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站设备

搜索文档
战略投入期积极蓄力,国富氢能(02582)接连斩获大单提前“预告”业绩拐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0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氢能作为零排放能源尚未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角色 主要因产业链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成本过高及下游难以承受较高用氢成本 [1] -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为压低制氢成本提供可能性 中国政府加大氢能全产业链设施投入推动降本进程提速 [1] - 氢能产业处于由量变向质变过渡的"前夜" 产业链相关公司具备投资价值 [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形成氢能产业链设备一体化布局 覆盖"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深耕氢瓶、液氢装备、电解槽等核心设备环节 [1] - 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贡献收入9129.5万元 同比增长26.7% 配套燃料电池汽车500余款 占工信部公告车型超四成 [2] - 加氢站设备实现收入1399.3万元 为国内120余座加氢站提供装备及配套服务 [2] - 水电解制氢设备贡献收入366.8万元 以海外业务为主 已向印度客户交付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 [3] 财务表现与改善 - 上半年实现收入1.09亿元 [2] - 亏损规模同比减少约20.1% 因收回大额应收账款、新业务贡献收益、成本开支减少及政府补助和电费收入 [3] 订单与增长潜力 - 与哈密通慧德订立100兆瓦绿电制氢设备销售协议 合约总价值超过1.5亿元 涉及22套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电解槽及配套设备 [4][5] - 另有规模数千万元的意向订单正在洽谈中 [5] - 液氢设备已率先实现民用 具备卡位优势 [5] 战略项目与海外拓展 - 在内蒙古成立合资企业 开发风电制绿氢再液化消纳生态项目 [6] - 通过海外合资企业及业务伙伴在中东、北非、欧洲、巴西、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开展业务 [6] - 已确认多个海外优质项目 涉及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水电解制氢及液氢生产工厂 [7]
战略投入期积极蓄力,国富氢能接连斩获大单提前“预告”业绩拐点?
智通财经· 2025-08-29 00:5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氢能作为零排放能源尚未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角色 主要因产业链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成本过高及下游难以承受用氢成本 [1] -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提供大规模边际成本为零的电力 为压抑制氢成本提供可能性 中国政府持续加大氢能全产业链设施和新基建投入 氢能降本进程有望提速 [1] - 氢能产业处于由量变向质变过渡的"前夜" 产业链相关公司具备投资价值 [1] 公司业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1.09亿元 其中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贡献收入9129.5万元 同比增长26.7% [2] - 加氢站设备实现收入1399.3万元 为国内120余座加氢站提供装备及配套服务 占全国累计建成527座加氢站的22.8% [2] - 水电解制氢设备贡献收入366.8万元 以海外业务为主 已向印度客户交付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 [3]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2019-2025年上半年配套公司车载供氢系统的燃料电池汽车达500余款 占国家工信部公告1248款车型的40%以上 [2] - 液氢设备已率先实现民用 具备卡位优势 液氢储运技术在大规模、远距离氢能储运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5] - 深入探索"绿电制绿氢+绿氢液化+绿氢运输+绿氢加注+绿氢交通"一体化商业模式 在内蒙古成立合资企业开发风电制绿氢再液化消纳生态项目 [6] 订单与增长动能 - 与哈密通慧德订立100兆瓦绿电制氢设备销售协议 合约总价值超过1.5亿元 供应22套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电解槽等设备 [4][5] - 另有规模数千万元的意向订单正在洽谈中 [5] - 海外业务覆盖中东、北非、欧洲、巴西、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 涉及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水电解制氢及液氢生产工厂等项目 [6] 财务改善与战略投入 - 上半年亏损规模同比减少约20.1% 因收回部分大额应收账款、新业务贡献收益、成本开支减少及政府补助和电费收入 [3] - 行业面临三方面盈利压力:产业链未形成规模导致产品价格下行、新政策空窗期加剧市场竞争、高效储运技术未普及影响投资积极性 [3] - 现阶段战略投入将转化为未来增长数据 随着氢能产业爆发式增长 公司投资价值将迎来"质变" [7]
国富氢能发布中期业绩,收益1.09亿元 正积极扩展海外合作及业务布局
