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刷墙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80后基建工人现断层 AI与机器人成“补位”主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8-12 11:16
行业劳动力现状 - 建筑工地主力军为60后和70后 80后从业者罕见 劳动力短缺成为行业焦虑问题 [1] - 劳动力结构性断层问题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注入新动能获得缓解 [1] 企业技术应用案例 - 中国铁建下属矿山采爆企业采用远程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作业 仅需两三百人规模 [1] - 技术人员在北京控制室可实时监控并指挥海外矿卡采爆作业 [1] - 港澳地区建筑工地部署具备3D视觉识别与路径规划能力的刷墙机器人 可精准完成高空作业 [1] - 砌砖机器人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单日砌筑量达人工5倍 [1] 技术应用成效 - AI在重复性高危作业中展现不可替代性 智能建造技术填补80后工人断层形成的空缺 [2] - 智能建造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跃迁 [2] 行业战略方向 -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有效降低基建行业成本 提高效率 提升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 [2] - 下一步将通过数智化赋能基础设施建设 [2] - 大力开拓算力中心、数智中心等新型基建领域 被视为未来巨大市场空间 [2] 技术融合与发展 - 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基建深度融合发展 促进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城市、智慧工地等技术进步 [2] - 将国内先进实践经验推广至国际市场 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 [2]
热门赛道,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 2025-08-11 05:10
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市场路径 [1] - 机器人产业增长显著,受技术突破、政策驱动、资本涌动、劳动力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 [1] - 2025年是物理人工智能年,物理AI潮流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方式 [3] - 工业机器人新客户群扩大,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仓储和物流是主要应用行业 [3] - 服务产品关注度提升,"机器人即服务"商业模式在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建立 [3] 中国市场表现 - 亚洲市场增长态势较好,中国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爆发式增长,国内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到100% [4] - 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并发布第三代产品,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持续投入 [4] - 预计机器人市场达14.8亿美元,服务型机器人占主导地位,市场交易额达8.5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9.37%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机器人订单量以两位数速度强劲增长,中国仍是主要市场 [4] 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 - 具身智能企业应从成立之初定位为全球化公司,在管理半径和成本范围内拓展海外市场 [6] - 产品本土化改造是出海关键,需根据目标市场的空间、法规和文化习惯调整 [6] - 海外客户更关注实际应用价值和长期稳定性,硬件可靠性是关键需求 [6] - "远程打工仔"等创新模式结合人脑与机器人操作,验证"解决真实痛点"的出海逻辑 [6] 技术品牌与供应链 - 学术论文与开源生态是提升全球声量的有效途径,具身智能影响力需多维度积累 [7] - 供应链采取双路线策略,开发纯国产和纯进口芯片产品线以应对复杂国际环境 [7]
热门赛道,最新研判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4:55
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和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市场路径 [1] - 机器人产业增长受技术突破、政策驱动、资本涌动和劳动力短缺等多重因素推动 [1] - 机器人密度与产业智能化水平将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3] - 2025年是物理人工智能年,物理AI潮流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3] - 智能机器人将改变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方式,释放巨大生产力 [3] - 工业机器人新客户群扩大,建筑行业、实验室自动化、仓储和物流是主要应用行业 [3] - "机器人即服务"商业模式在移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建立 [3] 中国机器人市场表现 - 亚洲机器人市场增长态势较好,中国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爆发式增长,国内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到100% [4] - 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并发布第三代产品 [4] - 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持续投入机器人领域 [4] - 预计机器人市场达14.8亿美元,服务型机器人占主导地位,市场交易额达8.56亿美元 [4] - 预计复合增长率达9.37%,2029年市场交易量达11.2亿美元 [4] - 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中机器人密度最高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机器人营业额同比增幅为个位数,但订单量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4] - 中国仍是机器人领域主要市场,预计增速将持续到2028年 [4] 具身智能企业全球化策略 - 劳动力结构化短缺推动具身智能成为重要解决方案 [6] - 具身智能企业应从成立之初定位为全球化公司 [6] - 海外市场地理距离增加成本,需慎重选择应用场景 [6] - 产品本土化改造是出海关键,需根据目标市场空间、法规和文化习惯调整 [6] - 海外客户更关注实际应用价值和长期稳定性,而非低价 [6] - 硬件可靠性是关键需求,如关节模组通过5万小时无故障认证 [6] - "远程打工仔"模式结合人脑与机器人操作,验证解决真实痛点的出海逻辑 [6] 技术品牌建设与供应链韧性 - 学术论文与开源生态是提升全球声量的有效途径 [7] - 具身智能跨本体泛化特性决定其影响力需多维度积累 [7] - 双路线策略应对复杂国际供应链环境,如开发纯国产和纯进口芯片产品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