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材料

搜索文档
中线拿稳、短线勿追!“慢牛”心态,结构更重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4:48
美联储降息与资源品行情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化弱美元环境 催化贵金属和铜等资源品行情 加速有色金属板块上涨 [2] - 美联储降息概率上升 或为中国央行宽松政策提供契机 支撑权益市场表现 [3][6] 科技与消费电子产业趋势 - 苹果端侧AI和META AR眼镜发布 推动可持续的端侧设备及AI生态产业趋势 消费电子板块尤其是果链受关注 [2] - AI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和创新药仍是市场主战场 [5] - 科技成长板块中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应用和创新药等细分方向值得挖掘 [8] 反内卷行业线索 - 反内卷呈现三条线索:资本开支强度大且边际缩减行业、行业自律或政策落地行业、依靠配额提升利润率行业 [2] - 中长期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带动反内卷概念 关注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光伏设备和电池等领域 [6] 市场资金与情绪动态 - 融资资金大举流入 情绪指数达95-96区间 可能加速冲顶或横盘震荡 [7] - 险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创历史新高 长线资金加强市场稳市机制 助力慢牛行情 [9] - 股票型ETF转向大幅净申购 趋势资金被动抱团与高成长板块创新高形成正反馈 [9] 指数走势与市场结构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创十年新高 市场上升动力健康可持续 未来股指仍有新高 [3] - 市场保持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但斜率较8月放缓 增量资金流入形成正反馈 [4][5] - 行情不会局限于小市值 盈利质量更好的中盘股或低位蓝筹股成重要力量 [3] 板块轮动与配置机会 - 市场热点处于轮动状态 关注结构性配置机会 成长板块景气度较高 [6] - 港股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应用、创新药和新能源产业链是轮动扩散重点方向 [8] - 采取大金融加泛科技均衡配置 增加对地产及中字头关注 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 [13] 盈利与产业支撑要素 - PPI或将迎来反转 盈利底在2-3个季度内到达 盈利周期触底支撑牛市 [14] - 科技品种出现相对盈利优势 产业层面积极信号频繁 自下而上逻辑主导突破 [14]
万万没想到!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竟被卡脖子了
商业洞察· 2025-07-05 02:14
中国芯片产业现状 - 2023年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为集成电路(芯片),但同时也是第一大进口商品,进口额高于原油 [4][9] - 芯片进口数量及金额均远大于出口,进口均价5元/个,出口均价仅3.8元/个,显示高端芯片依赖进口 [12][15] - AI芯片领域国产份额仅30%,剩余70%需进口 [16] 半导体制造设备与材料短板 - 光刻机因美国联合日本、荷兰的出口管制成为焦点,但蚀刻、沉积、离子注入等先进制程设备国产化率同样低下 [21][22][23][27] - 国家大基金三期拟重点投资光刻机及芯片设计软件等关键领域,规模超前两期总和 [30] - 半导体制造涉及10余个细分环节,设备与材料自主可控是产业根基 [18][28] 高端芯片国产化机遇 - 替代进口高端芯片存在近3万亿元市场空间 [33] - AI大模型及军事应用(如AI战斗机)加速高端芯片需求,美国首架AI无人战斗机计划2028年服役 [35][36][38] - 航空航天领域已通过实战验证技术实力,AI与战机结合将打开半导体及航空航天ETF增长空间 [39][40] 产业投资方向 - 科创半导体ETF布局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与高端芯片需求增长 [20][31] - 国家大基金长期扶持策略推动半导体全产业链自主化,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