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澳新财富
icon
搜索文档
近一年内5位副总卸任,这家公募因何高管变动频发?行业频见高管主动褪去光环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06
信达澳亚基金高管变动 - 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王建华因家庭原因即将离职 目前相关离职流程已在推进中 离任公告或在近期披露[1] - 截至今年1月9日 王建华已无在管公募产品 任期内产品亏损明显[1] - 信达澳亚近一年已有5位副总卸任 其中4位均属"投研系"[2][7] 王建华产品表现及任职情况 - 王建华历任3只公募产品 因内部调整于2024年1月卸任信澳新目标基金经理 今年1月又同时卸任信澳新财富、信澳恒盛2只产品[3] - 除了信澳恒盛为偏债混合产品 另外2只产品均为灵活配置型产品[3] - 在任期间 信澳新财富、信澳新目标、信澳恒盛A分别亏损20.31%、33.26%、7.11% 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均在后10%[6] - 在管公募规模历史高点落在2021年年末 在管总规模16.05亿元 去年年末在管规模仅为0.69亿元[6] - 2021年2月加入信达澳亚任副总 分管混合资产投资部[6] - 目前登记在31名公募基金经理中已无王建华 但位于公司21名专户投资经理名单之列[4] 信达澳亚其他副总变动详情 - 今年3月、5月 宋加旺、魏庆孔先后卸任副总 任职时长均约两三年[8] - 魏庆孔卸任副总后转任公司首席市场官 宋加旺卸任副总后转任固收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8] - 2023年四季度 冯明远因工作安排卸任副总 转任首席投资官 继续担任联席投资总监、基金经理[10] - 李淑彦去年11月因个人原因离任副总 并同时卸任在管全部产品[10] - 信达澳亚实控人变更今年6月已获证监会核准 汇金公司成为公司实控人 控股股东仍为信达证券 实控人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10] 公募行业副总变动趋势 - 今年以来106家公募机构旗下239位高层人员出现变动 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督察长、首席信息官出现变动的公募分别有29家、25家、61家、16家、25家 对应岗位变动人数分别为55人、48人、84人、30人、36人[11] - 年内出现职务变动的84位副总中 来自36家公募机构的共计41位副总在今年完成卸任[11] - 易方达卸任的副总数量最多 先后有3人完成卸任 多于信达澳亚、益民基金各2人的卸任数量[11] - 易方达陈皓、萧楠、张坤均因工作调整卸任副总 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11] - 诺安基金杨谷因高管换届今年4月卸任副总一职[12] 副总卸任原因及去向分析 - 明星基金经理去"行政化"趋势明显 张坤、冯明远等知名基金经理相继卸下副总职务回归投资一线[2] - 除专注投研外 副总离任还包括个人原因、退休、公司调整等多种因素[13][14] - 高喜阳因个人原因离任益民基金副总并清仓在管产品 在管产品收益率基本为负值 益民核心增长亏近30%[13] - 李永兴卸任永赢基金副总后加入苏新基金拟任副总 分管投研[13] - 田汉卿4月因退休卸任华泰柏瑞副总[14] - 市场销售条线副总变动涉及交银施罗德印皓、汇丰晋信张毅杰、宝盈基金李俊等人[14] - IT技术条线副总出现更迭 先锋基金吴越、嘉实基金杨竞霜分别在今年4月、5月卸任[15]
3位副总离任规模下滑300亿!这家千亿基金公司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05 07:19
高管变动 - 信达澳亚基金原副总经理王建华因个人原因离任 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任期为4年4个月 离任前负责混合资产投资部并担任联席投资总监[2][3] - 公司年内已有3位副总经理离任 包括5月魏庆孔转任首席市场官 3月宋家旺转任固收首席投资官 2024年另有冯明远转任首席投资官和李淑彦离任[4] - 近一年离任的5位副总经理中 王建华 宋家旺 冯明远 李淑彦均与投研业务相关[4] - 目前公司副总经理数量仍保持5位 包括于鹏 鲁力 方敬 李晓西 张丽洁[2] 管理规模变动 - 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24年末1374.51亿元降至2025年二季度末1030.06亿元 减少344.44亿元 降幅达25.06%[2][5] - 货币型基金规模缩减229.23亿元至348.96亿元 债券型基金缩减109.82亿元至327.12亿元 固收类产品成为规模下滑主因[5] - 股票型基金规模微降3.42亿元至86.67亿元 混合型基金减少1.76亿元至266.93亿元 FOF减少0.21亿元至0.39亿元[5] - 78只可统计基金中有51只规模缩水 其中信澳慧管家 信澳慧理财 信澳优享三只产品规模均减少超30亿元[6] 行业对比 - 公募行业整体管理规模从2024年末32.83万亿元升至2025年6月末34.39万亿元 增加1.56万亿元[6] - 货币型与债券型基金合计规模从2024年末20.4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二季度末21.52万亿元 行业固收类产品整体呈上升趋势[6] 基金经理表现 - 王建华曾管理的三只基金A类份额任职回报均为负值:信澳新财富-20.31% 信澳恒盛-7.11% 信澳新目标-33.26% 同类排名均位于后1/2[3] - 王建华目前无在管基金 但基金从业资格仍属信达澳亚基金 且位列公司21位投资经理名单中[3][4]
暴增1.46万倍!迷你基金上演“脱贫致富”
券商中国· 2025-07-20 23:27
