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外世界2》
icon
搜索文档
微软和EA放弃游戏涨价,可这不是玩家的全面胜利
36氪· 2025-08-28 23:53
核心观点 - EA和微软放弃将游戏定价从70美元提升至80美元的计划 维持现有定价策略 [1][3] - 游戏行业面临开发成本上升和用户规模停滞的双重压力 但玩家对价格敏感度极高 导致厂商暂缓涨价 [7][13][15] 定价策略调整 - EA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当前财年不会调整游戏定价 《战地6》将维持70美元售价 [1][3] - 微软游戏部门确认《天外世界2》及其他假期全价游戏均按69.99美元发售 放弃80美元定价方案 [3] - 两家公司均强调通过在线服务和多定价方案提升玩家生命周期价值(LTV)而非直接涨价 [3] 财务压力背景 - EA 2026财年Q1净利润同比下滑28.2%至2.01亿美元 2023年以来持续进行项目取消、重组和裁员 [4] - 微软因800亿美元AI投资和768亿美元动视暴雪收购案进行资源重组 游戏部门裁员9000人 [7] - 游戏开发成本持续攀升 开发者工资上涨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陷入内卷状态 [11] 行业历史定价分析 - 游戏行业60美元定价标准形成于1990年代中期 持续近20年未调整 [9] - 2020年首次从60美元涨至70美元 四年后尝试涨至80美元遭强烈反对 [7][9] - 若计入通货膨胀 游戏实际价格在过去20年呈下降趋势 [9] 玩家行为变化 - Newzoo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每年只玩1-3款游戏的玩家占比持续上升 成为主流群体 [13] - 玩家将游戏视为廉价娱乐手段 80美元定价意味着较60美元基础上涨33% 超出承受范围 [7][13] - 社交媒体大规模反对声浪直接影响厂商决策 玩家明确表示涨价即拒绝购买 [7] 潜在行业演变 - 厂商可能转向通过DLC扩展内容拉长付费周期 降低消费痛感 [15] - 游戏发售时提供半成品再逐步完善的模式或更普遍 70美元购买完整体验的模式面临挑战 [15] - 定价策略转向侧重在线服务和多层次定价而非直接提高基础售价 [3][15]
实体游戏,无暇赴死
虎嗅· 2025-06-21 16:07
NS2销售表现 - NS2发售4天后销量突破350万台,超越Switch首月274万台的销售纪录 [1] - NS2有望打破PS4和PS5保持的450万台两个月销量纪录 [1] - 日服低价特权和游戏阵容争议未对初期销售产生实质性影响 [2] 实体卡带策略变革 - NS2引入密钥卡技术,实体卡带仅作为激活媒介,游戏内容需下载且需持续插卡验证 [4] - 第三方发行商普遍采用密钥卡形式,仅CDPR等少数厂商坚持传统卡带引发玩家赞誉 [5] - 卡普空计划将密钥卡收入计入数字版,反映厂商成本优化倾向 [5] - 欧洲市场数据显示NS平台80%新作销量仍来自实体版,但任天堂策略转变具有行业预示性 [6][7] 数字与实体游戏历史演变 - 光盘介质在90年代取代卡带和软盘,推动3D游戏视觉革命 [9][10] - 2013年美国数字游戏销售额72.2亿美元首超实体游戏的63.4亿美元(不含二手市场) [15] - PC游戏数字化进程领先,2013年数字版占比达92% [18] - 2024年全球实体游戏收入占比降至4.6%,数字游戏占95.4% [25] 实体游戏持续存在的合理性 - 二手交易使实体游戏具备成本优势,冷门游戏可随时低价获取 [29][30] - 实体版具备社交礼品属性,数字条款限制所有权引发用户担忧 [31][32][34] - 耶鲁大学研究证实实体物品能激发更强的心理所有权感知 [37][38] - 典藏版周边产品维持实体游戏收藏价值,如《黑神话:悟空》金箍等高价周边 [52] 行业融合趋势 - 微软裁撤实体零售部门,多款Xbox新作仅提供盒装激活码 [42][43] - 任天堂"虚拟卡"功能模拟实体卡操作逻辑,平衡数字化与用户习惯 [44][47] - 首日补丁常态化(如《潜行者2》139GB补丁)模糊实体与数字版体验差异 [49] - 分析师预测未来或仅存收藏版实体与"换皮数字版"的二元市场结构 [53]
