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

搜索文档
魅视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28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7071.85万元 同比增长10.31%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4340.72万元 同比增长19.43% [1] - 归母净利润1907.76万元 同比下降36.74% 第二季度净利润1322.0万元 同比下降16.28% [1] - 毛利率63.91% 同比下降18.76个百分点 净利率26.98% 同比下降42.65个百分点 [1] - 三费总额2328.1万元 占营收比例32.92% 同比增长35.91% [1] - 每股收益0.19元 同比下降36.67% 每股净资产9.52元 同比增长0.9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3元 同比增长200.92% 货币资金3.7亿元 同比增长10.66% [1] 运营指标 - 应收账款5473.5万元 同比下降11.56% 有息负债135.48万元 同比下降19.78% [1] - 历史ROIC中位数33.92% 2024年ROIC为7% 净利率历史水平达40.66% [2]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偿债能力表现良好 [2] 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边缘计算产品和智能分布式视听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分布式系统、矩阵拼接类产品和中控系统 [2] - 营业收入规模稳定在2亿元左右 产品应用于指挥中心、调度控制中心等关键场景 [2] - 服务领域涵盖应急管理、智慧城市、公安指挥、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 [2] - 近期推出边缘智能协作平台和人工智能系列产品 结合AI与边缘计算技术拓展产品线 [2][3]
云工场(02512)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1492.3万元 同比增长18.9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4:29
财务表现 - 集团收益人民币4.07亿元 同比增长10.03% [1] - 净利润1492.3万元 同比增长18.97% [1] - 每股盈利0.03元 [1] 战略方向 - 业务重心从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扩展至场景化边缘计算应用及行业深度融合 [1] - 强化边缘云+AI服务核心策略 顺应边缘计算与AI融合行业趋势 [1] - 构建覆盖中国超2000个区县的十公里低时延算力服务圈 [1] - 战略重点为扎根算力网络并深耕智能场景 向政府交通教育等领域提供边缘AI解决方案 [1] 技术布局 - 构建全面技术栈 涵盖模型即服务层多元化模型能力及软件即服务层行业场景深度融合 [1] - 算力调度平台 模型微调平台及AI大模型应用构成核心技术体系 [1] - 开发异构算力自适应管理系统 IDC机房监控预警系统及能耗优化系统 [3] - 推进AI大模型生产环境部署方法 微调方法及数据集生成方法研究 [3] 产品与服务 - EdgeAIStation服务完成多款主流AI模型算力平台适配 [2] - 灵境云大模型私有化部署解决方案提供AI模型 应用平台及算力集群私有化部署 [2] - 算力调度解决方案支持GPU NPU FPGA等多元算力资源管理 具备镜像快照功能 [2] - 实时视频流智能分析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模型分析监控视频 [3] - 推进云边协同智能物联网系统开发 [3] 市场认可与合作 - 与机器人产业联盟 知名大学及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 [3] - 连续三年获评中国边缘计算企业20强 [3] - 入选2025政务行业信创生态图谱 [3] - 边缘智能巡检V2.0获得鲲鹏原生开发技术认证 [3]
魅视科技:现阶段公司产品尚未面向大型集中式的算力中心提供服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1:47
公司业务定位 - 边缘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专注于解决边缘侧的低延迟、高带宽和本地化处理的独特需求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边缘端 尚未面向大型集中式算力中心提供服务 [1] 应用场景 - 产品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慧园区、智慧工地等场景 [1]
八亿时空: 八亿时空关于开展新业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6:12
新业务基本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龙泉驿区分公司签署《网络技术服务合同》,开展边缘计算业务,合同金额为1091.97万元(含税)[1][9] - 边缘计算业务运用分布式计算、云-边协同、实时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为5G互联网等多场景提供低时延、高带宽与灵活部署的算力支持,客户按带宽用量、计算资源用量付费[2] - 业务模式包括为流量大的互联网业务提供内容缓存、实时转码,为物联网业务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对时延要求高的业务如自动驾驶提供本地实时决策和控制[2] 新业务的行业情况 - 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60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1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 [3] - 2023年下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达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边缘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3][4] - 边缘计算产业从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两端共同发力,市场自202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40% [4] 新业务的管理与审批 - 新业务由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运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5] - 公司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证书编号:B1-20251688),具备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等业务的资质 [5] 开展新业务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 5G、物联网与AI的广泛应用推动边缘计算兴起,弥补传统中心云在实时性、安全性和本地处理上的不足 [5] - 