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图迈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概念追踪|三部门开展高端医疗装备推广申报 国产器械板块复苏明确(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0:33
行业政策与申报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开展2025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申报工作 旨在推进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 [1] - 项目将遴选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水平全国前列的项目 重点开展5类重点产品和4类典型场景的推广应用 [1]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内地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收入同比下降3.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5% [1]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下降5.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3%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5% [1] - 在129家上市医疗器械公司中 约53%的公司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增速超20%占比16% 增速0-20%区间占比37% [1] 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行业经历疫情及集采政策扰动后 收入及利润水平有望触底反弹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行业将步入新发展阶段 在政策环境改善和外部市场开拓驱动下复苏态势明确 [2] - 建议关注国产替代与出海拓展两大主线 短期关注低估值标的 长期配置创新驱动高增长赛道 [2] 重点公司动态 - 微创机器人-B(02252) - 图迈上半年海外装机16台 新增订单超30台 预计全年装机台数可达45台 [3] - 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58% 超过国内收入 未来3-5年业务增长或更多由海外市场拉动 [3] 重点公司动态 - 鹰瞳科技-B(02251)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公司 积极研发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阻塞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领域产品 [3] - 持续投入AGI技术研发 拥有研发人员114人 2023年研发费用1.12亿元 [3] - 战略布局AGI在辅助问诊、疾病检测及个性化医疗建议中的应用 [3] 重点公司动态 - 心玮医疗-B(06609) - 2025年中期扭亏为盈 实现净利润5094万元人民币 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 [4] - 拥有三大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线 覆盖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通路领域 [4] - 国产首款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上市 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完整动脉瘤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 [4] - 血管内介入式脑机接口预计明年底开启临床试验 [4]
微创机器人-B再涨超10% 机器人行业再迎热度 公司商业化进程稳健推进
智通财经· 2025-09-03 02:44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6亿元 同比增长77% 净亏损大幅收窄59% [1] - 海外销售快速扩张带动业绩增长 管理层维持全年营收同比增85%指引 [1] - 海外市场预计售出40至50台"图迈"设备 国内设备销售复苏及耗材销售加速 [1] - 海外销售贡献总营收比例提升至55% 高于4月指引的50% [1] - 2025财年净亏损预计同比收窄逾40% 主要因营收增长与有效成本控制 [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9.12% 报27.28港元 成交额达3.69亿港元 [1] - 近期累计涨幅超10% 受花旗研报积极评价推动 [1] 行业动态与催化因素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公司约80%企业价值将取决于Optimus机器人项目发展 [1] - Optimus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大规模应用 成为特斯拉核心业务之一 [1] - 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 将披露运营数据 [1]
手术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医疗保健行业研究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国产手术机器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元证券· 2025-05-23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手术机器人逐步成熟,多种类型机器人争相涌现,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中国超100亿元且高速增长 [4] - 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中国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渗透率低,未来提升空间大,国产产品价格优势显著 [4] - 直觉外科公司以达芬奇手术系统为核心,全球化布局,“系统 + 耗材 + 服务” 商业模式带动业绩增长,市值超1700亿美元 [4] 各目录总结 手术机器人概述 - 手术机器人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医疗机器人,由手术控制台、配备机械臂的手术车和视像系统组成,多由外科医生控制 [7] - 手术机器人发展超40年,1985年最早出现,2010年后进入快车道,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可解决传统手术问题,减少医护人员辐射暴露 [11][15] - 按临床医学应用和操控方式不同,手术机器人可分为多种类型,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率先发展 [18] - 2024年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中国超100亿元且高速增长,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快速获批,国产品牌占比81.7% [20][23] 手术机器人逐步成熟,多种类型机器人争相涌现 -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以腔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主,二者合计占约74%份额,口腔手术机器人增长较快,介入和穿刺手术机器人占比持续提升 [31] -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最大细分市场,主要用于软组织手术,全球市场规模不断增长,预计2030年达286亿美元,在中国临床应用有较大发展空间,获批产品快速增加 [38][39][43] -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我国快速发展,2023年销售额约5.74亿元,预计2028年达21.30亿元,赛道竞争激烈 [51][52] - 直觉医疗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Ion率先在我国获批,血管介入机器人渗透率低,微创机器人的R - ONE已上市,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应用早,上市产品多 [57][62][66] 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 - 中国腔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渗透率低,2020年不到1%,预计2026年接近3%,远低于美国,未来提升空间大 [73][74] - 国产手术机器人市占率持续提升,2023年为32.61%,2024年达48.89%,价格优势显著,最低仅为进口产品的50% [80] - 国内手术机器人以集成组装为主,零部件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和减速器未来有较大进口取代空间 [81][86] - 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走 “耗材 + 设备 + 服务” 模式,耗材占比有望提升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87] - 前期一级投资为手术机器人研发奠定基础,目前进入成果兑现阶段,获批数量快速增长 [91]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配置证管制放松,医保有望逐步覆盖,推动装机量和渗透率提升 [94][98] 他山之石:直觉外科公司复盘 - 直觉外科成立于1999年,以达芬奇手术系统为核心,完成全球化布局,系统不断升级迭代,非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有进展 [103] - 公司收入利润复合增速超20%,2024年全年收入83.5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23.23亿美元 [104] - 公司 “系统 + 耗材 + 服务” 商业模式奠定业绩基础,耗材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上市后股价涨幅超200倍,市值超1700亿美元 [106][112] 重点公司 - 天智航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天玑覆盖多适应证,临床应用广,收入平稳增长,利润仍亏损,未来有望扭亏为盈 [115] - 微创机器人 - B是手术机器人头部企业,产品布局全面,收入快速增长,亏损持续收窄,未来收入和利润有望改善 [120][123]
宣布折让13.8%配股+控股股东减持,微创机器人-B(02252)为何“流血式融资”?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1:16
公司融资与股价表现 - 微创机器人宣布配售2513.65万股新H股,每股作价15.5港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13.79%,净筹约3.82亿港元 [1] - 控股股东上海默化人工智能科技以相同价格出售3016万股,金额约4.68亿港元,持股比例从48.08%降至43.98%,总股本稀释约2.44% [1] - 受配售消息影响,股价连续两日下跌8.12%和4.84%,当前股价报15.72港元,总市值158.17亿港元 [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45.95%,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销售强劲 [4] - 图迈保持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R-ONE获批上市后实现商业化突破,全球订单累计突破百台 [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7.94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收窄但仍未盈利 [4] - 2024年研发成本3.09亿元,较2023年的5.69亿元有所下降 [5]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2.79亿元,总负债10.21亿元,资产负债比率80%,现金及等价物6.12亿元 [6] 行业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95.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4.5% [9] - 国产手术机器人加速替代进口,2024年腔镜市场国产化率约50%,微创居国产第一 [9][10]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装机量突破1万台,技术成熟度和医生使用习惯形成壁垒 [10] - 国内竞争对手如精锋医疗、康多等加速商业化,价格战加剧 [11] - 手术机器人行业依赖"设备销售+耗材服务"模式,但设备入院流程长,耗材收入增长缓慢 [11] 公司战略与挑战 - 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与公司战略扩张矛盾,导致持续亏损 [7] - 配售融资是短期内维持运营和扩张的必要手段,长期扭亏关键在海外市场突破和商业化效率提升 [11] -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推动市场增长,但高研发投入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仍是挑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