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电池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钴行业动态报告:原料进口大幅下降,钴价第二轮上涨启动
2025-09-22 01:00
**钴行业动态报告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钴行业 涵盖上游钴矿开采、中游冶炼及下游应用(如电动汽车电池、消费电子电池等)[1] * 提及的公司包括洛阳钼业、嘉能可、金川国际、五矿资源、华友钴业、力勤资源、腾远[8][17] **核心观点与论据:供应端紧张推动钴价上涨** * 刚果金政府延长钴矿出口禁令两个月 此举旨在提升钴价以保护其经济利益和财政收入[2][7] * 中国钴原料进口量因禁令大幅下降 8月进口量环比下降60% 7月环比下降27% 6月环比下降60%[2][14] * 自2024年6月起 中国钴行业从供给过剩转为短缺 预计此短缺状况将持续至2025年第一季度 加速去库存并推动钴价上涨[3][15] * 全球钴供应高度集中 刚果金储量占全球55% 产量占比高达75% 其政策变动对全球市场影响巨大[1][5] * 多数钴矿企业因钴价下跌而减产或停产 仅洛阳钼业产量保持增长 嘉能可2024年实际产量不足4万吨 远低于6-7万吨的指引[8] * 钴生产成本客观存在 当价格跌破16万元/吨时 大部分企业已停止生产[9] **核心观点与论据:钴价周期与未来走势** * 当前钴价上涨由供给端政策主导 与前两轮(2017-2018, 2021-2022)由需求驱动的周期不同[4] * 长期钴价中枢可见35万元/吨 若出现原料短缺 短期价格可能推升至40万元/吨[1][4][18] * 若不考虑政策干预 预计2025年钴供应过剩约6万吨 2026年过剩约5万吨 但刚果金政府可能通过实施出口配额制或减产30% 将过剩逆转为短缺 明确支撑钴价中枢上移[3][16] **核心观点与论据:需求结构与应用前景** * 2024年钴需求结构:41%来自电动汽车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26%来自消费电子电池钴酸锂正极[1][11] * 短期需求表现分化:消费电子需求超预期 2025年前8个月钴酸锂产量同比增长近29% 三元电池需求受铁锂电池挤压 同比增速约10%[11] * 长期需求潜力巨大:固态电池落地后预计将以三元电池为主 若全部采用三元电池 钴市场规模有翻五倍的潜力[1][12] * 高端及长续航车型仍需三元电池 其装机份额自2024年底以来稳定在20%左右[13] **其他重要内容:受益公司与地域分布** * 布局印尼的企业将完全受益于钴价上涨 华友钴业拥有18万吨湿法镍产能(权益量约1.2万吨) 力勤资源拥有12万吨湿法镍产能(权益量超8000吨) 在35万元/吨价格假设下 华友利润可达70亿元以上 力勤利润接近50亿元[17] * 在刚果金布局的企业(如洛阳钼业、腾远)也将受益于钴价上涨 即使销量受配额制影响 其业绩弹性依然明显[17] * 印尼是未来钴供应增量的重要来源 但其规模仍远小于刚果金 预计到2026年印尼湿法冶炼项目带来5.5万吨增量 到2028年整个印尼增量约5万吨 无法弥补刚果金的潜在减量[10]
格林美许开华:镍价处于企业“生死线”,拟收购一两家“小而美”的上市公司
经济观察报· 2025-05-07 13:13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通过优势稀缺资源业务并购1-2家"小而美"上市公司,并推动钨业务进入资本市场[1] - 公司拟推动主体在香港上市[1] - 公司计划出售8家工厂,已出售5家,回收资金将用于投资稀贵、稀散金属回收业务[13] 财务表现与业绩展望 - 2024年公司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9.19%,扣非净利润12.9亿元(2023年亏损2.4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13.67%,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7.7%[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4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实现三年翻倍[2] 业务发展重点 - 预计2025-2027年增长最快的业务为电池材料、钨资源回收和稀贵稀散金属回收[2] - 钨资源回收业务计划从6000吨增长至超过2万吨,稀贵稀散金属回收业务将超过20吨[12] - 公司目标成为世界核心稀缺资源回收企业与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回收25种稀缺资源[13] 镍矿业务 - 2024年镍金属产出5.16万吨同比增长91%,已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5] - 2024年镍业务营收58.5亿元占总营收17.61%[5] - 预计2027年镍金属产出超过21.6万吨[5] - 公司预测未来10年镍价均价17682美元/吨,中长期维持在18000美元/吨高位[9] 技术路线与市场前景 - 大圆柱电池和"双三元"电池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纯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500公里[3] - 公司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电池材料[3] - 预计2035年三元电池将与磷酸铁锂电池"两分天下"[9] 印尼业务布局 - 公司与韩国EcoPro、印尼淡水河谷等合作建设产业园区,计划年产动力电池约30GW[10] - 印尼镍矿储量约5500万吨占全球42%,产量180万吨占全球50%[9] - 预计2030年开始全球镍矿将趋于严重紧缺,2035年全球镍需求量达718万吨[10]
格林美许开华:镍价处于企业“生死线”,拟收购一两家“小而美”的上市公司
经济观察网· 2025-05-07 11:1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32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9.19%扣非净利润12.9亿元2023年扣非净亏损2.4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13.67%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7.7%[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有望实现三年翻倍[2] 业务增长点 - 预计2025-2027年增长最快业务为电池材料业务钨资源回收业务稀贵稀散金属回收业务[2][11] - 钨资源回收业务预计从6000吨增长至超过2万吨稀贵稀散金属回收业务将超过20吨[12] - 大圆柱电池和"双三元"电池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纯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500公里适配低空飞行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3] 镍矿业务 - 2024年镍金属产出5.16万吨同比增长91%已建成15万金吨/年镍资源产能控股产能11万金吨镍/年参股产能4万金吨镍/年[4] - 2024年镍业务营收58.5亿元占总营收17.61%[4] - 预计2027年镍金属产出超过21.6万吨[4] - 镍价2022年最高25638美元/吨2023年21506美元/吨2024年16818美元/吨[6][7] - 预计2027年后镍价中长期维持在18000美元/吨未来10年均价17682美元/吨[8] 战略布局 - 计划建设镍冶炼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电池回收电池集成的产业园区可年产动力电池约30GW[10] - 拟通过优势稀缺资源业务并购1-2家"小而美"上市公司积极推进钨业务进入资本市场推动主体在香港上市[13] - 目标成为世界核心稀缺资源循环材料供应商回收25种稀缺资源单项占中国供应量10%以上[12] 行业趋势 - 2021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反超2022年后成为主流路线今年3月占比达82.3%[7] - 预计2035年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两分天下"三元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主要在海外可拓展欧美亚洲新兴市场[8] - 印尼是全球最大镍资源国储量5500万吨占全球42%产量180万吨占全球50%[9] - 预计2035年全球镍需求量718万吨2030年开始全球镍矿将趋于严重紧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