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游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消费“不打烊” 燃旺“夜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9-02 01:3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夜间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额60% [1] - 大型商场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50% [1] - 夜经济相关企业现存量超165万家 主要分布在广东 山东 四川 云南 江苏 [1] - 2025年7月"夜游"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增长约100% [1] 区域表现 - 广东夜间堂食订单量居全国首位 7月以来同比增长超21% [4] - 云南1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上半年接待游客1.07亿人次 同比增长10.2% [6] - 云南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实现营收181.02亿元 同比增长8.3% [6] 业态创新 - 广州增城乡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开放夜间游览 打造夜采特色场景 [2] - 产业园通过水果科普体验营 营地烟火表演 爬宠馆亲子营等文旅活动实现农业+生态+文旅融合模式 [2] - 云南开展夜游 夜娱 夜购 夜宴 夜健 夜赛等多元业态联动 [4] - 阿尼么村融合侠客小吃街 牛棚咖啡等特色创业实体推动乡村夜间经济发展 [4] 文化赋能 - 河北涿州腾飞大街夜市融合美食 非遗展示 儿童娱乐 演艺演出及文化节 相亲节活动 [7] - 非遗花丝镶嵌技艺通过夜市展示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7] - 湖南资兴东江湖文化集市设立30多个展区 融合非遗表演 文物鉴赏 摄影展览 农耕体验 美食购物 [9] - 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 直接带动消费逾180万元 [9]
曾经日落而息 如今彻夜狂欢!我国夜经济正在崛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2:35
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消费涵盖餐饮、购物、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1] - 2023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近2万亿元[1] - 2024年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举办约3.9万场次活动[1] - 夜游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增长100%,周末出现搜索高峰[8] 区域夜间经济表现 - 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暑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近4万人次[2] - 广西南宁埌西夜市改造后入驻180多家商户,上半年重点监测街区营业额同比增长12.65%[3] - 福建泉州7月接待游客超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4] - 江苏苏州金鸡湖上半年演出吸引超40万人次[5] - 海南海口自在湾夜游项目首周营收突破百万元[5] - 重庆暑期夜间消费占比超60%[6] - 长沙五一商圈7月夜间客流超805万人次[6] - 上海6月以来夜间消费总额超880亿元[9] 夜间业态创新 - 上海西岸梦中心将工业遗存改造为艺术中心、美术馆和剧场[8] - 静安大悦城打造"餐饮+摩天轮+演出"的露台经济复合业态,营业至凌晨2点[9] - 豫园首次开放夜游,采用动态投影和互动装置展现24景[10][11] - 上海博物馆推出24小时不闭馆模式,深夜场半价票售罄[14] - 重庆开展5000架无人机常态化灯光秀表演[17] - 上海推出首条15.2公里夜公交专线串联五大热门地标[15] - 浦东美术馆推出艺术主题游船,上海中心大厦推出高空沉浸式光影展[15]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上海商务委推出10项举措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包括外摆经济、特色市集和夜间演艺活动[15] - 上海博物馆24小时开放茶室休息区[14] - 上海商圈延长营业时间、优化停车方案及配套夜间通道[9] - 上海中心大厦延长营业时间接待境外游客[16] 消费群体特征 - 夜游人群30岁以下用户占比最高[15] - 18时至22时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15] - 上海博物馆观众70%以上来自外地,主要群体为年轻人[14] - 境外游客因免签政策显著增加[16] 文化融合与科技应用 - 泉州将百年骑楼与传统木偶戏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呈现[4] - 豫园携手国漫IP打造"夏日奇幻夜"活动[11] - 无人机表演通过电子指令控制5000架无人机进行三维动画表演[17] - 采用数字艺术光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15]
曾经日落而息,如今彻夜狂欢!我国夜经济正在崛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1:43
