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头孢拉定胶囊
icon
搜索文档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这家合资企业股权 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出售成熟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9-16 17:17
公司资产出售 -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持有的60%股权 该工厂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最早成立于1982年 [1] - 出售前股权结构为百时美施贵宝持股60% 上海医药集团持股30% 国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 [1] - 出售SASS工厂体现公司生产战略 通过外部合作平衡内部资源 深化区域战略布局 确保药物长期稳定供应 [1] - SASS工厂主要经营成熟产品 包括头孢拉定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氨酚伪麻美芬片 恩替卡韦片等 [2] 行业趋势 - 跨国药企在华优化资产布局趋势显著 优时比2024年8月以6.8亿美元向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出售中国成熟产品业务及珠海生产基地 [2] - 自2019年以来礼来 葛兰素史克 武田 辉瑞等跨国药企均进行过以成熟产品为主的资产剥离 [2] - 2018年后中国集采政策压缩过期专利药利润 跨国药企难以依赖成熟产品获得高额回报 [2] - 中国政策导向转向创新药 在研发 审批环节给予优惠支持 医保目录持续向创新药倾斜 [2] 公司战略调整 - 百时美施贵宝实施"中国2030战略" 目标2025年前引进近30款创新产品或适应证 2026-2030年加速引入全球创新成果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在肿瘤学 血液学及免疫学等核心治疗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3] - 2024年11月引入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 为心血管领域首个创新药物 [3] - 2024年12月重新获得RayzeBio管线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用于GPC3靶点肝细胞癌治疗 [3] 产品市场表现 - 百时美施贵宝PD-1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 为首个进入中国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4] - O药虽具全球先发优势和丰富适应证 但在中国未形成规模优势 因未进入医保导致患者治疗费用高昂 [4] - 公司正推动O药进入2025年医保目录 该药已通过形式审查 后续需经过专家评审和价格协商等环节 [5]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这家合资企业股权,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出售成熟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9-15 14:54
公司资产出售 -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其在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持有的60%股权 该合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成立于1982年 [1] - 出售前股权结构为百时美施贵宝持股60% 上海医药集团持股30% 国药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 [1] -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是生产战略的一部分 旨在通过外部合作平衡内部资源 深化区域战略布局 确保药物长期稳定供应中国及全球患者 [1] 行业趋势 - 跨国药企在华优化资产布局成为趋势 2024年8月优时比以6.8亿美元(约49.26亿人民币)向康桥资本与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出售中国成熟产品业务及珠海生产基地 [3] - 自2019年以来礼来 葛兰素史克 武田 辉瑞等跨国药企均进行过以成熟产品为主的资产剥离 [3] - SASS工厂主要经营成熟产品包括头孢拉定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氨酚伪麻美芬片 恩替卡韦片等 [3] 政策环境影响 - 2018年以来中国集采政策大幅压缩过期专利原研药利润 跨国药企难以通过销售这些产品获得高额回报 [3] - 中国政府出台系列创新药支持政策 在研发 审批环节给予优惠 医保目录向创新药倾斜 [3] 公司战略调整 - 百时美施贵宝实施"中国2030战略" 目标2025年前引进近30款创新产品或适应证 2026-2030年加速引入全球创新成果 致力于在肿瘤学 血液学及免疫学领域成为创新领导者 [4] - 2024年11月在中国引入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 是心血管领域首个创新药物 [4] - 2024年12月重新获得RayzeBio管线产品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用于GPC3靶点肝细胞癌治疗 [4] 产品市场表现 - 百时美施贵宝PD-1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 是全球首个在中国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5] - O药因未进入医保导致患者治疗费用高昂 在中国市场未能形成规模优势 [5] - 公司正推动O药进入2025年医保目录 该药已通过形式审查 后续需经过专家评审和价格谈判环节 [5]
鲁抗医药: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7-07 16:1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2,144.19万元、614,672.14万元和623,309.02万元,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1]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3,801.31万元增长至2024年39,461.57万元,销售净利率从2.55%提升至6.55% [1] - 2024年销售净利率显著提升主要源于南厂区土地收储事项产生15,342.47万元资产处置收益 [12][13]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分析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22.19%提升至2023年24.65%,2024年小幅回落至23.96% [3] - 人用药制剂毛利率从2022年33.68%持续提升至2024年41.46%,主要受益于降糖类、男科类等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5][6] - 原料药毛利率呈现V型波动,2023年降至5.46%后2024年回升至8.53%,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显著 [7][9] - 兽用药毛利率从2022年15.66%波动至2024年13.23%,与生猪价格周期高度相关 [10] 销售费用与推广策略 - 销售费用率稳定在8.45%-9.40%,显著低于行业均值17.87%-20.77% [22][23] - 推广宣传费从2022年25,301.13万元增至2024年33,921.26万元,主要投向市场调研(占比45.13%)和渠道建设(20.38%) [30][31] - 人用药推广费用占比从80.38%提升至95.94%,与新上市产品收入占比从2.52%提升至14.49%相匹配 [34][35] 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 - 存货周转率稳定在3.09-3.15次,接近行业均值3.25-3.40次 [45]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2022年3.29%提升至2024年4.48%,高于行业均值3.04% [48] - 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例从15.87%增至18.39%,主要客户信用政策保持稳定 [49][51] 海外业务发展 - 外销收入从2022年76,710.60万元增长至2024年104,083.75万元,占比提升 [1][19] - 主要出口英国(14.82%)、荷兰(6.95%)等市场,贸易政策稳定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19] - 报关数据与境外收入差异率低于0.07%,出口退税匹配性良好 [15][16]
鲁抗医药: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6-20 11:15
发行方案 - 本次发行已通过公司2024年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及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获得控股股东华鲁集团批复,尚需上交所审核及中国证监会注册[1] - 发行对象包括华鲁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投资者,华鲁集团拟认购23.81%的发行股份(不超过64,201,417股),其他投资者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2][3]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最终价格将根据市场询价确定,华鲁集团承诺接受市场竞价结果[4][5] - 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不超过269,600,889股),华鲁集团认购部分不参与市场竞价[6]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用于高端制剂智能制造车间建设、生物农药基地建设等项目[7] - 募投项目涉及3款I类创新药研发,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及不可预测风险[10] - 部分拟投产品种尚未取得上市许可批件,存在注册延迟或失败风险[11]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扩充人用制剂和生物农药产能,但面临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的产能消化风险[9] 行业与竞争 - 全球化学药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9,248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11,04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2016年达8,012亿元,受疫情影响波动后2023年恢复增长[19][20] -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心血管药物市场规模2022年达1,800亿元,糖尿病药物市场未来将稳步增长[21][22] - 抗生素市场受"限抗令"影响但仍保持稳定,中国市场规模从2016年1,450亿元增长至2023年2,080亿元[22] - 公司是国内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完整产品链,2024年16个品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位列医药工业企业百强第48位[24][25] 财务与经营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61.64亿元,其中人用制剂占比39.51%,兽用药占比40.16%[34] - 采购实行"三分离"原则,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流程,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37][38] - 销售模式包括配送模式(医院终端)和传统经销模式(药店、诊所等),原料药以直销为主[40][41]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拥有1,013名技术人员(占比15.86%),开展创新药、仿制药等多类型研发[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