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中介
icon
搜索文档
求职避坑,5起侵害就业权益案例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9-16 11:45
案例一:山东高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转培"案 警惕"高薪招聘""零经验入职""带薪培训"等求职陷阱。 近日,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5起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典型案 例,揭开高薪"招转培"、扣证、黑中介、"缩水合同"、收费押金等常见求职陷阱的隐蔽套路,支招毕业 生避坑防诈。 基本案情:山东高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校园招聘、招聘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发布信息,通过冒用尚 诚等其他公司名义吸引人员应聘,转而发展成为收费培训对象,缴纳高额学费。 处理结果:经核实,该公司存在虚假招聘,未经许可从事职业中介、职业技能培训,并以职业中介、培 训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该公司关闭、停止办学、退还 所收费用、罚款52.08万元等处罚。 警示提醒:根据就业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应当依 法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职业技能培训许可证。涉案公司通过虚假招聘,擅自开展 职业中介、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并以此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严重侵害了求职者就业权益。此类案件求 职者多为高校毕业生,需高度警惕"高薪招聘""零经验入职"" ...
网上求职,当心“馅饼”变“陷阱”(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7-17 06:50
虚假招聘乱象 - 四川某公司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收取培训费2.8万元和服务费6万元,声称可直签国企,但未取得网络招聘服务许可且未受国企委托 [1] - 当前招工求职高峰期出现多种违法招聘套路,包括编造高薪岗位引流牟利、"招转培"、"招转贷"等 [1] - 有关部门已查处1196个未经许可开展职业中介活动的公众账号 [1] 监管整治行动 - 人社部联合多部门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重点纠治网络招聘乱象 [1] - 对涉事公司采取删除虚假信息、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措施 [1] 求职者防范建议 - 求职者需警惕"活少钱多"等虚假承诺,多方查证避免受骗 [2] - 应加强法律维权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 [2] 平台责任要求 - 部分招聘平台因利益关系对招聘信息审核不严 [2] - 平台需提升服务能力,严格把关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2] - 《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已明确平台在服务质量保障和求职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 [2] 行业生态建设 - 公平透明的网络招聘生态对保障求职者权益和用人单位招聘质量至关重要 [3] - 各方需形成合力,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促进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