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菱宏光增程版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访谈 || 上汽通用五菱的造车进化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2:02
公司发展历程与合资模式 - 公司成立于2002年 创造"中中外"合资模式典范 实现从地方国企到现代化企业转型 [3] - 广西政府提出"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发展思路 推动引入战略投资者 [3]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 同比增长15%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5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产品形成新能源汽车全谱系格局 价格从4万余元起步 [3][4] - 10年前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与院士团队合作产生大量科技成果 [4]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2023年确立"一二五"工程 包括一个实验室 两个百万级产品群 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 [4] - 通过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实现创新引领 支撑产业链全方位布局 [4] - 技术竞争三大支柱:技术自主 规模化生产 场景深度理解 [4] 智能制造体系革新 - 全球首创智能岛式制造体系 颠覆传统汽车制造工艺 [5] - 实现全柔性线上线下智造 单条生产线适用多车型 投资分摊成本大幅降低 [5] - 适应产品8个月换代周期 传统生产线改造需10个月 [5] 战略合作模式 - 与华为为深化合作 2018年至今在智能制造 华为云等领域持续合作 [5] - 合作模式非买卖关系 而是共创合作关系 包括大疆 宁德时代等伙伴 [5] - 与华为合作首款产品为宝骏华境S 助力品牌焕新升级 [6]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海外市场规模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七 今年出口增速跑赢市场平均 [7] - 采用三线并行策略:整车出口 散件输出 整车基地建设 目标年出口50万辆 [7] - 借助股东方通用渠道每月提供1万余辆汽车出口 [7] 全球市场布局 - 东南亚市场2014年布局印尼 投资60公顷建成完整产业链 去年开始盈利 [8] - 印尼工厂为国内在印尼最大汽车制造基地 2024年11月第16万辆整车下线 [8] - 开发7款右舵车型 4款已销售 3款明年上市 [9] - 重点市场包括乌兹别克斯坦(辐射中亚) 中东(沙特 阿联酋 卡塔尔占80%销量) 非洲 [9] 产品战略与品牌定位 - 采用柔性底盘技术 同时推出燃油 纯电和插混三种动力 [9] - 五菱红标持续开发内燃机动力 推出增程版满足大城市需求 [10] - 五菱银标定位"升级出行品质" 涵盖宏光MINIEV M平台(纯电/混动) D平台(全场景出行) [10] 智能化发展方向 - 汽车被定义为多重角色融合:出行工具 放松空间 玩伴 助手 [10] - 智能科技涵盖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智能制造 降低智能科技准入门槛 [10] 企业品牌与社会责任 - 以"一二五"工程推进新能源布局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10] - 实现单车生产能耗行业第一 百公里能耗行业领先 低温续航保持率全国第一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全国第一 [10] - 博爱基金累计捐赠善款1.258亿元 受益人群超1000万人 援建博爱卫生站664所 培训乡村医生3261人 [11] - 开展灾后支援行动包括雅安地震博爱车队 郑州水灾投放666辆新能源爱心代步车 [11]
新能源乘用车周度销量报告-20250529
东证期货· 2025-05-29 1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第21周国内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增长更显著且渗透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分化,头部品牌巩固领先地位,新品牌带来变数,部分传统车企后来居上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乘用车市场周度概述 - 2025年第21周国内乘用车零售39.4万辆,同比增长10.6%;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2.0万辆,同比增长19.7%;新能源渗透率为55.9%,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环比下落0.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810.0万辆,同比增长4.8%;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400.8万辆,同比增长30.4%;累计新能源渗透率为49.5% [1][12] - 分动力方式,传统燃料、油电混合、新能源分别零售15.7万辆、1.7万辆、22.0万辆,同比-0.8%、17.7%、19.7%,占比39.8%、4.4%、55.9% 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插混、增程式分别零售13.3万辆、5.9万辆、2.8万辆,同比17.1%、15.6%、46.4%,占比60.5%、27.0%、12.5% [17] - 分生产属性,乘用车中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25.7万辆、13.7万辆,同比20.6%、-4.4%,占比65.3%、34.8% 新能源乘用车中,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19.7万辆、2.3万辆,同比24.0%、-8.1%,占比89.6%、10.4% [17] 