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消费涵盖餐饮、购物、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 [1] - 去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近2万亿元 [1] - 今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7月至8月)各地举办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1] 地区夜间经济表现 - 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暑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近4万人次 [3] - 广西南宁埌西夜市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后焕新开放,180多家商户有序经营 [6] - 广西20条重点监测街区(夜市)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12.65% [6] - 福建泉州7月份推出非遗快闪等多项夜间活动,接待游客超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 [9] - 江苏苏州金鸡湖畔各类演出今年上半年吸引超40万人次 [11] - 海南海口自在湾夜游巴士、街头巡游等多元业态首周营收突破百万元 [13] - 重庆暑期夜间消费占比超过60% [15] - 湖南长沙五一商圈7月份夜间累计客流超过805万人次 [17] 上海夜间经济创新 - 上海今年6月以来夜间消费总额超880亿元 [28] - 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一,2024年夜间活跃出行人次403万次,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的面积,上映夜场电影26.49万场,夜间公交活跃范围1975平方公里 [29] - 上海西岸梦中心由工业遗存改造为运动、艺术与市集等多重业态的夜间消费新地标 [22] - 静安大悦城"夜食天台"营业至凌晨2点,打造"餐饮+摩天轮+现场演出"的露台经济复合业态 [26] - 豫园花园首次开放夜游,设24景,通过动态投影、装置互动等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31][37] - 上海博物馆埃及展开启7x24小时不闭馆模式,788件文物中95%以上首次来到亚洲 [39][41] - 上海推出首条夜上海公交专线,全长15.2公里,串联五大热门地标 [48] - 上海中心大厦首次推出沉浸式光影大展,延长营业时间吸引境内外游客 [50][54] 业态创新与职业发展 -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核心区域启动常态化无人机灯光秀展演,每周六5000架无人机进行表演 [56][58] - 无人机表演核心保障团队仅4人,负责飞行场地勘测和无人机精确运动控制 [63] -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姚利军从事该工作近五年,见证行业技术水平迭代发展 [65]
消费场景持续上新 夜间“黄金4小时”创造暑期经济新增量
新华社· 2025-08-14 03:36
夜间经济发展规模 - 国内夜经济相关企业现存量超165万家 今年已注册16.86万家相关企业[1] - 夜经济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云南、江苏等地[1] 夜间消费市场表现 - 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上月均增长100%左右[1] - 关键词"景区夜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近230%[1] - 18时至22时成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1] 夜间旅游产品供给 - 中国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从2020年23%提升至2024年63%[1] - 近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出节事演出、室内休闲、户外娱乐等夜游产品[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全国多地推出支持夜间经济政策措施 推动夜间餐饮、文化娱乐等业态发展[1] - 多方正着力提升高品质夜间产品供给 扩展夜经济空间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1]
漂流、戏水、探索、夜游……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夏日经济”动能强劲
央视网· 2025-07-21 12:59
暑期旅游旺季推动文旅消费增长 - 安徽池州市多个景区推出漂流、戏水等亲水特色旅游项目 吸引大量游客[1] - 青阳县漂流景区全程3.3公里 因落差大水量足风景美 每日吸引上千名游客[3] - 石台县牯牛降景区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 亲子游及年轻群体占比超70%[5] - 贵池区九华天池景区每日上千名游客体验漂流项目[5] 多元旅游场景创新提升游客体验 - 湖南张家界推出户外探索与沉浸式夜游等多样化旅游形式[6] - 七星山高山营地开展荒野求生、丛林穿越等原生态旅游挑战活动[6] - 天门山景区夜游项目通过智能光影打造视觉盛宴 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达2万人[8] -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每周举办四场星空演唱会并引入夜间集市[9] 夜间经济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 -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启用1000多套特色灯光设备 融入古诗词、骆驼等文化元素[13] - 景区入口设置古风文创集市 邀请26位手工艺创作者结合非遗技艺与敦煌文化[13] - 无人机表演在夜空中变换造型 增强夜间活动吸引力[11] - 游客参与沙山合唱及灯光夜市活动 提升暑期旅游体验满意度[9][11]
出圈的文旅标语,做对了啥?(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7-03 00:31
