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GPT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网络安全发展新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9-22 21:58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安全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管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 设,网络安全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实现市场稳定增长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量子通信、6G、卫星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加快演进,网络安全的底层逻辑和产业 边界正重新被定义。同时,治理体系不断向规模化、精细化、实效化发展,有效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推动工业安全防护理念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和智能防护体系转 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姚相振介绍,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业态兴起, 催生出高可靠无线通信加密、在轨资产安全防护等网络安全新需求。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数据,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2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国际 数据公司IDC预测,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12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78亿美元,5年年 均复合增长率为9.7%。 李雪莹建议,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突破技术壁垒,提升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国际知名度;主导国 内优势技术方案成为 ...
从上海到世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见证中国AI刻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7-27 21:07
产业格局 - 上海形成"一东一西、一软一硬"的AI产业格局,徐汇"模速空间"聚焦模型生态集聚500余家AI企业,浦东"模力社区"专注具身智能和垂类应用集聚近200家AI企业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聚全球1200余位顶尖专家和百余款首发新品,展现中国在全球智能浪潮中的雄心 [1] 技术应用 - 智能体(Agent)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2025年被视为"智能体创新应用元年" [2] - 阶跃星辰联合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展示下一代智能座舱Agent OS,具备多模态融合交互和端云一体记忆能力 [2] - MiniMax Agent展示全栈开发功能,包括编程能力和多模态能力,并展示重塑广告业生态的突破性成果 [3] - 具身智能技术取得进展,中国人形机器人以不到国际顶级产品1/100的成本实现相当性能水平 [3] 产业生态 - 上海市2024年一季度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180亿元,同比增长29% [6] - 上海推动大模型企业与场景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快速落地技术并申办业务资质 [6] - 阶跃星辰和MiniMax等企业将多款大模型开源,上海积极构建全链开源生态并引进阿里魔搭等开源社区 [6] - 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1/3,高校加快AI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7] 发展目标 - 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 [7] - 目标形成50个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和一批赋能中心 [7] 治理体系 -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搭建跨国界治理桥梁 [4] -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启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与规范制定 [5] - 上海持续优化治理体系,修订《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推动成立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委员会 [5] - 深信服安全GPT大模型通过双备案并落地400多家行业用户,中国电信首发智云上海服务AI算力需求 [5]
《中国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发布 展现AI 国际合作多元成果
新华财经· 2025-07-26 04:58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案例集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中国智·惠世界(2025)》中英双语案例集 [1] - 案例集展示了中国AI在全球合作中的智慧共享和合作共赢成果 [1] - 案例集通过具体项目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各国共同成长的实践 [5] 人工智能全球影响 -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4] -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焦点 [4] - 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全球经济和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理念 - 中国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理念 [5] - 推动全球AI技术在交流中进步、在合作中深化交融 [5] - 中国AI技术正跨越国界,以多元场景应用惠及全球 [5] 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项目 - 7小时生死线大语言模型实现与灾民无障碍沟通 [5] - AI教育技术跨越国界促进文化传承 [5] - 智能养殖技术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5] - 医疗智能影像分析提升患者诊疗体验 [5] - 光视联动平台为铁路安全提供保障 [5] - "愚公YUKON"算法实现矿山"零伤亡、高效率、低排放" [5] - 光明电力大模型提升电网巡检质效 [5] - "飞轮"技术打破语言壁垒实现跨地区交流 [5] - 开源大模型推动AI技术普惠化 [5] - 安全GPT大模型重塑网络安全范式 [5] - "45°平衡律"促进AI安全与性能平衡 [5] - AI与文化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文化传播 [5] 未来合作方向 - 中国愿与各国在基础设施、医疗健康、气候变化、公共安全等领域深化AI应用合作 [6] - 通过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破解全球性难题 [6] -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