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补能
icon
搜索文档
刘五洲:新能源商用车迎拐点 电动化渗透率5年有望追平乘用车10年进程
中国经营报· 2025-07-07 05:09
行业趋势 - 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在商用车领域加速推进,速度将快于以往 [1] - 乘用车电动化渗透率已达50%,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当前约百分之十几,预计5年内达到乘用车过去10年的水平 [1] - 商用车电动化拐点已至,新能源重卡市场从2023年起快速爆发,渗透率超过20%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5] 技术发展 - 智能驾驶、自动充电、换电等技术在乘用车场景逐步落地,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储备与模式创新加速推进 [1] - 兆瓦充电技术已在商用车领域实现商品化,例如河南安阳2MW充电站(国内最大商用车充电站)和内蒙古牙克石极寒测试配套项目 [1][5][6] - 超充网络发展空间巨大,商用车充电网络可向下兼容乘用车需求 [9] 公司定位与优势 - 公司定位为"重卡充电专家",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重卡)补能基础设施建设 [2] - 深耕新能源汽车补能领域12年(2012年布局),2018年起聚焦充电赛道 [3] - 具备全链条能力:覆盖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的完整价值链 [4] - 核心价值观为创新、高效、价值,与车企、国内外运营商建立良好生态合作 [4] 业务案例 - 国内案例:为运营商打造河南安阳2MW兆瓦级充电站,为中汽研冬季极寒测试提供充电配套 [1][5][6] - 海外布局:支持中东、东南亚、欧美等市场的中国企业解决补能问题 [6][7] - 技术适配:提前与各品牌车型开展兼容测试,保障量产车辆充电稳定性 [6] 行业发展路径 - 核心路径:技术创新(如兆瓦充电)和模式创新(如生态协同) [8] - 需解决市场痛点:明确运营真实需求(如短途运输场景的充电模式)、兼顾成本与效率 [8] - 行业关键点:聚合产业链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回归价值创造本质 [8] 未来战略 - 聚焦商用车重卡赛道,联合生态伙伴通过技术/模式创新创造价值 [9] - 超充技术可覆盖乘用车场景,参与发起超充快换倡议支持车企国际化 [9] - 行业"内卷"推动技术/模式创新,倒逼价值链重塑,长期趋势向好 [9][10]
壳牌联手极氪布局充电站
起点锂电· 2025-05-25 06:54
极氪能源与壳牌合作 - 极氪能源与壳牌达成合作,首批接入666座壳牌充电站,覆盖1.2万+优质充电终端 [1] - 合作覆盖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武汉、无锡、长沙、合肥,其他城市站点后续开放 [2] 极氪能源三方充电网络规模 - 极氪能源接入三方优质充电终端规模突破129万,实现中国大陆地级市100%全覆盖 [1] - 高速服务区已接入5025座,超快充站(单枪峰值功率≥360kW)已接入7448座 [1] 极氪与其他企业的补能合作 - 与开迈斯达成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三方桩规模突破110万枪,覆盖全国核心城市,高速服务区覆盖率83% [2] - 与广汽能源达成双向互联互通合作,用户可通过各自App或小程序查询信息 [2] 极氪自建补能网络进展 - 极氪能源V3极充站落地宁波、杭州、东莞、温州4城 [2]
三桶油的新能源汽车补能棋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01:22
行业转型与布局 - 中国石化与比亚迪合作建成国内首座兆瓦闪充站,后续计划建设4000座同类站点 [2][3] - 中国石油采用华为超充技术在上海投运首座超级充电站,配备600/720千瓦全液冷超充主机和56个充电车位 [4] -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签署协议,2024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万座 [2] - 中海油与蔚来合作共建换电站,计划打造"油+光伏+超充+换电"综合能源零碳示范服务区 [4] 技术合作与网络建设 - 中国石化深圳龙珠源加能站集成油品销售、加氢、充电、光伏发电等9种服务功能 [3] - 中国石油通过收购普天新能源获得2.1万台充电桩,计划完成全国充电桩战略布局 [6][7] - 中国石化已建成8400座充换电站覆盖370个城市,2024年自营充电量突破10亿度 [7] - 广汽能源与中国石油合作规划2025年在农村地区建成超100万个充电终端 [5] 战略规划与目标 - 中国石油2021年将新能源提升至与油气同级业务板块,成立多家新能源子公司 [6] - 中国石化计划2025年前建设5000座充换电站,完成5000座综合加能站改造 [7] - 三桶油探索"油气+新能源"双轮驱动模式,在风电、光伏、氢能等领域取得突破 [5] - 中国石油联合多家企业投资40亿元成立捷能智电公司,切入电池租赁和换电领域 [6] 市场趋势与竞争 - 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推动农村市场成为新增长点,企业加速布局充换电网络 [5] - 加油站面临燃油车销量下滑风险,转型充换电成为巩固市场地位的战略选择 [8] - 行业面临充电效率(快充15分钟vs加油5分钟)和家充低价电价的竞争挑战 [9] - 政策环境推动充换电市场发展,但技术路线选择和土地成本仍是关键变量 [9]
华为加码兆瓦闪充,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36氪· 2025-05-13 02:11
华为兆瓦级超充战略布局 - 公司推出面向商用重卡的兆瓦超充解决方案 充电电流达2400A 最大功率1.44兆瓦 补能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近4倍[1][3][6] - 超充站实现商用车"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 重卡15分钟完成补能 每分钟补能约20度电[1][3][6] - 数字能源业务2024年收入686.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4% 位列公司第三大核心战略板块[4][5] 商用车市场战略定位 - 选择重卡作为超充突破口的核心原因:中国燃油重卡存量达900万辆 年燃油费用约2.4万亿元 碳排放量7亿吨占公路交通排放54%[6] - 重卡电动化补能需求迫切 充电等待时间直接转化为运营损失 超充方案可使每公里运输能源成本从2.8元降至1.5元[6][7] - 联合东风商用车/江汽集团/北汽重卡等成立超充联盟2.0 计划2025年研发30-50款车型并打造超100条兆瓦级超充物流干线[7] 行业技术竞争格局 - 乘用车超充领域竞争白热化:比亚迪兆瓦闪充实现5分钟400公里续航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达12C峰值速率 极氪推出1.2MW全液冷充电桩[8][9] - 技术路线存在超充与换电之争 公司坚持超充路线 认为换电存在技术兼容性负担 超充场站综合成本比换电节省近一半[10][11] - 超充适配车型从2022年20余款增至当前超200款 行业进入全面超充新时代[10] 产业链实施挑战 - 电池技术制约:磷酸铁锂电池在4C超充下循环寿命可能缩减20% 充电速率与电池寿命存在矛盾[12] - 基础设施缺口:中国商用车专用充电桩不足2万个 超充桩占比低于5% 单座超充站建设成本超300万元 兆瓦级超充站投入超500万元[14] - 电网承载力瓶颈:10桩超充站峰值负荷相当于小型工厂耗电量 短时大功率需求对电网造成冲击[15] 技术解决方案 - 采用"光储充一体化"方案 通过构网型储能技术构建微电网 实现削峰填谷并降低对变压器冲击[15][17] - 全液冷散热与碳化硅模块技术保障2400A超高电流运行 智能调度系统协调光伏/储能/充电设备协同工作[3][9][15] - 构网技术需融合电力系统运行机理与电子电力设备控制技术 目前国内仅少数企业掌握该项能力[17]
从-20度的哈尔滨到大陆最南端徐闻,蔚来换电的愚公移山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2:33
蔚来换电站建设进展 - 公司已在全国布局超1,000个区县,建成3,000多座换电站,覆盖全国最繁忙的18条高速公路[4] - 公司提出"换电县县通"计划,目标覆盖全国超2,300个县级行政区[4] - 目前已完成"9纵9横14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布局[4] 极端环境建站挑战 - 哈尔滨宜家换电站在零下20℃施工,采用暖棚温控解决混凝土浇筑难题[6][8] - 戈壁地区星星峡超充站克服高温环境,通过夜间施工完成建设[11][13] - 极端气候下建站需精确控制毫米级误差,确保设备安装稳定性[10] 县域市场拓展策略 - 广东计划建设148座换电站实现"县县通"目标[4] - 县域换电站建设面临当地认知不足的挑战,需加强沟通解释[15][16]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通过政企合作快速推进换电站落地[20][21] 补能网络建设意义 - 换电站网络使新能源车3分钟换电成为可能[4] - 补能设施建设被视为新时代的"交通革命",类比加油站发展历程[22] - 全国3,303座换电站形成新能源补能网络,覆盖从极寒到高温各种环境[24][25] 用户使用案例 - 哈尔滨换电站支持车主完成零下20℃极寒环境下的出行[10] - 星星峡超充站启用后,车主实现新疆自驾游[13] - 广东县域换电站满足节假日返乡人群的补能需求[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