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深智药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AI制药是临床前研究变革性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3:33
文章核心观点 - AI制药被定义为第三代药物革命 通过加速靶点发现 降低试验失败率和优化资源分配 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缩短研发时间并降低成本[1] - 腾讯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 在AI制药领域定位为模型驱动效率提升者 通过全栈研究体系和AI平台赋能药企 将临床前研究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天[8][9][1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传统药物研发需10-15年周期和10亿-15亿美元投入 成功率仅10%[1] - AI制药目前主要聚焦临床前研究阶段 作用体现在三方面:加速靶点发现与化合物设计 降低试验失败率 优化资源分配[1] - 行业正从试验驱动模式转向数据与计算驱动模式 通过AI模拟生物系统和多模态数据分析发现新洞见[7] 腾讯AI制药战略布局 - 布局超十年 投资晶泰控股 推出AI驱动药物研发平台"云深智药"[3] - 构建多尺度多模态全栈研究体系 涵盖分子/细胞/组织/系统层级 具备从蛋白质结构到成药性评估的完整AI能力[5][8] - 核心工具包括:单细胞转录组预训练模型scBERT T细胞受体预测模型tFold-TCR 全球最大单细胞蛋白数据库SODB[8]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抗体虚拟筛选流程比传统ELISA方法降低42.5%成本 成功率提高3-5倍[12] - AI平台可生成数千至数万化合物 通过优先级推演输出10-30个优选化合物供验证 将传统需3个月的过程压缩至2-3天[9] - 通过AI预测抗体与抗原结合能力 可筛选出10%候选抗体 再通过相似度计算选取前10%进行验证[11] 商业模式与产业协同 - 腾讯不参与药企具体项目 不转向全流程临床服务外包 专注提供技术平台和基础服务[8] - 为药企提供靶点化合物生成服务 为科研机构提供云安全及数据处理能力[9][12] - 通过实证对比改变行业认知:AI开发团队效率与准确度均超越传统团队[12] 发展定位与未来展望 - 创新药属于战略性投入 业务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投资多家公司[13] - 目标成为离产业最近的AI 通过技术积累和数据基建搭建普惠医疗服务平台[13] - AI不仅能解决提速问题 更能突破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未知科学问题[8]
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AI制药是临床前研究变革性的工具,腾讯的定位很清晰,就是用模型驱动提高研发效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25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在变革传统药物研发模式 通过加速靶点发现 优化化合物设计 降低实验失败率 提升整体研发效率[4][6][12] - 腾讯定位为AI制药技术提供方 专注于模型开发与效率提升 通过全栈研究体系赋能药企和科研机构[8][13][16] - AI制药能将传统临床前研究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 成本降低42.5% 成功率提高3-5倍[11][15] AI对药物研发的作用 - 加速靶点假说生成:通过多组学数据关联分析发现人工难以察觉的关联模式[6] - 模拟生物系统:替代部分实验验证步骤 快速筛选优选方案[6] -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洞见[7] 腾讯AI制药战略定位 - 聚焦技术平台角色:提供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成药性评估的全套AI能力 不参与药企具体项目或临床服务外包[8][13] - 核心能力包括:单细胞转录组模型scBERT T细胞受体预测模型tFold-TCR 全球最大单细胞蛋白数据库SODB[8] - 通过抗体虚拟筛选流程 将候选抗体筛选范围缩小至原始数量的10% 再从中优选10%进行验证[13] 行业影响与客户接受度 - 药企更关注专利时效性 AI主要价值体现在提升研发速度而非单纯降低成本[15] - 实际案例显示AI团队效率优于传统经验团队 改变了部分客户对AI的认知[13] - 当前服务模式:为药企生成数千个化合物候选 通过AI推演提供10-30个最优选项进行实验验证[9][10] 腾讯医疗健康布局 - 定位长期战略性投入 通过技术积累与生态协同构建普惠医疗服务平台[16] - 构建多尺度研究体系:覆盖分子 细胞 组织到系统的全栈技术串联[5][8] - 三大创新方向:医疗知识图谱构建 基座模型二次训练 医院智能体赋能[5]
科技巨头鏖战AI医疗千亿市场,谁能打通最后一公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0:33
互联网巨头布局AI医疗 - 京东健康旗下"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于2024年2月启动开源,成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类大模型 [1] - 华为于2024年3月成立医疗卫生军团,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与瑞金医院合作开发的RuiPath病理大模型覆盖19个常见癌种,占我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 [1][3] - 蚂蚁集团于2024年6月发布AI健康应用AQ,提供上百项AI功能,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名医生、近200个名医AI分身 [1] AI医疗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92亿元增长到94.61亿元 [2] - 预计到2025年,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242亿元 [2] - 超百家三级医院已完成AI本地化部署,生成式AI在医学问答测试中表现超越人类专家 [2] 科技巨头差异化战略 - 蚂蚁集团打造"三端一体"全景医疗生态系统,整合29万名注册医生资源,依托支付宝覆盖7亿医保支付用户和3600家医院 [3][4] - 华为采用"技术底座+生态联盟"模式,围绕AI影像平台、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和盘古医学大模型三大支柱展开 [3] - 腾讯以微信生态为核心,连接超10000家医疗机构,采用"双AI引擎驱动"策略,在深圳医保项目中为1700万参保人处理近100项医保业务 [4] AI医疗应用挑战 - 医疗数据量大但质量不高,结构化和标准化不足,不同医院系统互不兼容形成数据孤岛 [7] - 中国95%的AI医疗研究集中在医学影像类,医疗机器人、知识库、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相对不足 [7] - 商业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医院对高价辅助诊疗系统采购决策慎重 [7] 破局路径探索 - 华为通过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开发垂直场景应用模型如RuiPath病理大模型,将单切片诊断时间缩短至数秒 [7] - 蚂蚁AQ向县域开放名医资源,弥补全科医生缺口 [7] - 私有化部署模式可能解决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 [8]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港股互联网ETF(159568)回调蓄势,盘中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7-02 05:45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 88%,成分股涨跌互现,东方甄选领涨8 94%,狮腾控股上涨7 74%,同程旅行上涨1 74%,金山软件领跌8 31%,趣致集团下跌5 37%,美图公司下跌4 87% [3] - 港股互联网ETF下跌1 33%,报价1 71元,近1周累计上涨0 99% [3] - 港股互联网ETF盘中换手12 93%,成交4166 97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1 73亿元 [3] 科技互联网公司医疗布局 - 京东健康发布自研医疗模型"京医千询",与全国超15万家药店门店合作 [4] - 字节跳动收购医学科普平台"百科名医网"和互联网医疗公司幺零贰四,布局AI+生命科学上游技术,组建AIDD部门 [4] - 腾讯推出"腾讯觅影"AI影像平台和"AI辅助诊断系统",开发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 [4] - 谷歌开源AI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3,英伟达开源AI制药框架BioNeMo,超200家药企采用,微软发布医疗AI助手Microsoft Dragon Copilot [4] 港股互联网ETF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54 80%,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22/2889,居于前4 22% [5] - 最高单月回报30 31%,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24 85%,涨跌月数比9/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 04%,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00% [5]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1 56,相对基准回撤4 64% [5] - 管理费率0 50%,托管费率0 10%,近3月跟踪误差0 052%,跟踪精度最高 [5]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22 3倍,处于近1年19 25%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80 75%时间 [5]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构成 - 选取30家港股通互联网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 11%,包括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美团-W、金山软件、哔哩哔哩-W、美图公司、金蝶国际、京东健康、阿里健康 [6]
C端AI医疗应用推出行业生态逐步整合
华金证券· 2025-07-01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相关应用伴随技术发展逐步由B端向C端渗透,各科技互联网公司基于技术与数据优势推动行业发展,建议关注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京东健康、美团 - W、水滴公司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26日,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应用内提供上百项AI功能,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近200个名医AI分身等专业医疗服务,且已与健康管理设备合作,与可穿戴设备打通,可提供专属健康建议 [5] 模型发展与政策指引助力AI医疗行业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AI + 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88亿元激增至2033年的3157亿元,十年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3.1% [5] - 截止2024年底,对外提供医疗领域AI应用的产品和服务且已备案的模型和算法数量已达101个,分布为问诊对话占比48%、健康评估与咨询占比24%、病历生成与结构化医学报告生成占比14%、辅助诊断占比5% [5] - 2017 - 2024年中国AI + 医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从早期推动“互联网 + 医疗健康”和医学影像标准化,到2024年细化84个场景应用,覆盖诊疗全流程,强化基层医疗能力建设与数据互通共享 [5] - 2024年以来,对AI医疗技术的政策导向以“场景驱动、规范先行”为核心,地方政府与医疗机构普遍持开放态度 [5]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 国内公司 - 京东2023年7月京东健康发布自研医疗模型“京医千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即时零售已与全国超15万家药店门店建立合作 [5] - 字节跳动2020年通过收购医学科普平台“百科名医网”、互联网医疗公司幺零贰四进入医疗行业,并布局AI + 生命科学上游技术,组建AIDD部门 [5] - 腾讯推出“腾讯觅影”AI影像平台用于疾病早期筛查,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医生诊断效率,推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加速新药研发 [5] 海外公司 - 谷歌2024年11月11日宣布开源AI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3的源代码和模型权重 [5] - 英伟达2024年11月19日宣布开源AI制药框架BioNeMo,超200家药企采用 [5] - 微软2025年3月4日发布医疗界首个用于临床工作流程的AI助手Microsoft Dragon Copilot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