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物联网

搜索文档
商米科技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前期A股申报及撤回情况
智通财经· 2025-09-05 12:35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要求商米科技就境外上市备案补充说明多项事项 包括外资准入合规性、数据安全、股权结构及A股申报历史等[1][2] - 公司需结合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说明不涉及外资禁止准入领域 并符合2024年版负面清单要求[1] - 需披露客户结构、数据收集规模、广告业务资质及境外投资合规情况[2] - 需明确特别表决权安排、股权变动合规性及股东行政处罚影响[2] - 需说明前期A股申报撤回原因及是否影响本次港股上市[2] - 公司为全球最大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市场份额超10% 业务覆盖200多国[3] 业务与合规要求 - 需说明增值电信业务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合规性 要求律师出具明确结论意见[1] - 需结合前五大客户及业务类型说明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2] - 需披露网站/APP/小程序用户信息规模、数据使用方式及是否向第三方提供信息[2] - 需明确是否实际开展广告业务并取得资质 符合互联网广告整治要求[2] - 需说明境外子公司投资及外汇登记合规性[2] 股权与控制权 - 需说明发行后是否保留特别表决权股份 控制权是否变更[2] - 需披露历次增资转让价格、定价依据、实缴出资及股权代持情况[2] - 需说明股东汉涛咨询因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被处罚是否构成上市障碍[2] 上市进程与历史 - 需补充说明前期A股申报及撤回情况 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2] - 需评估A股申报历史对本次港股上市是否产生重大影响[2] - 2025年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1] 行业地位与运营数据 - 公司为全球领先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集成智能硬件、软件及数据洞察[3] -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超10%[3] -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全球最广泛业务网络[3] - 月活跃智能设备从2022年底约320万台增至2024年底约490万台[3]
新股消息 | 商米科技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前期A股申报及撤回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2:28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业务覆盖智能硬件 软件及数据洞察 赋能线下商业场景数字化转型 提升支付 会员管理 订单履约 存货控制及员工管理等核心商业运营流程效率 [3]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2024年收入计占有10%以上市场份额 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月活跃智能设备数量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20万台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490万台 [3] - 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并持有相关许可证 [1] 监管合规事项 - 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业务经营不涉及外资禁止或限制准入领域的原因 并确认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 [1] - 需说明开发运营的网站 APP 小程序等产品情况 用户信息规模 数据收集使用情况 以及是否向第三方提供个人用户信息 [2] - 需说明是否实际开展广告设计 代理 制作 发布等业务并取得必要资质 是否符合《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广告整治工作的通知》等规定 [2] - 需说明境外子公司涉及的境外投资 外汇登记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及合规性 [2] - 股东汉涛咨询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被处罚 需说明是否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障碍 [2] 股权结构与上市安排 - 需说明本次发行上市后是否保留特别表决权股份或类似安排 控制权是否发生变更及相关认定依据 [2] - 需说明历次增资及股权转让价格及定价依据 是否实缴出资 历史沿革中是否存在股权代持 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是否合法合规 [2] - 需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 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3] - 需补充说明前期A股申报及撤回情况 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及具体安排 是否存在对本次发行上市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 [2] 客户与产品详情 - 需结合报告期内各年度前五大客户及其业务类型说明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功能及应用场景 [2]
