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注达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款仿制“聪明药”上市:2300万ADHD患者受惠,但需严防药物滥用
观察者网· 2025-09-10 12:08
核心观点 - 国内首款专注达仿制药立优加上市 打破原研药技术壁垒 缓解ADHD用药供应紧张局面 [1][2][3] ADHD疾病概况 -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 过度活跃和情绪冲动 [1] - 中国儿童患病率达6.26% 患者约2300万人 但临床就诊率仅10% [2] - 成人患病率约3% 部分儿童期病症会持续至成年 [2] -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浏览量超5.6亿次 讨论量超436万条 [1] 药品研发突破 - 立方制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于2024年4月获批 商品名立优加 [1] - 采用三层渗透泵技术 通过精准控释实现快速起效和全天候疗效稳定 [3] - 专注达专利2012年到期 但因技术壁垒直到2024年才出现首款仿制药 [1] 市场供应状况 - 原研药专注达由强生研发 西安杨森进口分装 在国内使用超20年 [2] - 2024年部分地区出现药品短缺 西安杨森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将包装工序转移至西安工厂 [3] - 仿制药上市将缓解供应紧张 避免药品缺乏生产自主权 [1][3] 药品管控体系 - 盐酸哌甲酯属第一类精神药品 与去氧麻黄碱 氯胺酮等同属严格管控类别 [4] - 原料 生产 流通环节均受严格管控 需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医生明确诊断方可开具 [5] - 患者必须凭红色处方单拿药 需备案病历 医嘱 知情同意书及身份材料 [5] - 药品流向具体到人 属管理最严格的精麻类药物 [5] 药品滥用风险 - 因能改善注意力缺陷 在部分群体中被称为"聪明药" 并流向黑市 [5] - 非患者使用会导致成瘾性等严重后果 非正规渠道购药属违法违规行为 [5][6] - 实际作用仅为集中注意力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聪明" 名称存在误导性 [6] - 药品说明书记载可能产生生长抑制 胃肠道梗阻 精神类失眠 耐药性等不良反应 [6] - 七部门于2024年6-12月开展防范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网络宣传教育活动 [7]
打破垄断! 立方制药多动症仿制药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7 11:59
市场概况与需求 - 中国有约200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困扰,患病率为6.26%,但就诊率仅10%左右 [2] - ADHD治疗需综合性方案,以药物治疗结合行为治疗为主,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是6岁以上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2] -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2023年在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3.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至约4.3亿元,去年整体销售额超过5亿元 [3] 原研药市场格局 - 强生制药的专注达是过去20年国内唯一拥有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进口批准文号的产品 [1] - 专注达因被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受严格管制,且原料价格昂贵,导致供货紧张和频繁断货 [1][3] - 强生表示全球需求增长超出生产能力,尽管计划2024年全年供应,但市场供应一直不正常 [3] 国产仿制药突破 - 立方制药的立优加是国内首个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仿制药,打破原研药独占格局 [1] - 立优加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路径与原研药完全一致,定价比原研药低20%(约15.3元/片 vs 19元/片) [5] - 公司产能充足,将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申报产量,确保供应不断档 [1]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华润双鹤和苏州第壹制药等企业持有盐酸哌甲酯片生产批文,但均为普通剂型,市场规模有限 [5] - 精麻类药品不纳入集采目录,立优加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受集采影响,有利于价格稳定 [7][8] - 立方制药以渗透泵控释技术为核心,具备产业化优势,是国内少数精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7] 临床与医生观点 - 长效控释制剂药效可维持12小时,只需早晨服用一次,在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面优势明显 [3] - 医生认为国产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对患者是福音,且国产化有望降低药物成本和患者费用 [5] - 普通剂型半衰期短,需每日多次服药,对年幼患者管理困难,疗效大打折扣 [2]
