024年下半年激增363% [2][3][6] - 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和DeepSeek成为中国企业选择通用大模型时的前三大热门选项 [6] - 阿里巴巴已成功渗透到2025年大多数部署生成式AI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 并在此细分市场占据首位 [6] 阿里巴巴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阿里巴巴凭借领先的模型能力 47%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以及多样化的芯片供应 处于有利地位 [2][3][9] - 高盛将阿里巴巴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2][4] - 高盛将阿里云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 [4] AI基础设施投资与行业趋势 - 中国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同比增长39% [8] - 中国云厂商在自研推理芯片方面取得进展并采取多芯片策略 意味着中国AI云行业增长已不再仅仅依赖于海外芯片供应 [4] - 高盛将阿里云在2026财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的增长预期从28%-30%上调至30%-32% [9] 技术进展与模型能力提升 - 阿里巴巴发布新一代模型架构Qwen3-Next 性能是前代模型的10倍 构建成本仅为1/10 [11] - 阿里巴巴Qwen3-Next-80B-A3B模型运行速度比4月发布的32B模型快10倍 [11] - 百度文心X1.1在真实性 指令遵循和智能体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 性能已能与GPT-5和Gemini 2.5 Pro相媲美 [11] AI应用层发展与商业化现状 - AI开始作为智能体嵌入主流应用 如美团推出AI助理小美支持语音点餐 阿里巴巴高德地图推出AI原生向导小高老师 [13] - 在文生视频 文生图等多模态领域 中国模型正在快速缩小与全球同行的差距 [14] - 截至2025年8月 全球AI应用总年度经常性收入约为300亿美元 而中国AI应用的ARR仅为15亿美元 占全球份额的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