蚂蚁、美团、小米都投过的独角兽,要去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08 04:2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模式 - 公司创始人林喆于1996年创立广东川田科技 推出中国首款民营POS机 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1] - 2013年成立上海我有信息科技公司 推出"我有外卖"O2O智能硬件系统 2016年正式更名为商米科技并推出首款智能POS机V1[2] - 公司三年内实现全球收入突破1亿美元 产品销往100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出货量占比近一半[2] - 2018年公司转型支付端口 发布首款支持金融级别的人脸支付收银产品 并与支付宝达成合作[2] - 公司采用智能设备销售和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两大业务板块 智能设备销售占比高达98%[7][10] 市场地位与合作伙伴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市场份额超过10%[4] - 公司端到端BIoT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约6.1万个商业合作伙伴[4] - 与支付宝、美团、小米等巨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蚂蚁集团持股37.56% 美团持股11.29% 小米持股10.72%[6]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2014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暴龙投资)和A轮融资(小米科技、深创投等联合注资8000万元人民币)[6] - 2015年完成B轮融资(小米科技、深创投、美团联合投资2亿元人民币)和B+轮融资(微店追加1亿元投资)[6] - 2017年完成C轮融资(中民投与光速中国联合投资) 2019年完成D轮融资(蚂蚁科技领投 农银国际参与 投资总额达数亿元人民币)[6] - 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 林喆持有100%的A类股和15.78%的B类普通股 拥有79.04%的投票权[6]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34.04亿元下滑至2023年30.71亿元 2024年回升至34.56亿元 三年净增长仅约5200万元[9] - 净利润分别为2022年1.60亿元、2023年1.01亿元和2024年1.81亿元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1%、26.7%和28.9%[9] - 智能设备销售收入从2022年33.89亿元降至2023年30.08亿元 其中智能移动设备收入从2022年9.94亿元大幅下滑至2023年6.60亿元[10][11]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波动较大 2022年42.3%、2023年28.8%、2024年41.1% 客户数量从2022年2506名持续下降至2024年2262名[13] 产品结构与市场风险 - 智能台式设备收入从2022年12.83亿元降至2023年9.54亿元和2024年9.59亿元[12] - 智能金融设备收入持续增长 从2022年8.63亿元增至2023年12.23亿元和2024年14.64亿元[12] - 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收入占比极低 2023年仅6275万元(占比2%)2024年降至1838万元(占比0.5%)[12] - 业务高度依赖智能设备销售 存在收入结构单一性隐患[10][13]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曾于2021年6月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 2022年3月撤回申请 现转战港股[1]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BIoT软硬件解决方案研发、加强供应链及生产运营、实施全球市场扩张计划以及营运资金[8]
商米科技冲击港股,小米、美团押注,2023年业绩下滑
格隆汇· 2025-08-04 01:20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总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餐饮、零售、物流等15大行业及100+细分领域 [1][3][9] - 公司2013年由林喆创立,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商业物联网一体机,2018年发布首款支持人脸支付的收银产品,产品销往100+国家 [3] - 截至2025年6月,创始人林喆持股27.38%并拥有79.04%投票权,股东包括蚂蚁金服(云鑫创投)、小米(金星创投)、美团(汉涛咨询)等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04亿、30.71亿、34.56亿元,毛利率28.1%/26.7%/28.9%,净利润1.60亿/1.01亿/1.81亿元 [12] - 2023年业绩下滑因智能移动设备收入降33.6%(6.60亿→6.59亿)及智能台式设备收入降25.6%(12.83亿→9.54亿) [8][12] - 2024年宣派股息1.51亿元,智能金融设备收入占比提升至42.3%(14.64亿),带动毛利率回升 [8][11][12] 业务结构 - 智能设备销售占比超98%,其中智能金融设备收入三年复合增长30.2%,2024年达14.64亿元 [7][8] - PaaS平台收入占比从2022年0.5%升至2023年2.0%后回落至0.5%,显示平台业务尚不稳定 [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波动较大(2023年28.8%→2024年41.1%),最大客户收入占比22% [17]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商,市占率超10%,服务全球食品饮料50强中70%企业 [16] - 国内覆盖70%餐饮百强品牌和60%连锁百强,客户包括支付宝、美团、盒马等头部企业 [16] - 全球BIoT市场规模2024年2350亿元,预计2029年达3130亿元(年复合增长5.9%) [13] 运营风险 - 贸易应收款三年增长158%(4.06亿→10.49亿),周转天数从36天延长至89天 [17] - 客户数量从2022年2506名降至2024年2262名,存在客户流失风险 [17]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66.3%-75.9%,存在供应链集中风险 [12]
从卖POS机到冲刺IPO,潮汕商人获雷军、马云投资却困在硬件里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57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领域的头部企业,专注于智能商用硬件设备,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11] - 公司创始人林喆从POS机起家,获得小米、美团、蚂蚁集团等科技巨头支持,目前持股38.84%但拥有82.35%投票权 [2][11] - 2024年全球市占率约11%,略高于第二名1个百分点,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19][20] 业务模式 - 收入高度依赖硬件销售,智能设备收入占比近三年均超98%,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占比不足2% [16][17][18] -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台式设备、移动设备和金融设备,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27.8%、23.4%和42.3% [18] - 采用代工生产模式,与约30家第三方制造商合作,自有工厂产量占比很小 [23][2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04亿、30.71亿和34.56亿元,2023年同比下降9.8%后2024年恢复12.6%增长 [14][15] - 同期净利润1.6亿、1.01亿和1.81亿元,毛利率28.1%、26.7%和28.9%,低于行业均值32.8%-34.72% [14][19] - 2024年大额分红1.51亿元,占全年利润83.4%,同期杠杆率从2022年17.9%升至51% [12][13] 客户与市场 - 客户数量连续下降,从2022年2506家降至2024年2262家,流失率9.7% [21]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2.3%、28.8%和41.1%,客户粘性不足,2022年第一大客户次年即退出前五 [21][22] - 服务全球前50大食品饮料企业超70%,中国餐饮百强覆盖率超70%,连锁百强超60% [11] 风险与挑战 - 应收账款从2022年4.06亿飙升至2024年10.49亿,周转天数从36天增至89天 [27] - 代工模式导致毛利率低于同行,且存在生产管控风险 [19][26] - 曾冲刺科创板IPO未果,被问询科创属性、生产模式等问题 [14][26]
