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针次抛精华

搜索文档
丸美生物(603983):25Q2市场投入加大,矩阵化运营构建多个大单品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7 12:07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对丸美股份(603983 CH)的具体投资评级 [1][7][12]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30.83%,25Q2营收9.23亿元,同比增长33.5% [2][8] - 25H1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5.21%,净利润率10.5%,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3][9] - 25Q2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23.1%,净利润率5.5%,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3][9] - 25H1毛利率74.6%,同比下降8个基点,25Q2毛利率73.28%,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8] - 拟现金分红1亿元,占25H1归母净利润的53.97% [3][9] 品牌表现 - 丸美品牌25H1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34.36%,占总营收70.72% [2][8] - 恋火品牌25H1营收5.16亿元,同比增长23.87%,占总营收29.22% [2][8]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25H1营收15.71亿元,同比增长37.85%,线上收入占比28.87% [2][8] - 线下渠道25H1营收1.97亿元,同比下降7.07% [2][8] 费用结构 - 25H1销售费用10.0亿元,同比增长39.31%,销售费用率5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 [3][9] - 25Q2销售费用率60.5%,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主要因加大种草和投放力度 [3][9] - 25H1管理费用0.5亿元,管理费用率2.9%,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9] - 25H1研发费用0.4亿元,同比增长13.53%,研发费用率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9] 产品矩阵表现 - 小红笔眼霜25H1销售同比增长150%,营销费用占比下降14%,天猫市占率4.2% [4][10] - 小金针次抛精华上半年销量双位数增长,抖音抗老精华榜单第四 [4][10] - 小金针胶原面霜GMV突破亿元,小金针超级面膜抖音触达人群峰值7420万 [4][10] 运营效率 - 供应链交付周期从90天缩短至37天 [4][10] - 自播业务Q1同比增长60%,Q2同比增长10%,自播渗透率82% [5][11][13] - 25H1达播与自播占比58%/42%,预计2025年底达到55%/45% [5][11][13] 线下创新举措 - 95%以上百货网点开展皮肤护理项目,转化率25%,贡献18%销售额 [5][13] - 25H1开展1.3万场护肤沙龙,平均客单价1000元 [5][13] - 举办近100场一日店长活动,单场成交额达50万元 [5][13]
丸美加入重组胶原蛋白“战局”
新浪财经· 2025-07-30 14:5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在珠海国际健康港园区投建Ⅲ类医疗器械中试基地 聚焦医美领域重组胶原蛋白研发和产业化[1] - 公司名称从"丸美股份"变更为"丸美生物" 并投资医用生物材料公司 体现向生物科技公司升级的战略方向[1] - 公司制定十年科研规划 计划投入超10亿元用于重组胶原蛋白研究 目标包括2026年取得注射用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2028年突破人工角膜和骨骼技术 2032年推进超级器官3D打印应用[4] 研发投入与行业对比 - 2023年研发费用6229万元 2024年增至7354万元 但研发费用率从2.80%下降至2.48%[5] - 研发人员数量2024年为94人 低于2019年的106人[5] - 对比同行企业:巨子生物2024年研发费用1.06亿元(186人) 锦波生物7121万元(212人)[5] 业绩表现与增长驱动 - 营收从2018-2022年15-18亿元区间突破至2023年22.26亿元(同比增长28.52%)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7] - 主品牌丸美2024年营收20.55亿元 较2022年13.98亿元增长显著 PL恋火品牌2024年营收9.05亿元 较2022年2.86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8]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2021年起发力直播电商 2022年实施SKU精减策略 成功打造小红笔眼霜和小金针次抛精华两款亿元级爆品[7] 成本结构与盈利变化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0年54%大幅提升至2024年86%[9] - 销售费用率从2020年32.33%攀升至2024年55.04% 净利率从26.56%下降至11.52%[9] 行业环境与竞争挑战 - 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处于发展初期 技术科研和成分应用尚未成熟[3][10] - 国内市场存在流量营销竞争激烈和成分概念周期性更迭的风险[9][10] - 企业需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并建立科技竞争力以应对行业不确定性[3][4]