中国政策鼓励边缘计算应用落地,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东数西算"工程,一线城市已推出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 [6] - 边缘计算能与公司现有资源结合,延伸至数字化、物联网等高增长领域,优化业务结构并增强抗风险能力 [6] 公司的准备情况 - 公司创始人拥有IT门户网站运营经验,且在工厂智能化过程中积累了数字化管理经验 [6] - 客户资源将重点服务于全国铁塔、广电数百万个基站的智能安防监控、低空经济等项目 [7][8] - 技术团队拥有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等专业人才,并具备多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相关专利技术 [8] - 资金来源于自有及自筹资金,将按业务进度逐步投放 [9] 新业务开展情况 - 合同服务内容包括边缘计算设备租赁及网络技术服务,服务费根据业务量及考核结果支付 [9] - 新业务短期内增加资本开支,但长期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并提高盈利能力,不影响公司独立性 [9][10]
八亿时空开展边缘计算业务 布局智能化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3:55
业务布局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龙泉驿区分公司签署《网络技术服务合同》,合同金额为1091.97万元 [1] - 公司开展的边缘计算业务主要运用分布式计算、云-边协同、实时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为5G互联网等多场景提供低时延、高带宽与灵活部署的算力支持 [1] - 公司通过与基础电信运营商达成良好合作关系,通过自研边缘算法与边缘智能设备形成服务供给体系 [2] - 公司边缘计算业务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具备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的资质 [2] 技术应用 - 公司边缘计算业务利用基础运营商带宽资源和铁塔公司的基站机房等资源,根据不同场景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边缘算力和带宽流量服务 [1] - 对于流量大的互联网业务,能利用边缘算力进行内容缓存、实时转码等,减少网络拥塞 [1] - 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可在边缘进行数据预处理,降低云端压力,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1] - 对于对时延和连接可靠性要求高的业务,如自动驾驶和工业自动化,边缘计算能提供本地实时决策和控制 [1] 战略意义 - 新业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在智能化产业链上延伸新的触角 [2] - 使原本偏材料领域的业务版图扩容至数字化、物联网等高增长新兴领域 [2] - 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与市场空间,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材料,并拓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酰亚胺材料、光刻胶材料、高级医药中间体等多个业务领域 [3]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减少7.77% [3] - 实现归母净利润7660万元,同比减少28.27% [3] 研发进展 - 公司已具备全品类KrF树脂开发和量产能力,光刻胶树脂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芯片领域 [3] - 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够实现正式量产,有望实现千万级别的收入规模 [3] - 公司推进原料药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工作,现有2款产品订单充足,正在生产供货中 [3]
成立7年完成6轮融资 展现强劲“吸金”力
南京日报· 2025-05-02 23:19
文章核心观点 江行智能作为电力边缘智能领域创新者,融合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电力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成立7年完成6轮融资,凭借强大研发实力实现发展跨越,未来将加速产品布局并推动技术融合[1][9]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成立7年完成6轮融资,几乎每年一次,获红杉资本、保利资本等国内顶级AI投资公司青睐 [1] - 公司从成立之初不到10人发展到现在近200人规模 [9] 边缘计算技术及应用 - 边缘计算是把算力移到离数据源头更近的地方,在靠近“设备终端”一侧加数据处理“中间站”,集网络、计算等核心能力于一体,可先进行数据处理,减少数据回传,使响应更快、安全性更高 [1] - 因变电站需实时监测,其分布广泛、数量庞大,边缘计算低延时、成本优化等优势可在此发挥,这是公司成立初选定该细分赛道的原因之一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表计识别率国内领先,可将变电站内终端设备集成,分析采集数据并传至集控中心,替代人工巡视,提升巡检效率、质量和运行可靠性,节省运维费用 [3] 新能源场站业务 - 随着新能源需求提升,公司把无人机变成空中摄像头,分析图像为客户提供新能源场站运维信息 [4] 虚拟电厂业务 - 公司成为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13家聚合商之一,虚拟电厂是用电负荷管理与调控,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重要意义 [5][6] - 公司在耗电设备上安装协控装置,进行智能化局部调控和电力负荷动态调节,已具备参与电力辅助服务交易能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6] - 2022年底公司联合江苏铁塔打造聚合商平台,将全省基站蓄电池纳入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范畴,实现批量调度控制 [6] - 该平台可精确评估负荷设备情况,实现可调节资源一站式聚合管理,2023年迎峰度冬期间成功响应负荷量超3万千瓦,获经济效益超50万元 [7] - 公司创新构建的聚合商运营管理系统使铁塔基站具备双向调节能力,在全国多省份铁塔公司推进,支持电力需求响应 [7] 大模型业务 - 公司推出面向垂直领域业务需求的“源问大模型”,综合分析多种数据源,提升大模型在电力系统中的分析精度和应用广度 [8] - “源问大模型”能实现电力系统环境风险监测、人员违规行为识别、设备故障早期预警和处理等功能,引入混合专家模型技术可精准调配“专家”,提升解决问题的速度与精确度 [8] - “源问大模型”适用于多种发电方式,涵盖电网调度等多个环节,全方位赋能电力生命周期管理 [8] 公司业务布局与未来规划 - 公司拥有电网、发电、新电三大业务线,针对4大边缘计算场景形成2大核心产品线,构建2大技术平台底座,项目覆盖多地 [9] - 未来公司将加速新能源发电场站与变电站智能巡视系统等产品布局,在技术上融合复合大模型与因果学习机制,推动智能运维与辅助决策在工业场景落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