潮汕中专大哥卖收银设备:年入34亿 全球第一
36氪· 2025-07-11 11:46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主攻智能商用设备如POS机,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超70% [2] - 公司由林喆于2016年创立,其前身可追溯至1996年创立的广东川田科技,创始人具有丰富的POS机研发和O2O智能硬件经验 [3] - 公司获得小米、美团、蚂蚁集团等巨头投资,按2024年营收计已成为全球最大安卓端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10% [2][7] 业务发展 - 2016年推出V1外卖接单神器,3个月内成为中国安卓POS机市场第一,当年营收达1亿元 [4] - 2018年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近期又合作开发"碰一碰"商用终端,已销售数万台 [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1亿元、1.81亿元 [7] - 全球日均活跃设备数达490万台,服务超过61,000个商业合作伙伴 [7] 行业前景 - 全球BIo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35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3,130亿元,年均增长率5.9% [5] - 安卓端BIoT增长更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7% [5] - 行业进入"BIoT 3.0"阶段,AI、低代码、云平台等技术正在改变零售、餐饮、医疗、旅游、物流等多个行业的经营方式 [5] 商业模式 - 公司打造"开发者生态",通过开放平台、模块工具、API等降低开发门槛,让小微商户也能使用智能系统 [6] - 2024年智能设备收入占比高达99.5%,PaaS平台业务仅贡献0.5%收入(约1838万元) [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41.1%,超92%产品由代工厂生产 [8] 技术布局 - 公司持续升级AI能力,包括算法、智能麦克风阵列、边缘AI芯片及多传感器融合设计 [8] - 优化语音识别SDK、商品识别API等AI功能 [8] - 自有产能从2023年的52,800台提升至2024年的289,266台 [8]
商米科技港股IPO:外卖平台转型卖收银设备,客户数连续两年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7-11 06:13
公司上市申请 - 商米科技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1] - 2021年曾向科创板申请上市拟募资10亿元,2022年撤回申请[1] - IPO前获得蚂蚁科技、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巨头投资[1] 公司背景与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为小米投资的"我有外卖"[2] - 2016年从外卖平台转型为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销售智能设备如安卓收银机、智能POS机等[3][4] 客户与业绩表现 - 客户包括美团、支付宝、小米、好特卖等知名企业[5] - 客户数量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2506名、2023年2337名、2024年2262名[5] - 收入波动:2022年34亿元、2023年30.7亿元(下滑9.7%)、2024年34.6亿元[5] - 利润波动:2022年1.6亿元、2023年1亿元(下滑37.5%)、2024年1.8亿元[5]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年42.3%、2023年28.8%、2024年41.1%,集中度较高[5] 产品与生产模式 - 智能设备2024年销量380.3万台,但设计产能仅28.93万台(占销量7.6%),依赖代工生产[7] - 毛利率低于同行:2022-2024年毛利率28.12%/26.74%/28.85%,同期可比公司均值29.71%/31.32%/30.62%[8] 融资与股权结构 - 累计完成6轮融资,总规模超5亿元人民币[8] - 主要投资者包括小米、蚂蚁集团、美团等,蚂蚁集团持股37.56%(B类股)[8][9] - 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创始人林喆拥有79.04%投票权[8]
商米科技冲刺港股IPO: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至少有92%的产品为代工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6:34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9日递交修订后的整体协调人公告,新增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之一,保荐人仍为德银香港分行、中信里昂及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 [1] - 公司尚未更新6月25日首次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未披露IPO拟募资金额及发行股份数量 [1] - 公司曾于2021年6月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0亿元,但于2022年3月撤回申请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前身为上海我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小米参投B轮后转型为智能商用设备领域,2016年更名为商米科技 [2]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10% [2] - 公司服务全球约6.1万个商业合作伙伴,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超100种行业细分领域 [2][3] - 