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酯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万凯新材股价涨5.06%,摩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44.35万股浮盈赚取382.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5:21
股价表现 - 9月1日股价上涨5.06%至17.86元/股 成交额2.51亿元 换手率5.08% 总市值92.02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尖山新区闻澜路15号 成立于2008年3月31日 于2022年3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基金(377240)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二季度减持8.6万股 当前持股444.3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5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382.14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基金规模55.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61.57% 近一年收益93.24% 成立以来收益691.24% [2] - 基金经理杜猛累计任职14年55天 管理规模117.1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91.24% 最差回报-1.7% [2]
华润材料8月25日获融资买入686.47万元,融资余额5395.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00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0.72% 成交额5820.56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86.47万元 融资偿还553.06万元 融资净买入133.40万元[1] - 融资余额5395.13万元 占流通市值0.44%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券余额42.82万元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 融券余量5.14万股[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8万户 较上期减少2.80%[2] - 人均流通股62092股 较上期增加2.88%[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66.23万股 较上期减少14.62万股[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58.79万股 较上期减少33.69万股[2] -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92.21万股[2] - 华夏智胜先锋、万家及招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退出十大股东[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36亿元 同比减少16.20%[2] - 归母净利润-1942.55万元 同比增长75.2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1亿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1] - 成立于2003年7月14日 于2021年10月26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聚酯产品83.51% 原料16.41% 其他0.08%[1]
万凯转债盘中下跌2.11%报141.939元/张,成交额1.22亿元,转股折价率0.38%
金融界· 2025-08-12 03:04
资料显示,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致力 于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环保、优质的聚酯材料,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带—海宁市尖山新 区。截至目前,已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的产能,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产品销至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 区,是瓶级PET行业"中国制造"的代表型企业。公司建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 产、学、研合作平台,并与多个高等院所、专业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 化产品结构、培养科研人才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根据最新一期财务数据,2025年1月-3月,万凯新材实现营业收入39.19亿元,同比下跌7.74%;归属净 利润4796.45万元,同比增加5.92%;扣非净利润1072.0万元,同比下跌48.22%。 截至2025年7月,万凯新材筹码集中度较分散。股东人数3.154万户,人均流通股9030股,人均持股金额 13.34万元。 8月12日,万凯转债盘中下跌2.11%报141.939元/张,成交额1.22亿元,转股折价率0.38%。 资料显示,万凯转债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第一年0.3 ...
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58%报144.283元/张,成交额1.72亿元,转股溢价率2.19%
金融界· 2025-08-08 06:04
万凯转债市场表现 - 8月8日盘中价格上涨2.58%至144.283元/张 成交额达1.72亿元 转股溢价率为2.19% [1] - 债券信用级别为AA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至2.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2月24日 转股价设定为11.3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万凯新材成立于2008年 是国内领先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专注于瓶级PET产品 [2] - 产能规模达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 位居全球前列 产品覆盖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位于长三角海宁市尖山新区 设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9.19亿元 同比下降7.74% 归属净利润4796.45万元 同比增长5.92% [2] - 扣非净利润1072.0万元 同比大幅下跌48.22% [2] - 截至2025年7月股东人数3.154万户 人均持股9030股 人均持股金额13.34万元 筹码集中度较分散 [2] 可转债产品特性 - 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特征 可按约定价格转换为发行公司普通股 [1] - 持有人可选择持有至到期收取本息 或在二级市场出售变现 [1]