文旅标语营销策略 - 河北文旅标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通过短视频平台实现跨区域传播,引发网友自发推广家乡景点[1] - 该标语精准定位年轻人短途游需求,契合"五一"和端午假期周边游、自驾游的市场趋势[2] - 其他省份文旅标语如云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山东"好客山东"等均体现差异化定位策略[2] 文旅产品创新 - 山东曲阜通过夜游项目、科技游项目及增设外币服务,一季度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2.8%[2] - 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改造整合景观、餐饮、文化体验,正定古城强化古建保护与风貌恢复[3] 市场供需匹配 - 当前文旅市场呈现从"特种兵式旅游"向周末"松弛感"短途游的消费转变[2] - 行业通过创新业态(如冰雪旅游、文化体验游)和服务优化(如支付便利化)响应需求升级[2][3] 品牌传播效果 - 网友UGC内容(如"开盲盒"式旅游评价)有效放大官方标语传播效果[1][2] - 短视频平台成为文旅品牌跨区域传播的核心渠道,带动线下客流转化[1][3]
2025“知音湖北 缤纷夏日”文旅消费季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6-25 04:55
活动概述 - 2025"知音湖北 缤纷夏日"文旅消费季暨"清凉一夏"系列活动在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启动,湖北正式开启夏日文旅狂欢 [1] - 活动由多部门联合全省17个市州文旅单位、重点企业构建"省市州贯通、政企商联动"格局,以"政企联动、文旅融合、惠民利企"激活夏季文旅市场 [3] 活动内容与规模 - 主会场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同步开启"嗨夏"嘉年华,通过"嵌入式"营销融合企业活动与文旅消费,打造多元消费体验 [3] - 暑期将推出30余项特色活动,预计迎客超50万人次 [3] - 发布"2025湖北十大避暑目的地"与"十大漂流目的地",形成"山水清凉矩阵" [3] - 活动现场展示民乐、合唱、原创歌曲等表演,以及嬉水亲子、冰雪、夜游、研学等夏季文旅产品 [5] 促销与政策支持 - 湖北省文旅厅将举办近10场线下主题、100余场文化旅游活动,投入亿元"引客入鄂" [5] - 140多家景区对中高考毕业生优惠,湖北文旅集团旗下景区、酒店释放5000万元礼包 [5] - 7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推出"票根经济" [5] 市场预期与资源整合 - 活动预计实现全省文旅消费同比增长20%以上 [7] - 多部门整合文旅资源,开通旅游专线、推出购物节与体育赛事,提供一站式服务 [7] - 武汉高考毕业生张同学期待前往神农架避暑,法国留学生Lucas对武当山武术文化充满兴趣 [7]
端午小长假出行市场稳步增长 短途休闲游占据主导地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6-02 13:54
国内旅游趋势 - 2025年端午假期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为64%,热门目的地依次为杭州、南京、上海、苏州、广州、北京、天津、济南、成都、湖州 [1] -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位为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杭州、广州、重庆、天津、深圳、青岛 [1] - 广州、成都、重庆等热门旅行地的酒店均价较"五一"假期可省超过30%,较暑期有两成左右的优惠 [1] - 游客短途休闲游需求旺盛,周边游出游人次占比接近50%,主导端午假期旅游消费 [1] - 上海、北京、广州、三亚、南京、成都、杭州、重庆、苏州、西安等是端午假期境内游用户的热门之选 [1] 出入境旅游趋势 - 端午节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前五依次为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均在3小时航行圈内 [2] - 巴厘岛、冲绳、济州岛、马尔代夫等海岛目的地涨幅明显,其中冲绳、巴厘岛机票订单分别增长81%、52% [2] - 入境游主要客源国/地区集中在3小时航行圈内,分别为中国香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2] - 今年端午节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九成,热门入境游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杭州、青岛、西安、昆明 [2] - 入境游景区门票GMV同比去年增长超1.5倍,热门景区中自然风光类景区占四席:九寨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黄龙风景名胜区 [2] 文旅融合消费 - 夜游、文旅演艺、节庆活动等新型消费形态加速成长 [2]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成为端午假期火爆文旅IP,赛事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3] - 南京、常州、镇江、盐城等地结合赛事推出"门票+餐饮""门票+景区"等"文旅大礼包",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景区等"文体旅"融合消费快速增长 [3]
夜游、露营、票根、美食季!平顶山多措激活夏日经济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5-21 12:51
夏日经济四大抓手 - 平顶山通过夜经济、露营经济、票根经济、东坡美食文化季四大举措激活夏日消费市场,推动商文旅融合[1] - 公司明确将夏日经济作为当前主要发展任务,制定具体促进措施及首届东坡美食文化季活动方案[3] 夜经济 - 重点打造滨水休闲型、美食体验型、商圈购物型、文旅沉浸型、体育娱乐型五种夜间消费场景[4] - 出台14条措施支持夜经济,包括编制夜经济地图、开辟地摊创业园地、开放公园绿地植入消费元素、提供税收优惠等[4] - 拥有8个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如和平路步行街、西苑夜市等[3] 露营经济 - 依托山水资源优势,现有10余个露营地包括舞钢祥龙谷自驾车露营地、鲁山天龙池帐篷露营地等[3] - 制定措施改造提升露营基地,引入装备制造企业,举办主题活动展演,完善功能分区及基础设施[6] 票根经济 - 推出"票根+文旅/食宿/休闲/文创/观影"五大措施,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7] - 43家A级景区、30家影院、7家星级酒店、6家等级民宿签订协议互认票根优惠[7] 东坡美食文化季 - 首届活动于5月31日启幕,包含主题活动和全域商文旅融合两大板块[8] - 主题活动聚焦端午节假期,全域活动持续至2025年8月31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