迷你基金规模暴增 - 二季度共有15只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10倍,其中13只为一季度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 [2]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规模从不足万元增长至1.44亿元,增幅超1461747% [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规模从0.36亿元增至11.32亿元,增长超30倍 [4] - 中信保诚稳鸿基金规模从0.17亿元增至94.93亿元,增长超57374% [4] - 信澳核心智选基金规模从0.11亿元增至2.16亿元,增长近20倍 [4]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1.17亿元增长至15.27亿元,增长超12倍 [4] 重仓股调整策略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持仓从银行股转为重仓机器人概念股,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 [3]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减持机器人、智能驾驶,加仓算力概念股,前十大重仓股更换八只 [8] - 信澳新财富基金减持白酒、地产等行业,加仓券商、保险、有色板块,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 [9]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从医疗服务转向创新药,前五大重仓股中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523.75% [9] 布局前沿科技领域 -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和华富天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重仓可控核聚变概念股 [11] - 可控核聚变行业预计2025年加速发展,试验堆项目将招标建设,商业化后市场规模可达每年300-500亿元 [11] - 永赢启源混合基金重仓深海科技产业链,包括深海材料、探测、应用和基建四大方向 [12] - 深海科技行业处于"0到1"阶段,中期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力度确定但业绩兑现需要时间 [12]
押风口卡位前沿赛道 迷你基金上演“脱贫致富”
证券时报· 2025-07-20 18:43
迷你基金规模增长 - 二季度共有15只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10倍,其中13只为一季度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 [1]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规模从不足万元增长至1.44亿元,增幅超1.46万倍 [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规模从0.36亿元增至11.32亿元,增长超30倍 [2] - 中信保诚稳鸿基金规模从0.17亿元增至94.93亿元,增长近574倍 [3] - 信澳核心智选基金规模从0.11亿元增至2.16亿元,增长近20倍 [3]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规模从1.17亿元增至15.27亿元,增长超12倍 [3] 持仓结构调整 -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基金持仓从银行股转为重仓机器人,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 [2]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减持机器人、智能驾驶,加仓算力,前十大重仓股更换8只 [4] - 信澳新财富基金减持白酒、地产、电力、电池,加仓券商、保险、有色,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 [4]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从医疗服务、医疗器械转向创新药,前五大重仓股包括舒泰神(年内涨幅523.75%) [6] 投资方向聚焦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三季度将继续聚焦创新药领域,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展开 [2]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持续聚焦AI基础设施、AI应用、国产AI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以及端侧AI [4] -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认为创新药确定性较强、置信度较高、空间较大,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依托临床数据、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表现 [6] 前沿科技布局 -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华富天鑫灵活配置混合重仓可控核聚变相关个股,如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王子新材 [7] -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预计可控核聚变投资将达每年300亿-500亿元,商业化后有望大规模爆发 [7] - 华富天鑫灵活配置混合重点配置可控核聚变各环节,包括磁体、包层、真空室、电源等 [8] - 永赢启源混合重仓深海科技产业链,关注深海材料、探测、应用和基建四大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