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

搜索文档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在塔什干设海外展 助农产品及农业技术“走出去”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9:00
展览展示安排 - 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 将于10月25日至29日在杨凌示范区举办 展览展示采用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方式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成果展示[1] - 室内展设置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特色现代农业展等六个展馆展区 包含农耕文化及好物美食两个农文商旅融合体验区和一个种子交易大市场[1] - 田间展围绕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等六大板块 在杨凌示范区设置11个集中展示点和12个示范推广点 开展全产业链田间推广展示[2] - 云上展加大AI、VR、AR等数字化技术应用 提供线上全景观展、对接撮合和展示交易平台[2] - 海外展设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设施举办展览展示、投资贸易及宣传活动三大板块[2] 会议活动内容 - 会议论坛板块安排10项重点活动 包括开幕式、2025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2025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等 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全产业链资源合作[3] - 成果发布板块举办4项活动 包括全国百千项农业科技成果发布、农高会"四新"发布活动及两份年度报告发布[3] - 投资贸易板块开展7项活动 重点举办推介签约系列活动、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对接活动和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3] - 赛事评奖板块举办4项活动 包括第五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好苹果2025大赛总决赛和农业机器人应用赛[3] 国际合作推进 - 农高会期间同期举办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 促进上合组织国家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1] - 海外展推动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走出去 持续扩大杨凌农高会海外展品牌影响力[2]
中经评论:做强农业服务业是个重大命题
经济日报· 2025-09-17 00:02
农业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 农业服务贸易是提升农业强国地位的关键因素 荷兰凭借领先的养殖技术、成熟园艺农业和强大农业服务业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1] - 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可增强发展中国家产业链韧性 帮助应对市场波动[1]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存在贸易逆差 需通过"以服务带产品"模式提升农业软实力[1]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价值 - 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价值链跃迁 美国农业劳动力仅占2% 但农业服务劳动力占比超10% 贡献高附加值[1] - 农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依赖服务业 需促进资本、技术、标准、人才向服务环节集聚[1] - "硬产品+软服务"是跨国农业企业成功核心 拜耳、科迪华等企业重视研发、营销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2] 中国农业服务业现状 - 行业存在起步晚、规模小、产业不完整问题 历史上以公益性服务为主未能形成大产业[2] - 近年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快速发展 服务主体达109.4万个 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 覆盖面积21.4亿亩次[2] - 农业科技实力居世界第一方阵 但现代化水平不足 主因包括分散经营和资源共享利用率低[2] 行业发展路径 - 需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机共享、要素优化帮助小农户降本增效[3] - 当前农业服务贸易规模偏小且以中低端为主 需重点发展数字农业技术转化和市场优势培育[3] - 推动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3] 政策与产业方向 - 做强做优农业服务业被列为"十五五"时期重要农业命题[2] - 需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 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 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同时重点发展服务贸易[3] - 提升农业服务企业国际话语权 培育市场主体力量[3]
创新开放合作 推进区域发展——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成果丰硕
科技日报· 2025-06-23 09:28
南博会概况 -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吸引73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家企业参展 [1] -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强调南博会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合作桥梁,推动区域繁荣发展 [1] - 南博会不仅是贸易盛会,更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1] 科技创新合作成果 - 腾冲科学家论坛3年间吸引480多名人才,落地70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1900多亿元 [2] - 科技部批复在云南成立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秘书处,推动中国与东亚峰会成员国新能源合作 [2] - 澜沧江—湄公河创新走廊合作机制秘书处筹建中,标志着区域创新合作常态化 [3] 技术转移与产业合作 - 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建成覆盖南亚国家的合作机制,在6国设立分支机构 [3] - 促成太阳能、农业、数字经济等80多个项目落地,推动中国企业技术"走出去" [3] - 云南已为南亚国家培养100名技术专业经理人,加速技术成果转移 [3] 新能源领域优势 - 云南清洁能源占比超90%,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需求形成互补 [2] - 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合作联盟及专家委员会成立,为新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