智通财经· 2025-08-28 14:49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收益1.09亿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924.8万元[1] - 每股亏损0.85元[1] 海外业务拓展 - 2025年上半年通过海外合资企业及业务伙伴探索氢能投资项目[1] - 确认多个海外优质项目包括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液态氢设施及水电解制氢项目[1] - 项目位于中国及其他国家[1] - 与本地合资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伙伴合作推进项目[1] 战略规划 -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单位打造氢能生态闭环圈[2] - 整合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及氢能车辆应用的完整产业链[2] - 提升氢能核心装备领域竞争优势[2] - 发挥车载供氢系统与加氢站设备的协同效应[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开发并示范液氢创新产品[2] -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商业化应用[2] - 逐步提升氢气液化、液氢储运设备及水电解制氢设备的收益比例[2] 成本控制目标 - 设立降本增效目标降低制造成本[1] - 提升生产效率以逐步实现规模经济[1] - 通过成本降低改善盈利能力[1]
国富氢能(02582)发布中期业绩,收益1.09亿元 正积极扩展海外合作及业务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47
中期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收益为1.09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达8924.8万元人民币 [1] - 每股亏损0.85元人民币 [1] 海外业务拓展 - 公司自2025年2月起通过海外合资企业及业务伙伴探索氢能投资项目 [1] - 已确认多个海外优质项目包括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液态氢设施及水电解制氢项目 [1] - 项目分布在中国及其他国家 [1] 战略发展重点 - 积极推动绿氢项目在下一年度实施及应用 [1] - 通过设立降本增效目标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 [1] -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单位打造氢能生态闭环圈 [2] 产业链布局 - 整合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的完整产业链条 [2] - 推动氢能车辆应用及区域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 - 逐步提升氢气液化设备及水电解制氢设备的收益比例 [2] 产品与技术方向 - 发挥车载供氢系统(高压及液氢)与加氢站设备的协同效应 [2] - 开发液氢创新产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 [2] - 强化绿色能源运输领域的氢能核心装备竞争优势 [2]
上半年融资金额同比增长137% 我国氢能产业链初现雏形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行业融资与增长态势 - 氢能行业上半年股权融资事件21笔 融资金额15.9亿元 融资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0%和137% [1] - 产业投资呈现轮次早、区域集中和全产业链分布特点 [1] - 行业热度攀升 发展进入快车道 产业链初现雏形 [1] 政策与战略支持 - 氢能正式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 五部委批复5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 [1] - 多省份出台氢能专项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1] - 国家示范城市群补贴、风光电资源补贴和低成本氢纯商业化三种模式加速燃料电池重卡商业化 [3] 产业链结构与发展阶段 - 上游制氢以电解水制氢为最具潜力绿色生产方式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为最低碳排放路径 [2] - 中游储运环节中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储氢已商用 有机液态和固体材料储氢处于研发阶段 [2] - 下游应用以交通和工业为主 建筑和发电供热处于探索阶段 [2] 基础设施与产能规模 - 截至2021年末氢气产能4000万吨/年 产量3300万吨/年 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8939辆 [2] - 全国建成加氢站超270座 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2] - 电价和电解槽成本是实现绿氢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因素 [2] 未来需求与市场前景 - 2030年碳达峰背景下氢气年需求量预计超3700万吨 占终端能源消费5% [2] - 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氢气年需求量达1.3亿吨 占终端能源消费20% [2] - 工业领域需求占比达60% 交通领域32% 其他领域8% [2]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 - 燃料电池成为重要突破口 2025年有望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与柴油车价格持平 [3] - 绿色制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加氢站设备国产化成为热门赛道 [3] - 氢能区域产业布局快速形成 交通运输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 [3]
蜀道装备与林德氢能、蔚蓝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快讯· 2025-06-17 00:46
战略合作 - 蜀道装备与林德氢能燃料技术有限公司及成都蔚蓝新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合作围绕高压氢气、液氢等氢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三方将着力提升加氢站关键设备技术创新 [1] - 合作内容包括携手打造加氢站设备产品 [1] - 合作旨在助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