丸美生物(603983):连续9个季度营收高质量快增
华泰证券· 2025-04-30 08: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50.40元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连续9个季度营收双位数快增,净利率均在9%以上,毛利率中枢明显抬升,主品牌小红笔眼霜及小金针系列势能强劲,线上线下协同增长,虽销售费用率提升但仍处快速增长期,对比一线品牌规模发展空间大,近期上新新品表现亮眼,维持增持评级并上调目标价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盈利情况 - 24年公司营收29.70亿/yoy+33.44%,归母净利3.42亿/yoy+31.69%;25Q1公司营收8.47亿/yoy+28.01%,归母净利1.35亿/yoy+22.07% [1] - 23Q1 - 25Q1连续9个季度营收双位数快增,净利率均超9%,24年毛利率73.7%/yoy+3.01pct,25Q1升至76.05% [1] 品牌与产品表现 - 24年丸美营收20.55亿元/yoy+31.69%,小红笔眼霜迭代至3.0,全年线上GMV5.33亿/yoy+146%;小金针次抛精华迭代至2.0,全年线上GMV3.5亿/yoy96%;胶原小金针面霜24年9月上市首月突破千万GMV [2] - 24年按品类,眼部/护肤/洁肤类营收分别6.89/11.25/2.41亿元,yoy+61%/+22%/+9%,毛利率均有提升 [2] - 24年PL恋火营收9.05亿元/yoy+40.72%,“看不见”、“蹭不掉”两大系列中6款粉底类单品年GMV过亿 [2] 销售渠道与费用情况 - 24年公司线上收入25.41亿元/yoy+35.77%/占比85.61%,线下渠道收入4.27亿元/yoy+20.79%/占比14.39% [3] - 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55.0%/yoy+1.19pct,管理费用率3.7%/yoy - 1.24pct,研发费用率2.5%/yoy+0.32pct;25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2.2%/yoy+1.88pct,2.9%/yoy - 0.25pct,1.9%/yoy+0.58pc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高25 - 26销售费率,下调25 - 26年利润预测并引入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48/5.85/7.58亿元(25 - 26前值5.10/6.69亿元,分别 - 12.2%/- 12.5%),对应EPS为1.12/1.46/1.89元 [4] - 参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测25年PE36倍,给予公司25年45倍PE,上调目标价至50.40元(前值34.29元,对应25年27倍PE) [4]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226|2,970|3,873|4,999|6,378| |+/-%|28.52|33.44|30.41|29.06|27.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59.42|341.63|447.98|585.40|757.63| |+/-%|48.93|31.69|31.13|30.68|29.4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65|0.85|1.12|1.46|1.89| |ROE(%)|8.12|9.93|12.23|14.55|16.31| |PE(倍)|67.40|51.18|39.03|29.87|23.08| |PB(倍)|5.22|5.17|4.82|4.32|3.79| |EV EBITDA(倍)|48.69|40.22|28.80|21.54|16.24|[6] 基本数据 - 目标价50.40元,收盘价(截至4月29日)43.60元,市值17,484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83.98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20.56 - 43.60元,BVPS8.77元 [8] 可比公司估值表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总市值(亿元)|市盈率PE(TTM)|预测PE2025|预测PE2026|预测PE2027| | --- | --- | --- | --- | --- | --- | --- | |603605 CH|珀莱雅|368.03|22.45|19.95|17.06|14.95| |688363 CH|华熙生物|233.08|710.76|44.35|34.61|29.18| |600315 CH|上海家化|161.67|-18.54|43.65|33.95|29.96| |平均值|254.26|238.23|35.98|28.54|24.69|[17] 盈利预测相关报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的财务指标,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