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21%报139.827元/张,成交额1.39亿元,转股溢价率7.29%
金融界· 2025-08-06 06:29
万凯转债市场表现 - 8月6日万凯转债盘中上涨2 21%报139 827元/张 成交额1 39亿元 转股溢价率7 29% [1] - 债券信用级别为"AA"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 3%至第六年2 0%) [1] - 对应正股为万凯新材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2月24日 转股价11 3元 [1] 可转债基本特征 - 可转债是一种可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 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转股或选择持有至到期获取本息 亦可在二级市场出售 [1] 万凯新材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8年 是国内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龙头企业 总部位于浙江海宁 [2] - 具备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产能 规模居全球前列 产品覆盖上百个国家 [2] - 拥有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2]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 19亿元 同比下滑7 74% [2] - 归属净利润4796 45万元 同比增长5 92% 扣非净利润1072万元 同比下滑48 22%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股东人数3 154万户 人均流通股9030股 人均持股金额13 34万元 [2] - 公司筹码集中度较分散 [2]
万凯新材: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0:47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万凯转债信用等级同样为AA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02亿元,销售毛利率大幅下降至0.86%,EBITDA利润率仅0.37% [4][25] - 2025年3月末总债务增至84.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9.22%,偿债指标显著弱化 [4][26] 行业竞争与经营策略 - 2024年国内瓶级PET行业产能同比增长23%至2043万吨,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6%,行业平均加工费同比下降超30% [6][12] - 公司通过海外仓储基地拓展东南亚、非洲等市场,2024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11.61%,占比提升至36.21% [5][21] - 面临印度等国家反倾销政策风险,2024年8月印度对公司反倾销税率提升 [7][21] 产能与投资项目 - 公司PET设计产能300万吨/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保持92.44%高位 [16][17] - 在建项目包括年产120万吨MEG联产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60亿元,已投资51.92亿元 [18] - 新增尼日利亚30万吨(投资4500万美元)和印尼75万吨(投资20.2亿元)聚酯瓶片项目,需关注产能消化风险 [7][17] 财务数据与同业比较 - 2024年营业收入172.32亿元,同比略降,瓶级PET销售收入占比96.48% [15][19] - 同业比较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0.86%高于三房巷(-0.08%)和华润材料(-0.75%),但净利润(-3.02亿元)优于同业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6亿元,较2023年12.65亿元大幅下降 [26][28] 原材料与成本结构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93.18%,以PTA和MEG为主,价格波动显著影响利润 [22] - 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实现MEG自给,降低原材料进口依赖(2024年进口MEG占比23.3%) [22]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97亿元,反映行业价格下行压力 [24]
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问答汇总(最新)
梧桐树下V· 2025-05-09 08:27
全面注册制审核动态核心要点 内部控制审计要求 - 拟上市企业需在提交2024年12月31日为审计截止日的申报材料时提供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3][4] - 已在审企业需在更新2024年年报时补充提交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4] - 会计师事务所需严格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审计,关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募集资金投向主业要求 - "现有主业"认定以再融资方案披露时点为基准,需有一定收入规模且稳定运行 [6] - 投向新产品需论证与现有主业的协同性,包括原材料、技术、客户等方面 [8] - 募投项目实施需论证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产品原则上应完成中试 [9][10] 突击分红监管 - 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占净利润超80%或超50%且金额超3亿元同时补流还贷比例高于20%的企业不允许上市 [11] - 要求保荐人对IPO企业最近三年突击分红情况进行重点核查并提交专项报告 [11] 国有股东标识要求 - 存在国有股东的企业需在申报时提交国有股东标识相关批复文件 [14] - 在审企业可在提交注册前取得批复文件,按新老划断原则推进审核 [14] 员工持股计划监管 - 2020年3月1日后设立的员工持股计划含外部人员的需清理,否则按实际人数穿透计算股东人数 [16][17] - 清理后外部人员持股按一名股东计算 [17] 差异化监管机制 - 首次差异化监管于2023年8月17日启动,计算区间为2023年2月17日至8月16日 [19][26] - 后续每6个月实施一次,计算区间为最近12个月 [26] 预沟通机制优化 - 2023年8月底前完成140多单预沟通申请,同比增长2.5倍 [21] - 优化措施包括简化处理时限、建立撤否企业预沟通机制、增加共性问题公开等 [21] 资金流水核查要求 - 要求保荐人在工作报告中说明核查范围、标准、手段及发现的重点事项 [23] - 需对发行人内部控制有效性及是否存在体外资金循环发表明确意见 [23] 申报时间节点认定 - "申报前六个月内"以在审核系统提交申报文件时间为准 [24] - 申报前六个月内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新增股份需锁定36个月 [28] 全面注册制过渡安排 - 主板平移企业需在2023年2月20日至3月3日申报,逾期视为新申报企业 [33] - 创业板在审企业需在2023年3月10日前更新符合新规的专项说明 [36] - 主板和创业板项目需提交《保证不影响和干扰审核的承诺函》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