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行业

搜索文档
天键股份9月23日获融资买入1630.10万元,融资余额1.2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3日公司股价下跌2.31% 成交额达1.2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630.10万元 融资偿还2252.77万元 融资净流出622.6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6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仅为3.79%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分位水平超过近一年70%处于高位 [1] - 融券方面当日无偿还和卖出操作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62万户 较上期减少4.29% [2] - 人均流通股4357股 较上期增加5.02%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37.76万股 较上期减少26.30万股 [3] 机构持仓动态 - 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A新进成为第五大股东 持股130.00万股 [3] -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新进成为第八大股东 持股43.68万股 [3] - 华夏领先股票和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5亿元 同比下降6.32% [2] - 归母净利润525.34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4.47% [2] - 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占比98.95% 其他业务收入仅占1.05%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成立于2015年4月1日 [1] - 2023年6月9日上市 主营电声产品研发制造 [1]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07亿元 [3]
扣非净利再跌九成、大股东纷纷离场后 佳禾智能控股股东也开始减持了丨大A避雷针
全景网· 2025-09-15 11:08
控股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文富投资计划减持600万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的1.59%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至12月29日 当前持股1.056亿股占比28.04% [1] - 2025年中报显示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降至33.95% 较2024年中的42.37%大幅下滑 [1]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90.6%至250.69万元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68.85%至0.41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92.07%至879.57万元 [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23.58%至1.33亿元 净利率下降2.41个百分点至5.58% [2] 毛利率持续下滑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降至14.07% 较2023年高点下降4.11个百分点 [3]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跌超3.3个百分点至14.85% [3] - 毛利率远低于漫步者(40.36%) 也低于朝阳科技(22.35%)和共达电声(30.44%) [3] 营收增长乏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0.82% [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76% [3] - 2023年营收小幅增长9.44% [2] 业务结构问题 - 智能穿戴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10.08%约1.01亿元 新型储能仅占1.88% [7] - 主要依赖耳机ODM代工 客户包括Harman、Beats等国际品牌 [3]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很高 存在客户集中风险 [5] 行业竞争压力 - ODM厂商议价能力孱弱 面临品牌商压价加剧 [5][3] - TWS耳机出货量增速持续下滑 行业进入"功能内卷"阶段 [6] - 核心技术专利储备不足 在双振膜喇叭、平面振膜等领域存在短板 [6] 研发投入削减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492.65万元 [4] - 缺乏操作系统和生态整合能力 智能眼镜领域主要赚取组装加工费 [6] - 在智能眼镜领域仅为影目科技等小众品牌代工 单机价值量低 [7]
佳禾智能子公司东莞电声拟对外出租位于东莞市工业厂房
智通财经· 2025-09-05 09:55
公司资产运营 - 全资子公司东莞市佳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拟出租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东园大道石排段151号部分闲置工业厂房 [1] - 出租闲置资产有利于盘活公司存量资产并提高资产利用率 [1]
佳禾智能(300793.SZ)子公司东莞电声拟对外出租位于东莞市工业厂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9:50
资产处置 - 全资子公司东莞市佳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拟出租部分闲置工业厂房资产 [1] - 出租资产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东园大道石排段151号 [1] - 租赁物用途限定为工业厂房 [1] 资产优化 - 通过出租闲置资产实现存量资产盘活 [1] - 提升公司资产利用率 [1]
天键股份补缴税款及滞纳金819.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0
税务补缴事项 - 公司经自查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819.26万元 其中税款649.82万元 滞纳金169.44万元 [1] - 补缴款项已全部缴纳完毕 且不涉及行政处罚 [1] - 该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 不涉及前期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1] 财务影响 - 补缴款项将计入2025年当期损益 [1] - 对202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具体影响金额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数据为准 [1]
共达电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未发生逾期担保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3:12
公司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担保的行为 [1]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未发生逾期担保情况 [1]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未发生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损失的情况 [1]
