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农业

搜索文档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在华美企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改善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2 06:53
在华美企盈利与营商环境 - 71%受访在华美国企业在2024年实现盈利 较2023年66%的历史低点回升[1] - 48%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监管环境透明 较去年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1] - 41%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抱有信心 较去年大幅上升[1] - 营商环境改善体现在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多个维度[1] 关税政策影响与企业诉求 - 64%受访美企预计关税战将直接导致营收下降[1] - 48%受访企业呼吁美国政府取消所有对华商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1] - 33%企业希望取消2025年4月实施的"对等关税"及其他附加关税[1] - 美国延长178项中国产品关税豁免期限至2025年11月29日[3] - 企业认为90天豁免期限过短 希望尽早达成协议[3] 中国制造业生态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制造业生态被评价为全球最强 具备市场规模、产业链生态、基础设施和高素质人力等优势[3] - 越南和印度等国家无法比拟中国制造业的综合优势[3] - 供应链调整非一蹴而就 最佳模式是通过国际贸易分工实现互利共赢[3] 中美企业竞争格局 - 本土竞争被列为在华美企未来三五年第二大挑战 仅次于双边关系[5] - 41%受访美企认为中国企业在AI技术应用方面更为领先[5] - 零售与消费品行业美企重点关注电商直播、短视频购物和虚拟试穿等个性化互动领域[5] - 汽车领域超半数美企认为与中国车企在AI技术运用方面旗鼓相当[5] - 物流行业约半数美企认为中国企业在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无人机)上更具竞争力[5] 进博会参与与成果 - 上海美国商会将第三度携手美国农业部参加进博会 展台面积和规模较去年扩大[7] - 2024年进博会期间计划举办研讨会促进中美行业交流[7] - 2023年进博会美国馆达成7.11亿美元合作意向 较2023年首秀增长41%[7] - 进博会被视为鼓励美国中小农产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双赢平台[7] 中美合作潜在领域 - 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被列为中美必须共同努力的三大领域[6] - 需要建立适用于所有国家的AI治理协议和规则以应对潜在风险[6]
上海美国商会报告:贸易战并未触发大量美企回流美国
第一财经· 2025-09-11 00:40
企业盈利状况 - 71%受访企业在2024年实现盈利 较2023年66%的历史低点回升[1] - 制造业盈利企业占比达80% 零售业为69% 服务业仅为55%[1] - 受访企业2024年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较上一年度调查的50%有所提升[1] 营商环境改善 - 48%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监管环境透明 较去年大幅提升13个百分点[2] - 超三分之一受访企业表示中国对外资企业政策法规有所改善 较2024年上升4个百分点[2] - 41%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抱有信心 较去年22%大幅上升[2] 政策举措影响 - 39%受访美企受益于中国政府促进消费举措[2] - 37%认为扩大市场开放有积极作用[2] - 30%表示企业业务受益于中国政府扩大免签范围举措[2] 投资动向 - 23%受访美企在2023年实际增加在华投资[2] - 医疗健康与制药行业增资比例最高达43%[2] - 22%受访美企计划增加在华投资 53%保持不变[2] 行业前景展望 - 41%受访企业对中国五年商业前景持乐观态度[3] - 零售业乐观度最高达51% 制造业最低为36%[3] - 医疗健康行业尤其是生物科技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3] 关税影响评估 - 64%受访美企预计关税战将直接导致营收下降[4] - 化工行业88% 物流行业83% 制造业74%企业表示将出现收入受损[4] - 48%受访企业呼吁美国政府取消所有对华商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4] 贸易关系假设情景 - 69%受访企业预计若美国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将受负面影响[5] - 制造业受影响比例最高达78% 零售业59% 服务业54%[5] - 57%受访企业将中美双边关系改善列为首要有利发展因素[5] 产业转移趋势 - 选择美国作为投资转移目的地的企业比例下降4个百分点至18%[5] - 27家转移投资的制造业企业中仅2家选择美国[5] - 东南亚依旧是投资转移首选目的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