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术机器人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艾目易“破壁”:手术机器人国产替代的突围之路
经济网· 2025-08-07 09:13
公司技术与产品 - 自主研发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电磁定位系统及手术机器人软件平台,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为国内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供应商 [1] - 2019年成功研制国内首套近红外光学定位系统,目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系统精度受定位算法、硬件设计、材料选择及光学成像技术等多要素综合影响 [4] - 光学定位系统产业化涉及电子学、材料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数千次环境适应性测试确保复杂条件下保持高精度 [7] - 产品已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牙科等领域,并延伸至经颅磁刺激、放射治疗等专科场景,与百余家医疗设备厂商建立深度合作 [6] 研发与创新模式 - 采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并通过开放技术平台推动行业生态共建 [1] - 联合上游精密加工企业开发专用材料,与下游临床机构合作提炼共性需求,实现全链条自主创新 [7] - 通过"平台化+定制化"策略平衡通用化与专科化需求,在核心定位技术通用平台基础上开发细分市场功能模块 [12]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 - 产品销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获得诸多海外订单,光学定位系统亦应用于工业场景如喷涂、焊接、打磨 [10] - 采用"本地化合作+整体解决方案出口"策略,通过提供核心硬件与软件算法,由当地合作伙伴完成产品注册与生产 [10] - 在东南亚市场合作开发牙科机器人实现种植体精准植入,在欧洲市场参与工业机器人导航项目 [10] 行业影响与标准化 - 推动国内手术机器人接口标准化建设,包括统一通信协议标准、规范化控制接口及行业通用数据交互格式 [12] - 技术通用性已验证于医疗手术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未来计划拓展至航空航天精密装配等工业新场景 [12] - 国内新质生产力政策提供发展机遇,获得客户资金支持加速技术迭代,并以先进技术赋能海外客户 [10] 公司发展历程 - 成立于2017年,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产学研协同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题如市场需求不匹配、转化周期长、资源投入大 [2][4] - 作为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供应商,与国际巨头未形成直接竞争,处于发展窗口期 [10]
手术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医疗保健行业研究革命性外科手术工具,国产手术机器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元证券· 2025-05-23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手术机器人逐步成熟,多种类型机器人争相涌现,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中国超100亿元且高速增长 [4] - 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中国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渗透率低,未来提升空间大,国产产品价格优势显著 [4] - 直觉外科公司以达芬奇手术系统为核心,全球化布局,“系统 + 耗材 + 服务” 商业模式带动业绩增长,市值超1700亿美元 [4] 各目录总结 手术机器人概述 - 手术机器人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医疗机器人,由手术控制台、配备机械臂的手术车和视像系统组成,多由外科医生控制 [7] - 手术机器人发展超40年,1985年最早出现,2010年后进入快车道,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可解决传统手术问题,减少医护人员辐射暴露 [11][15] - 按临床医学应用和操控方式不同,手术机器人可分为多种类型,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率先发展 [18] - 2024年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中国超100亿元且高速增长,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快速获批,国产品牌占比81.7% [20][23] 手术机器人逐步成熟,多种类型机器人争相涌现 - 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以腔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主,二者合计占约74%份额,口腔手术机器人增长较快,介入和穿刺手术机器人占比持续提升 [31] - 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最大细分市场,主要用于软组织手术,全球市场规模不断增长,预计2030年达286亿美元,在中国临床应用有较大发展空间,获批产品快速增加 [38][39][43] -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我国快速发展,2023年销售额约5.74亿元,预计2028年达21.30亿元,赛道竞争激烈 [51][52] - 直觉医疗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Ion率先在我国获批,血管介入机器人渗透率低,微创机器人的R - ONE已上市,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应用早,上市产品多 [57][62][66] 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正当时 - 中国腔镜和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渗透率低,2020年不到1%,预计2026年接近3%,远低于美国,未来提升空间大 [73][74] - 国产手术机器人市占率持续提升,2023年为32.61%,2024年达48.89%,价格优势显著,最低仅为进口产品的50% [80] - 国内手术机器人以集成组装为主,零部件依赖进口,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和减速器未来有较大进口取代空间 [81][86] - 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走 “耗材 + 设备 + 服务” 模式,耗材占比有望提升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87] - 前期一级投资为手术机器人研发奠定基础,目前进入成果兑现阶段,获批数量快速增长 [91]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配置证管制放松,医保有望逐步覆盖,推动装机量和渗透率提升 [94][98] 他山之石:直觉外科公司复盘 - 直觉外科成立于1999年,以达芬奇手术系统为核心,完成全球化布局,系统不断升级迭代,非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有进展 [103] - 公司收入利润复合增速超20%,2024年全年收入83.52亿美元,归母净利润23.23亿美元 [104] - 公司 “系统 + 耗材 + 服务” 商业模式奠定业绩基础,耗材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上市后股价涨幅超200倍,市值超1700亿美元 [106][112] 重点公司 - 天智航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天玑覆盖多适应证,临床应用广,收入平稳增长,利润仍亏损,未来有望扭亏为盈 [115] - 微创机器人 - B是手术机器人头部企业,产品布局全面,收入快速增长,亏损持续收窄,未来收入和利润有望改善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