Switch2正式开售;小米SU7 Ultra加入《GT7》;《无限暖暖》获苹果大奖 | 氪游周报6.2-6.8
36氪· 2025-06-08 06:22
新游上线 - 鹰角网络首款买断制多人合作冒险游戏《泡姆泡姆》登陆Steam平台,核心玩法为"三消+颜色匹配+平台跳跃",支持2-4人联机,首日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5万,Steam评分达"特别好评" [1] - 网易游戏和11bit工作室联合开发的《冰汽时代:最后的家园》移动端上线,保留端游末日生存与道德抉择核心体验,新增"耐力模式"和"宁静模式" [3] - 紫龙游戏放置卡牌游戏《龙魂旅人》上线,定位"喜剧后宫番",采用二次元立绘与动态特效,战斗系统为半即时策略 [4] - 梦龙乐队工作室Night Street Games公布首款5V5团队射击游戏《Last Flag》,核心玩法为"夺旗战",预计2026年登陆PC平台 [5] 老游停运 - 育碧免费射击游戏《不羁联盟》停服,该作上线仅9个月 [6] - 腾讯旗下经典IP手游《仙剑奇侠传 Online》停运,结束近8年运营 [7] 行业动态 - 叠纸多平台开放世界游戏《无限暖暖》获2025苹果设计大奖"视觉图像"奖,苹果评价其"画面华美且观感舒适" [8] - 小米SU7 Ultra成为首个加入《GT》系列赛车游戏的中国汽车品牌,将与《Gran Turismo》合作制作Vision Gran Turismo [8][9] - 任天堂Switch 2全球发售,京东累计预约量突破40万,港版机型享受国家补贴后实际到手价3654.15元 [11] - 2025夏季游戏节在洛杉矶举行,60余家厂商参展,Switch 2公开实机演示,小岛秀夫将携《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压轴闭幕日 [12] - 英雄体育入股深圳市英雄赛博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13]
出大事了!暴雪竟然联合微软围剿自家的前CEO?
搜狐财经· 2025-04-26 03:19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后续整合 - 微软于2023年10月以687亿美元完成对动视暴雪的收购,创下科技圈最大收购案纪录 [1] - 动视暴雪游戏正分批整合至Xbox Game Pass服务,微软试图通过该举措提升软件收入 [1] - 收购效果存在争议,微软官方与媒体对收益预期存在分歧,玩家社区对收购普遍持负面态度 [1] 微软与暴雪的市场策略调整 - 暴雪2024年重启国服运营,通过情怀游戏回归逐步收复中国市场,并加强玩家关系维护 [2] - 微软推行多平台战略,将《夺宝奇兵》《毁灭战士》《天外世界2》等第一方游戏转为限时独占后全平台发行 [2] - 微软将招牌赛车游戏《极限竞速:地平线5》登陆PS5平台,显示其从硬件盈利转向软件市场的决心 [2] 微软与暴雪的联合商业动作 - 微软第一方游戏《盗贼之海》将于4月15日登陆暴雪战网平台,该游戏全平台玩家已超2500万 [4][6] - 微软为战网版《盗贼之海》投入大量宣发资源,提供预购奖励并启用Xbox Play Anywhere跨平台功能 [6] - 此次合作被视为微软与暴雪针对新竞品《无主星渊》的联合围剿行动 [9][12] 《无主星渊》的市场威胁 - 该游戏由暴雪前CEO Mike Morhaime创立的Dreamhaven开发,承载"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期待 [8] - 游戏采用PvPvE玩法,结合太空科幻设定与英雄技能系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1] - 测试期间展现出超强玩家粘性,多样化的副本设计(失落舰队/推车玩法/歼灭任务)带来持续正反馈 [16][22] - 角色特异化设计(如无氧限制的机器人角色)与资源管理机制(燃料/维修物资)提升策略深度 [18][19] - 战斗系统支持多种战术选择(远程炮击/潜入破坏),并引入第三方干扰的随机变量 [20][23] - 技术测试后玩家社区反响热烈,形成自发传播效应,对传统大厂构成实质性威胁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