多动症原研药频断货 国产首仿药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9-07 04:55
核心观点 - 立方制药首仿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上市 打破强生制药独家垄断ADHD治疗药物市场格局 [1] - 国产仿制药定价较原研药低20%且可医保报销 有望缓解原研药频繁断货问题 [1] - 精神类药物需国家药监局审批 公司明年生产量将分两次报批 [1][2] 产品与市场 -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属精神类药物 [1] - 过去20年仅强生旗下西安杨森拥有进口批准文号 商品名"专注达" [1] - 2023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达3.5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至4.3亿元 [1] - 原研药近一年出现频繁断货 北京儿童医院发布超5则断货通知 新华医院发布四则停药通知 [1] 公司策略 - 立优加定价较原研药下降20% 具备医保报销资格 [1] - 产能较为充足 但年度供应总量需报国家药监局特药处审批 [1] - 2025年生产量将于今年10月报省药监局 明年5月有增量申报机会 [2] 行业影响 - 首仿药上市打破进口药独占市场格局 [1] - 国产仿制药上市有望改善ADHD治疗药物供应稳定性 [1]
多动症原研药频断货,国产仿制药上市有望缓解2000万患者用药焦虑 厂商称“技术路径完全一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1:29
市场概况与需求 - 中国约有2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受ADHD困扰 患病率为6.26% 但就诊率仅10%左右 [1][3] - ADHD需要长期综合性治疗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是6岁以上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3][4] -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2023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3.5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至约4.3亿元 [4] 竞争格局与供应状况 - 过去20年强生专注达独家垄断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市场 因管制严格和原料昂贵导致频繁断货 [1][5] - 目前国内有三家企业持有盐酸哌甲酯片生产批文 但均为普通剂型 市场规模有限 [6][7] - 立方制药立优加为首个国产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仿制药 打破强生市场垄断格局 [1][8] 产品特性与研发 - 缓释制剂技术具较高研发壁垒 药效可维持12小时且每日仅需服药一次 [4] - 立优加参照原研药专注达研发 技术路径完全一致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8] - 普通剂型半衰期短 每日需服药两次以上 用药管理困难且疗效受限 [4] 定价与医保政策 - 立优加定价约15.3元/片 较原研药19元/片低20% 每盒15片总价229.6元 [8] - 精麻类药品不纳入集采目录 有利于维持价格稳定和市场竞争力 [11] - 国产化有望降低药物成本 减少患者费用支出 [8] 产能与监管 - 立方制药表示产能无问题 将根据需求申报合理产量确保供应 [1] - 精麻药品生产和销售需国家药监局审批 明年生产量计划10月报省局审批 [8] - 强生表示全球需求超出生产能力 导致2023年以来供应紧张 [5] 市场前景与资本反应 - 立优加被资本市场视为业绩增长重要驱动产品 获批后股价出现五连板 [8][9][10] - 山西证券研报指出专注达日均费用约20元 立优加市场空间巨大 [11] - 原研药供应不稳定且未充分推广 2022年盐酸哌甲酯缓释片销售额超5亿元 [6]
对应患者约2300万人 这款频频断货的药物终于有了仿制药
中国经营报· 2025-09-04 22:27
产品上市与市场背景 - 立方制药首仿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于9月2日正式上市销售 该药物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是国内首款仿制原研药"专注达"的缓释片剂[2] - 原研药"专注达"于2005年8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分装销售 属于国家管控的一类精神药品[2][3] - 国内ADHD患者基数庞大 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约为6.26% 对应患者约2300万人[4] 市场需求与供应状况 -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2023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3.5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至约4.3亿元[2] - 