上声电子: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核心技术人员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23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情况 - 核心技术人员殷惠龙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于2025年8月4日正式退休 退休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1][2] - 新增认定丁晓峰为核心技术人员 其自2004年7月入职 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子公司茹声电子董事及总经理[4][5] - 殷惠龙持有公司股份302,036股 占总股本0.1855% 其中288,036股为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 14,000股为股权激励归属股份[3] - 丁晓峰持有公司股份618,012股 占总股本0.3795% 其中600,012股为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 18,000股为股权激励归属股份[6] 研发团队与知识产权管理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末达358人(占比11.54%) 2023年末348人(13.70%) 2022年末282人[7] - 殷惠龙任职期间参与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均归属公司 无专利纠纷或完整性风险 且签署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1][3] - 丁晓峰作为发明人参与申请专利54件 包括PCT专利11件 发明专利16件 实用新型专利27件[8] - 公司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完整研发体系 核心技术人员总数保持6人不变[6][8] 变动影响与应对措施 - 工作交接已完成 生产经营与技术研发有序推进 退休事项未对持续经营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 - 公司建立人才引进与储备培养机制 不存在对特定技术人员重大依赖 未来将持续优化研发人员考核与奖励机制[6][9][10] - 保荐机构东吴证券认定研发团队结构完整 总体稳定 本次变动未对日常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0]
姜滨夫妇牢绑“果链”博得270亿财富 歌尔股份营收重回千亿并购巩固地位
长江商报· 2025-08-03 23:37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斥资约104亿港元(合计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加深绑定苹果供应链[1] - 标的公司是苹果手表金属中框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在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精细化表面处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积累[7] - 此次收购被视为由"果链"逻辑主导的产业链并购,旨在巩固苹果核心供应商地位[1][7] 创始人发展历程 - 创始人姜滨从车间技术员起步,2001年创立公司前身潍坊怡力达电声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驻极体麦克风产品[2] - 2002年投入全部100多万元资金购置顶尖音频测试系统,建成行业首个消音室[2] - 2004年自主研发第一款蓝牙耳机,2006年成为国内蓝牙耳机领域领军企业[3] 业务发展里程碑 - 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6.45亿元、净利润0.77亿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5.26倍、4.13倍[3] - 2010年切入苹果产业链后业绩翻倍,当年营收26.45亿元、净利润2.76亿元,增速分别达134.7%、176.79%[4][5] - 2019-2021年营业收入从351.5亿元增长至782.2亿元,净利润从12.81亿元增至42.75亿元[5] 当前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收重回千亿元,达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26.65亿元,恢复性增长144.93%[6] - 歌尔微近80%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其中苹果贡献62.3%销售额[7] - 创始人夫妇以2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989位[7] 产品与技术路线 - 早期专注驻极体麦克风产品,后拓展至蓝牙耳机领域[2][3] - 通过收购丹麦高端音响品牌Dynaudio、参股美国微显示公司Kopin提升制造能力[5] - 目前业务重心调整至VR/AR领域,成为Meta旗下Oculus头显产品核心供应商[6]
天键股份90后董秘刘光懿年薪149万元,高于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6-25 12:3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27亿元,同比增长26.85% [1] -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55.5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1.1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82.58% [1] - 基本每股收益1.30元,同比增长35.42% [1]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18.77%,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9.55%,同比上升1.77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8%,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 [1]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2.12亿元,同比增加2,964.94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9.50%,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36%,管理费用增长38.68%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69%,财务费用减少105.54% [2]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总资产27.57亿元,同比增长7.8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61亿元,同比增长10.42% [1] 人力资源 - 2024年末在职员工3,111人,较上年末增加34人 [4] - 母公司在职员工482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2,595人 [4] 高管薪酬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报酬合计993.96万元 [5]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光懿薪酬最高,达148.57万元 [5] - 董事长冯砚儒薪酬133.44万元 [5]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微型电声元器件、消费类、工业和车载类电声产品、健康声学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6] - 成立于2015年4月1日,2023年6月9日上市 [6] - 注册地址为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上欧工业小区宝矿路66号 [6]
国光电器(002045) - 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1:28
公司业务布局 - 布局多款AI眼镜,在声学和电池等核心部件有相关专利,2025年根据客户订单指引布局产线并安排生产计划 [2] - 近两年开拓新产品品类、新客户和新基地,推进原有大客户业务转型,投入大量人员资源 [3] 财务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790,134.29万元,同比增加33.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9,860.66万元,同比增加21.81%,非经常性损益差异因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11,147.50万元 [4] - 2024年期间费用大幅增长,主要是员工成本增长,原因是业务拓展和转型带来人员资源投入增加 [2][3] 未来规划 - 沿用大客户战略,拓展与行业头部客户合作,重点突破消费电子类公司和国内外大模型客户 [5] 行业前景 - 音响电声类业务应用场景广、发展空间大,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将带来良好机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