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

搜索文档
郑栅洁:加快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1 11:02
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栅洁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9月1 0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 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郑栅洁表示,做好下半年 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统筹高质 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 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统筹推动 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稳住经济基本盘,努 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围绕下半年经济工作, 郑栅洁 指出,实施好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定不 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多措 并举保障改善民生,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在实施好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方面, 郑栅洁 指出,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各项部署,加快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 相关举措落地见效。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
9.5%,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新华网· 2025-08-12 06:25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1] 科技创新成果与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 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并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 同比增长12.8%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12件目标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 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平台建设 - 上半年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2]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支持1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 [3] 新兴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 [4] - 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4] - 前5个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绿色产业与产品增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4]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在"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加速更新改造 [5]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 为去年末1.9倍 [7] -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企业及3090家金融机构 支持融资5400亿元 [7] - 中科创星基金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 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6]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 这些成就,举世瞩目!
新华网· 2025-08-12 05:43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1] -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1]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制造业发展 - 每年制造业增加值均超过30万亿元 [5] - 制造业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5]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21] 新经济发展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73.8% [31] - 网剧、网文、网游等文化"新三样"海外输出显著 [6] 区域经济格局 - 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 [7] -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5.3% [8] - 东北地区原油产量占全国21% [8] 科技创新突破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万亿元(全球第二) [31] - "祝融号"实现火星首次登陆 [10] -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 [10] - "东方超环"实现1亿度高温持续1066秒 [10] - "嫦娥5号"月壤与6个国家共享研究 [10] 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 [15] -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97% [10] - 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4条在建) [15] - 实现30分钟上高速目标 [9] 物流体系优化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15] - 2025年预计再节约3000亿元 [15] - 全国港口每小时吞吐3.8万标准箱(较2020年提升26%) [15] 外资利用成果 - 2021年至2025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十三五"总额) [20]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经历两次缩减 [20]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 [23] -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2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492万辆增长5倍多) [24] 内需消费贡献 - 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32] - 最终消费平均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32] 民生保障进展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 [28] - 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升至64.6% [28] - 在300多地级市及人口大县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28] - 各级教育普及达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8] 医疗能力提升 - 支持建设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10] - 推动707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 [10] 制度创新突破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减至106项 [18] - 清理4218件妨碍市场公平规定 [18] - 分4批推广88条创新举措 [18]
9.5% 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0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科技创新成果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2]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2] 产业创新平台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3] 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18.2% [4] 科技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去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7] -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