原研药"专注达"长期面临供应短缺问题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发布超5则断货通知 上海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先后发布四则停药通知[3] - 西安杨森表示 由于全球需求增长超出生产能力 尽管中国被优先分配供应 2024年仍面临供应压力 计划将包装工序转移至西安工厂以加速供应[3] 技术壁垒与研发突破 - 原研药采用口服渗透泵控制技术(OROS技术) 制剂结构包含三层片芯及多层包衣 需通过激光打孔实现精准药物释放 仿制技术门槛极高[2][5] - 立方制药凭借近20年渗透泵技术产业化经验 通过优化多重工序及设备改造 实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0-12小时三个关键时段的生物等效性 最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5][6] - 此前有两家企业的仿制药因药效不足被FDA撤销批准 凸显该药物对释放曲线敏感性和临床疗效等效性的特殊要求[5]
立方制药国产多动症药上市,此前已收获五连板
财经网· 2025-09-03 08:06
公司动态 - 立方制药于9月2日举办盐酸哌甲酯缓释片首发仪式 宣布该多动症治疗药物正式上市销售 [1] - 公司于2020年12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是国内渗透泵控释制剂龙头企业 [5] - 该药物采用三层渗透泵控释技术 实现快速起效并维持全天候疗效稳定 [5] - 公司拥有盐酸哌甲酯原料药 建立原料与制剂一体化供应体系 [5] - 药物生产销售需经国家药监局审批 明年生产量预计10月报省局审批 5月有增量机会 [5] 产品获批与市场表现 -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18mg)于4月14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属国内首仿化学药品4类 [1] - 受获批消息影响 立方制药在4月15日至21日收获五连板 [1] - 机构预测公司产品将抢占15%市场份额 [4] 市场竞争格局 - 长效哌甲酯缓释制剂在国内此前仅强生旗下专注达拥有进口批准文号 2005年8月获批 [1][3] - 国内暂无其他企业进入长效哌甲酯缓释片临床研究或注册申报阶段 [4] - 2023年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3.5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至4.3亿元 [1][3] 行业需求与供应状况 - 中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达6.26% 约2300万患者 但临床就诊率仅约10% [3] - 约65%患者合并至少一种其他共患疾病 [3] - 强生说明函显示 专注达自2023年面临全球供应紧张 需求超出生产能力 [4] - 2025年以来多家医院出现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供货紧张情况 [4] - 强生计划将中国市场包装工序转移至西安工厂以加快供应 [4]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2023年全球多动症药物市场规模达143.1亿美元 预计2030年增至186亿美元 [1][3] - 全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3.69% [1][3] - 长效哌甲酯缓释制剂是6岁以上多动症患者一线治疗药物 被行业称为"聪明药" [1][3]
国产“聪明药”正式上市
券商中国· 2025-09-03 01:07
产品上市与市场背景 - 立方制药于9月2日举办盐酸哌甲酯缓释片(18mg)首发仪式,该药为国内首仿多动症治疗药物,4月14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1][2] - 该药获批后立方制药在4月15日至21日股价连续五日涨停 [2] -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属于一类精神药品,采用三层渗透泵控释技术实现快速起效和全天候疗效稳定,公司拥有原料药并建立一体化供应体系 [5][6] 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 中国成人多动症患病率约3%,儿童患病率达6.26%(约2300万人),但临床就诊率仅10%,65%患者合并其他疾病 [2] - 2023年全球多动症药物市场规模143.1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69% [3] - 国内长效哌甲酯缓释片此前仅强生旗下专注达(2005年获批)一家进口,2023年样本医院销售额3.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增至4.3亿元 [3][4] - 强生因全球需求超产能导致供应紧张,2024年多家医院出现断货,国内其他企业尚无长效缓释片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 [4] 公司战略与市场预期 - 立方制药为渗透泵控释制剂龙头企业,通过原料制剂一体化体系保障供应 [5] - 机构预测公司首仿药将抢占15%市场份额,明年生产量需经省局和国家药监局审批,5月有增量机会 [4][6] - 药品流通需严格管控,患者需凭红色处方单购药 [6]
国产“聪明药”正式上市,多动症仿制药如何搅动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9-02 13:57