公司月活跃智能设备数量从2022年末约320万台增长至2024年末约490万台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BIoT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设备及BIoT PaaS平台,智能设备搭载SUNMI OS操作系统 [5] - BIoT PaaS平台提供统一软件基础设施和开发工具,支持特定垂直场景应用开发 [5] - 商米应用市场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约2亿次,服务全球前50大食品饮料企业中超70%的企业 [5] - 在中国实现超70%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和超60%百强连锁店覆盖率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1亿元、1.81亿元 [6][8] - 毛利率从2022年28.1%降至2023年26.7%,2024年回升至28.9% [9] - 2024年毛利率提升主要因欧洲等发达国家销售额增加及成本管理加强 [9] 收入结构 - 收入严重依赖智能设备销售,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99.5%、98%、99.5% [9][10] - 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台式设备(2024年占比27.8%)、智能移动设备(23.4%)、智能金融设备(42.3%)及配件零件(6.0%) [10]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42.3%、28.8%、41.1%,单一最大客户占比19.3%、16.5%、22.0% [11]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75.9%、74.1%、66.3%,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27.7%、24.9%、25.0% [11] 生产模式 - 主要依赖代工生产,2024年销售的智能设备中超92%为代工厂生产 [12][14] - 2024年与约30家第三方制造商合作,自有产能从2023年5.28万台增至2024年约29万台 [12][13] - 广东汕头工厂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61.3%,浙江嘉善工厂产能利用率17.7% [13] 股东结构 - 股东包括蚂蚁集团(通过云鑫创投持股37.56%)、美团(11.29%)、小米集团(10.72%)等 [15] - 蚂蚁集团持股从29.99%降至27.27%,2024年3月转让1483.2万股份给善商投资 [16]
商米科技赴港IPO:过去三年客户逐年减少,智能硬件设备销售收入占营收99%
搜狐财经· 2025-07-04 07:58
公司概况 -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1]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前身为上海我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设备及BIoT PaaS平台[1]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10%[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6亿元、1.01亿元、1.81亿元[1] - 智能硬件设备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99.5%、98.0%、99.5%[1] - 研发开支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0.5%、11.5%、11.4%,销售成本分别为24.5亿元、22.5亿元、24.6亿元[2] 客户与市场 - 2022年至2024年客户数量分别为2506名、2337名、2262名,呈现流失趋势[2] - 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42.3%、28.8%、41.1%,最大客户营收占比分别为19.3%、16.5%、22.0%[2] - 2024年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6.5%至11.86亿元,欧洲市场收入增长56.4%至7.17亿元[3] 融资与股权结构 - 累计完成至少6轮融资,总规模超过5亿元人民币[5] - 主要投资方包括小米、美团、蚂蚁、深创投等知名机构[4][5] - 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法定代表人林喆拥有79.04%的投票权[5][6] - 蚂蚁集团持股37.56%,美团持股11.29%,小米持股10.72%,深创投持股9.48%[6]
雷军系又一家公司赴港上市,这次赚多少?
钛媒体APP· 2025-07-02 10:29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商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公司,提供从刷脸支付到扫码自助等智能商用设备 [1] - 公司2024年营收达34.6亿元,是全球最大安卓端商业物联网方案商,市场份额超过10% [2] - 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月活跃设备数达490万台 [2] 股东结构 - 创始人林喆掌控公司38.83%股权和82.35%表决权 [6] - 主要股东包括蚂蚁集团(持股近30%)、美团(8.2%)、小米(7.78%)和深创投(6.88%) [6] - 公司与各大互联网平台有深度业务合作,包括支付宝、美团、小米等 [6]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线覆盖从台式终端、手持POS到智能秤、移动收款终端等全链路商用设备 [6] - 开发了基于安卓定制的商用操作系统SUNMI OS,内置多种商业管理功能 [13] - 2018年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全球首台刷脸支付设备 [16] 市场表现 - 在中国市场覆盖70%以上百强餐饮品牌和60%以上百强连锁店 [17] - 海外收入占比超过70%,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贡献15.5亿收入 [18] - 2024年净利润达1.81亿元,毛利率从26.7%回升至28.9% [20] 发展历程 - 2013年创立,最初定位为餐饮行业外卖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2014年获得小米投资并开始转型智能商用设备领域 [1] - 2019年蚂蚁集团领投D轮融资,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独角兽 [9]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林喆为潮汕人,中专毕业后进入电脑销售行业 [10] - 1996年创立中国第一家民营POS机企业广东川田 [11] - 2010年进入智能外卖硬件赛道,2013年转型做智能商用设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