重点新能源车企销量分析 比亚迪 - 周销量5.9万辆,比亚迪品牌5.3万辆,腾势、方程豹约3k,仰望37台 2022年3月起停燃油车生产,今年3月发布超级e平台,上市多款新车,5月23日宣布22款车型最高降价5.3万元,2025年销量目标550万辆 [23] - 纯电和插混(含增程式)车型销量占比五五开,DM - i插混技术面向主流市场,仰望品牌增程车型契合高端用户需求 [23] 吉利汽车 - 周销3.9万辆,新能源2.5万辆(极氪0.4万辆),电动化率约64% 2024年发布《台州宣言》,几何并入银河,2025年5月收购极氪,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 [26] 上汽通用五菱 - 乘用车整体销量1.4万辆,新能源1.2万辆,电动化率约87% 今年五菱宏光推增程版,宝骏“宝骏享境”上市,纯电车型占主导 [34] 长安汽车 - 乘用车整体销量2.0万辆,新能源1.2万辆,电动化率约58% 旗下深蓝、启源约4k台,阿维塔2k余台 [39] 奇瑞汽车 - 乘用车整体销量2.0万辆,新能源0.7万辆,电动化率约37% 旗下iCAR、奇瑞新能源、智界销量均1k + [47] 特斯拉 - (中国)该周销量1.1万辆,环比提升明显,同比无太大增长 Model 3、Model Y分别销量3k +、7k + 今年多次推优惠活动 [53] 造车新势力 - 理想销量约1.0万辆,问界0.9万辆,零跑、小米、蔚来0.7万辆,小鹏0.6万辆,埃安0.5万辆 [57] - 理想L系列车型占比大,问界销量爬升,M8于4月16日上市,4月20日交付 [57]
新能源乘用车周度销量报告-20250512
东证期货· 2025-05-12 1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第18周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显著且渗透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分化 头部品牌巩固领先地位 但市场格局未固化 新品牌带来变数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销量上表现出色[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乘用车市场周度概述 - 2025年第18周(4月28日 - 5月4日),乘用车零售42.0万辆,同比增长17.6%;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0.3万辆,同比增长38.4%;新能源渗透率为48.4%,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环比下落4.6个百分点[2][13] - 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687.4万辆,同比增长4.0%;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334.7万辆,同比增长32.5%;累计新能源渗透率为48.7%[2][13] - 分动力方式,传统燃料、油电混合、新能源分别零售19.6万辆、2.0万辆、20.3万辆,同比分别为0.6%、34.5%、38.4%,占比分别为46.8%、4.8%、48.4%;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插混、增程式分别零售11.5万辆、6.4万辆、2.5万辆,同比分别为34.0%、31.7%、92.5%,占比分别为56.5%、31.3%、12.2%[18] - 分生产属性,乘用车中,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26.4万辆、15.6万辆,同比分别为31.6%、 - 0.4%,占比分别为62.9%、37.1%;新能源乘用车中,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18.7万辆、1.7万辆,同比分别为47.3%、 - 18.0%,占比分别为91.9%、8.1%[18] 2. 重点新能源车企销量分析 2.1 比亚迪 - 周销量6.5万辆,比亚迪品牌销量6.2万辆,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分别销量3k、2k和19台[23][24] - 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今年3月以来发布超级e平台,上市多款新车[24] 2.2 吉利汽车 - 周销量4.0万辆,其中新能源2.2万辆(极氪品牌0.3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55%[27] - 2024年发布《台州宣言》,几何品牌并入银河品牌,2025年宣布收购极氪,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0万辆[27] 2.3 上汽通用五菱 - 乘用车整体销量1.4万辆,其中新能源1.2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86%[35] - 近期五菱宏光推出增程版车型,宝骏品牌新车“宝骏享境”上市,纯电车型销量占主导[35] 2.4 长安汽车 - 乘用车整体销量2.4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1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47%[40] - 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启源分别销量4k、3k余台,阿维塔销量约2k台[40] 2.5 奇瑞汽车 - 乘用车整体销量2.4万辆,其中新能源0.7万辆,车企电动化率约30%[48] - 旗下新能源品牌iCAR、奇瑞新能源、智界销量均约1k台[48] 2.6 特斯拉 - 该周销量7,324辆,Model 3 1,987辆,Model Y 5,337辆[54] - 今年多次推出优惠活动,如春节后对Model 3优惠,4月22日宣布Model Y和Model 3新优惠[54] 2.7 造车新势力 - 理想汽车销量1.1万辆,绝大多数为L系列车型[56] - 问界销量约0.7万辆,环比提升,新车M8于4月16日上市,4月20日交付[56] - 零跑、小米、小鹏销量均约0.6万辆,蔚来销量约0.5万辆,埃安销量约0.4万辆[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