产品上市 - 立方制药于9月2日举办盐酸哌甲酯缓释片首发仪式 该药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正式上市销售[1] - 该药为国内首仿药 按照化学药品4类申报 于4月14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 市场背景 - 中国成人多动症患病率约3% 儿童患病率达6.26% 约2300万患者 但临床就诊率仅约10%[3] - 2023年全球多动症药物市场规模达143.1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8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69%[4] - 2023年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3.5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至约4.3亿元[5] 竞争格局 - 长效哌甲酯缓释制剂在国内原仅强生旗下专注达拥有进口批准文号 2005年8月在中国获批上市[4] - 自2023年以来专注达全球供应紧张 2024年多家医院出现断货情况[5] - 国内除立方制药外 无其他企业进入长效哌甲酯缓释片临床研究或注册申报阶段[5] 公司优势 - 立方制药采用三层渗透泵控释技术 实现快速起效和全天候疗效稳定[6] - 公司拥有盐酸哌甲酯原料药 建立原料与制剂一体化供应体系[6] - 机构预测公司产品将抢占15%市场份额[5] 监管要求 - 长效哌甲酯缓释片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 原料 生产 流通环节受严格管控 需红色处方单取药[6] - 生产和销售需国家药监局审批 明年生产量于10月报省局 5月有增量审批机会[6]
为更能“卷”,他们偷偷吃上了治疗多动症的药
核心观点 - "聪明药"在高压行业和考试群体中被滥用,形成灰色产业链 [1][3][5][6][7] - 国内ADHD患者面临药物短缺,供需失衡催生市场机会 [10][12][13] - 立方制药推出国产仿制药,资本市场反应热烈但波动剧烈 [14][16][17] 行业现状 - 全球ADHD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4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11%至2034年2114亿美元 [15] - 国内唯一获批药物"专注达"由西安杨森生产,2021年纳入医保但产能不足 [10][12] - 2024年"专注达"销售额达641亿美元,显示强劲市场需求 [15] 公司动态 - 立方制药2024年4月获批首款国产仿制药,股价连续5个涨停板 [14][16] - 公司表示仿制药与"专注达"药效等效,供应链更便捷且产能有保障 [16] - 财报显示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股价在短期炒作后断崖式下跌 [17] 市场供需 - 中国6-16岁儿童ADHD患病率626%,成人患病率25-49%,估算每30名上班族有1例患者 [10] - 药物短缺导致原价20元/粒的"聪明药"在黑市被炒至100元/粒 [12] - 西安杨森计划2025年Q2前将包装工序转移至国内工厂以缓解供应压力 [13] 产品特性 - "聪明药"主要成分为治疗多动症的阿得拉、利他林或治疗睡眠障碍的莫达非尼 [3] - 药物通过兴奋脑神经元提高注意力,但会引发成瘾性及心脏疾病等副作用 [5][7][17] - 美国FDA要求"利他林"添加黑框警告,高血压等患者需谨慎使用 [17]
职场高等牛马,偷吃聪明药
虎嗅· 2025-05-13 04:20
行业现状 - "聪明药"主要指治疗多动症和睡眠障碍的精神兴奋性药物 如阿得拉 利他林 莫达非尼等 通过改变脑细胞代谢提高注意力 但属于国家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 具有成瘾性和严格渠道控制[6][7] - 国内唯一获批的"聪明药"是强生子公司西安杨森生产的"专注达" 2005年上市 2021年纳入医保 但产能有限导致全国多地缺货 患者需抢购[27][28][30] - 全球ADHD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47 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 11% 2034年将达211 4亿美元[35] 市场需求 - 国内6~16岁儿童ADHD患病率6 26% 成人2 5%~4 9% 平均每30名上班族有1名患者 形成巨大药物缺口[26] - 非患者群体如考生 职场人士通过灰色渠道购药 药贩子将20元/粒的"聪明药"炒至100元/粒 跨境走私现象频发[9][15][32] - 华尔街等高压行业滥用现象普遍 美国精神科医生50%客户来自华尔街 七位数年薪促使员工突破底线[18][19] 国产替代 - 立方制药2024年4月获批首款国产仿制药 药效与"专注达"一致 解决等效平替问题 供应链更便捷[37][38] - 消息公布后立方制药股价连拉5个涨停 但随后因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而断崖下跌[37][41][42] - 国产仿制药有望缓解"专注达"短缺问题 在中美关税背景下抢占市场[40] 产品特性 - "专注达"需三把钥匙开启保险柜保管 仅限确诊ADHD患者凭处方购买 原料供应受全球监管 产能扩张决策链路长[8][33] - "聪明药"实际仅提高专注力 不增强记忆力或逻辑能力 违规使用会导致失眠 抑郁 心脏病等副作用[45][46] - 英国剑桥大学10%学生曾用"聪明药" 牛津大学提议考试前进行药检但未实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