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

搜索文档
2025年1-7月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76.9万台 累计下降5.6%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2:1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1.5万台 同比下降3.4% [1] - 2025年1-7月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累计产量为76.9万台 累计下降5.6% [1] 行业研究覆盖 - 智研咨询发布《2025-2031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1] 相关上市公司 - 覆盖康力电梯(002367) 森赫股份(301056) 广日股份(600894) 上海机电(600835) [1] - 覆盖金螳螂(002081) 快意电梯(002774) 梅轮电梯(603321) 远大智能(002689) [1]
“常熟智造”托举世界第一高桥 升降机运行5000多个小时零故障
苏州日报· 2025-09-28 22:15
凭借成功助力贵州云雾特大桥通车的丰富经验,安利马赫从项目初期"神仙打架"般的竞争中脱颖而 出。 "在狂风、暴雨、烈日等各种极端天气和高频率的使用工况下,我们做到了零故障,从未因设备原 因发生过一起停机、困人、锁人事件。"安利马赫总经理张愉恩自豪地说。 昨天(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在新的世界纪录背后,"常熟智 造"以硬核实力完成了关键"托举",以江南之力助西南腾飞。 "世界之最"的落成,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安利马赫垂直输送设备(常熟)有限公司便 是"幕后英雄"之一。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升降机作为唯一垂直输送人员和机具的"生命线",其重要性 不言而喻。提供这些关键设备的,正是来自常熟的"黑马"企业——安利马赫。 历经3年零2个月近1200个日日夜夜,稳定运行5000多个小时,安利马赫依靠近20年科技创新和技术 沉淀,护航升降机全程参与花江峡谷大桥主桥墩施工,以"零故障"表现圆满完成使命。 ...
中际联合20250917
2025-09-17 14:59
**中际联合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风电 工业与建筑等多个领域[3] * 主营业务分为高空安全作业设备(升降机 免爬器 助爬器)和安全防护设备(爬梯 救生缓降器 滑轨 防坠落系统)[3] **核心财务表现与市场分布** * 营业收入一半来自国内 一半来自海外 海外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约10个百分点[2][4] * 国内收入中新装机贡献约60% 存量改造贡献40%[2][4] * 海外市场中美国贡献60%海外收入(占整体营收30%) 欧洲贡献20%海外收入(占整体营收10%) 其余20%来自亚非拉等地[2][4] * 过去十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8%和26% 平均ROE接近20%[2][5] * 2014-2024年毛利率中枢52% 净利率中枢25% ROE中枢18%[2][5] **行业前景与公司增长驱动** * 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2025-2027年保持16%左右双位数增长 其中陆上风电增速11% 海上风电增速超60%[2][10] * 公司通过产品迭代(如大载荷升降机及配套总价可达六七万 相比普通升降机售价约4万有明显提升)提高单台风机配置价值[10] * 大量存量风机(约5万台)依赖人工爬升有改造空间[2][9] * 美国存量风机免爬器市场空间预计未来3-5年为35-40亿美元 公司产品在海外有专利保护无直接竞争对手[2][9] * 公司在全球新增市场市占率平均30% 国内70% 海外增长空间大[2][12] **订单与近期业绩指引** * 今年1-8月国内新接订单同比增长超50% 发货台数同比增长20%-30%[2][8] * 订单到确认收入周期约6-8个月 对明年上半年业绩形成支撑[8] * 今年1-8月海外新签订单同比持平(基于去年下半年高基数)[12] **多元化拓展与竞争格局** * 公司拓展工业 应急救援 电网等多领域 推出爬塔机 物料输送机等产品[4][13] * 目标未来3-5年内在工业建筑领域实现5-10亿收入 净利率20%以上[4][14] * 今年非风电领域订单目标约1亿元[15] * 全球龙头企业瑞典安尼马克24年营收约50亿人民币 其中40亿来自工业建筑领域[14] **风险与应对** * 美国关税加征不会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原因包括调整出厂价 美国子公司属地化经营 市占率近100%有强价格传导能力 轻资产模式可快速转移产能 已提前备货一年库存[1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亿 6.2亿和7.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21%[4][18] * 目前估值对应25年市盈率16倍 26年13倍 27年11倍[4][18]
Snap-on (SNA)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3 19:10
纪要涉及的公司 Snap on公司,成立于1920年,拥有105年历史,在全球有36家工厂,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市值未提及,员工13000人,有85000个SKU,业务分为三个部门,还有一家支持销售的信贷公司,信贷组合规模约20亿美元 [2][5][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业务模式**:观察工作场景,研发工具使工作更轻松,产品质量高,绕过传统经销商直接面向终端用户销售 [4] - **市场地位**:工具业务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50 - 60%,维修店老板和经理业务占25%,不同关键行业有不同份额 [8][17] 业务部门情况 - **工具部门**:占业务的40%,季度利润率约25%,通过3500辆特许经营货车向美国的维修技师销售,每周拜访100万技师 [6][7][8] - **维修店老板和经理业务部门**:占业务的28%,季度销售额增长3.7%,运营利润率25.7%,同比提升140个基点,销售店铺设备和软件 [9][10] - **商业和工业部门**:占业务的28%,销售对象为汽车维修以外的关键行业,如军事、航空、石油和天然气等,该部门有机销售额下降2.9%,主要因军事业务下滑,但整体盈利能力提升15.5%,毛利率提升80个基点 [10][11][52] 竞争优势 - **产品优势**:观察工作场景研发特定工具,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取出F - 350卡车火花塞、匹配Silverado保险杠等 [14] - **品牌优势**:品牌影响力大,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高,如穿着印有品牌的夹克、帽子,在婚礼、新生儿照片中使用品牌工具等 [15][16] 关税影响 - **战略优势**:倾向于在销售地生产,如亚洲、欧洲、美国,80%美国销售的产品在美国制造 [21][22] - **结构优势**:全球有36家工厂,其中15家在美国,近两年扩大了最大的工厂,有生产能力和技术,且疫情期间未裁员,员工稳定 [23][24] - **灵活性优势**:有25家海外工厂,可从不同地区采购零部件 [27] 市场需求与产品策略调整 -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情绪低迷,从购买大额、长期回报产品转向购买短期回报产品 [31][36] - **产品策略调整**:减少大型工具存储产品开发,增加手动工具和电动工具开发,缩小与上一年的销售差距,第四季度差距缩小至1% [37][38] 资本配置优先级 - **投资业务**:优先投资业务,是营运资金大户,使用大量库存和应收账款,以资产回报率为指标,营运资金周转率约30 - 35% [65][66] - **收购**:寻找与自身业务相关的收购机会,不涉足零售领域 [67] - **分红**:自1939年以来每年分红,过去15年每年增加分红,去年分红增长15.1% [68] - **回购股份**:会考虑回购股份的可能性 [69] 未来增长机会 - **汽车维修领域**:汽车技术变革,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需要新工具和诊断帮助,公司有30亿条记录的数据库和5000亿条记录的数据库,可提供诊断和维修指导 [70][72][73] - **关键行业**:关键行业有很多机会,公司可凭借优势进入更多关键行业 [75] - **内部改进**:公司高度垂直整合,虽承担巨大复杂性负担,但仍有提高利润率的空间,过去19年工具业务销售额年均增长4%,盈利能力年均提升85个基点 [76][77][7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消费者情绪**:消费者情绪在12月后三个月下降30%,降至历史第二低,仅次于2022年上海封城时,消费者更担心供应而非价格 [41] - **国防业务**:国防业务因行政变更放缓,但预计不会持续太久,其他关键行业表现良好 [48][50][52] - **税收政策**:新税收政策中的利息、奖金折旧、费用扣除和199A扣除等内容,可能鼓励小型维修店和经销商进行资本支出,但他们持观望态度 [61][62][63] - **产品开发**:利用3D打印和直接激光金属烧结等新技术缩短原型制作过程,提高工具开发效率 [80]
挂牌新三板后“闪电”冲击北交所,知名客户能否为炬森精密加分?
贝壳财经· 2025-05-09 15:40
上市进程 - 炬森精密于2024年12月31日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 2025年4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 同日签订北交所上市辅导协议 [2] - 公司于4月29日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 5月6日获广东证监局受理 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1][2] - 公司需满足连续挂牌满12个月且进入创新层后方可申报北交所上市 存在未能达标导致上市失败的风险 [2] 公司背景 - 炬森精密成立于2006年 主营精密五金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家居领域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3亿元 8.05亿元 7.78亿元 2024年同比下滑3.36%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90.62万元 4187.26万元 6207.81万元 2024年同比增长48.25% [7]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戚志直接持股55.77% 通过炬琨合伙 炬茂合伙间接控制6.23% 合计控制62%股份 [4] - 戚志与戚荣 戚婵妹等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9.77% [4] - 存在控股股东不当控制风险 可能影响公司战略规划 生产经营等重大决策 [5][6] 客户结构 - 国内客户包括欧派家居 索菲亚 好莱客 九牧卫浴等知名家居企业 [8] - 国外客户包括AMERICAN WOODMARK Masterbrand Cabinets LLC等北美企业 [8] - 2024年多家主要客户业绩下滑 欧派家居收入利润双降 索菲亚营收下滑10.04% 好莱客营收下滑15.69% [8] 业务风险 - 2022-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36.62% 32.03% 43.13% 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 受汇率波动影响 [9] - 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境外销售 客户可能减少订单或要求承担额外关税 [9] - 境内经销收入占比从17.36%增至19.66% 经销商管理难度增大 存在品牌受损风险 [10] 财务风险 - 2022-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11亿元 1.21亿元 1.01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重34%-38% [10] - 存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 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业绩 [10] - 与股东存在对赌协议 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IPO申报 否则触发股份回购条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