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

搜索文档
中车中标阿根廷首都地铁车辆采购项目
新华网· 2025-08-12 06:37
项目授标 - 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B线整列列车更新项目 [1] - 项目内容包括提供174节全新空调列车车厢,替换老旧车辆 [1] - 项目预计投资约3.02亿美元 [1] 配套改造 - 当地将配套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提升供电电压、更新轨道和道岔设备 [1] - 改造目的是满足新车运行需要 [1] 项目影响 - 项目将提升列车运行频率和乘车舒适度 [1] - 预计惠及至少18万日常乘客 [1] -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市长称此举是"改善市民及游客生活的历史性一步" [1]
走进民企看发展丨龙头引领集群发展 “唐山造”轨道交通装备出海闯全球
新华网· 2025-08-12 06:24
产业集群发展 - 以中车唐山公司为核心形成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百余家配套企业紧密协同 [1] - 产业集群构建起强劲竞争力 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1] 全球化拓展 - 唐山轨道交通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产品出口覆盖欧洲至东南亚市场 [3] - "唐山造"装备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越来越多产品走出国门 [3] 政策支持体系 - 唐山市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外贸政策支持体系 涵盖财税金融及贸易便利化措施 [5] - 政策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通关及供应链成本问题 显著提升区域外贸韧性与竞争力 [5] - 支持体系包含新业态培育和市场开拓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 [5]
高端装备出海再赢“回头客” 中国中车获阿根廷动车组大单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核心交易 - 公司旗下中车国际与阿根廷国家铁路公司签订50列内燃动车组供货合同 [1] - 订单包括25列宽轨、15列米轨及10列标准轨距内燃动车组 [1] - 该订单为阿根廷铁路史上最大规模的内燃动车组采购项目 [1] 技术能力与产品优势 - 内燃动车组是公司海外市场核心产品 具备动力包集成、大功率内燃机车车下集成等关键技术 [2] - 新能源轻轨车辆采用DC750V锂电池供电 支持72-388人灵活编组 适用于中低运量城轨及旅游观光场景 [2]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战略 - 除阿根廷外 内燃动车组产品已出口至加纳、孟加拉、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多国 [2] - 2023年上半年海外市场营收达124.58亿元 同比增长44.24% [3] - 成功实现客运内燃动车组首次出口阿联酋 并签订新加坡首个全寿命周期项目 [3] 历史合作与区域深耕 - 公司曾于2015年向阿根廷出口27列内燃动车组 系中国内燃动车组首次进入南美市场 [1] - 2023年6月为阿根廷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定制的新能源轻轨车辆正式下线 [2] - 公司通过"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契机 推动全产业链国际化业务布局 [2]
必得科技实控人方拟转让套现9亿 “去中车化”业绩反弹仍处低位
长江商报· 2025-08-11 23:33
股权转让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坚群、刘英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转让5616.7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9.9%,交易对价约为8.97亿元 [1][2] - 股权转让价格为15.97元/股,较协议签署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7.37元/股折价约8.06% [1][3] - 转让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71.41%降至41.51%,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1][3] - 受让方为扬州鼎龙启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承诺18个月内不减持 [1][4] 受让方背景 - 鼎龙启顺由扬州创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及西安龙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导,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龙鼎投资 [4] - 龙鼎投资专注于集成电路、信息技术等硬科技领域投资,资产管理规模超百亿元,备案基金20余只 [4] - 鼎龙启顺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29.9% [4] 公司经营业绩 - 2020-2023年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分别为1.04亿元、0.85亿元、0.47亿元、0.31亿元 [7][8] - 2024年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38.73%),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26.86%)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800万-2500万元(同比+97.85%至174.79%),扣非净利润1717.84万-2417.84万元(同比+100.83%至182.67%) [8] 客户结构变化 - 2020年IPO时对中车系收入依赖度达90.99%,2021年前三大客户均为中车系,合计占比63.64% [7] - 2024年中车系收入占比降至39.80%,通过收购京唐德信、合圣凯达推动"去中车化" [7][8] - 公司产品包括高铁动车组通风系统、智能撒砂系统等 [7]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7年,实际控制人王坚群、刘英为夫妻关系 [6][3] - 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客户集中于整车制造企业 [7]
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关于全资子公司向其参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0:14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中车(香港)有限公司为其参股的迪拜地铁蓝线项目公司MLCC BLUE LINE CONTRACTING L.L.C提供总额不超过11.35亿迪拉姆(折合人民币约22.57亿元)的授信担保 [1] - 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同步提供担保 香港公司近日已申请开具质保金保函 [1][2] 被担保方基本情况 - 被担保方MLCC BLUE LINE CONTRACTING L.L.C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30万迪拉姆(折合人民币约59.6万元) [3]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土建工程建设、轨道车辆采购和维护、机电系统集成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处于成立初期未开展实质经营 [3] - 被担保方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3] 担保协议具体条款 - 质保金保函初始金额为400万迪拉姆(折合人民币约793.56万元) 后续将根据项目应付金额修订但不超过3.72亿迪拉姆(折合人民币约7.26亿元)的最高限额 [3] - 保函用于保障迪拜项目公司履行主合同质量义务 若未履行则受益人有权兑付保函 保函有效期至主合同全部责任履行完毕 [3] 公司担保整体情况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89.08亿元 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4.90% [4] - 其中对下属子公司担保542.12亿元(占比32.12%) 对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担保11.65亿元(占比0.69%) 无逾期担保 [4]
成都又增3条轨道交通智能化造修产线 地铁列车“大保养”在家门口就能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8:08
地铁列车制动系统,俗称"刹车"系统,被誉为地铁列车的"安全之翼",它由多个高度复杂、精密且功能 强大的子系统综合组成。近日,3条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智能化造修产线正在金牛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 建设,今后,无论成都地铁的普通线路列车或是市域(郊)铁路列车的制动系统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专 业、高效的"全身体检"与修复。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这就像我们的汽车跑了一定公里数或时间必须保养一样,列车制动系统的深度检修(如架修、大修) 有明确的行业标准,通常架修不超过6年或80万公里,大修不超过12年或160万公里。"铁科(成都)轨 道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成都装备公司")总经理王鹏飞介绍,过去这些"大保养"通常 是把车辆关键系统逐一拆卸下来,分别送回原生产厂家或车辆主机制造工厂,仅一列6节编组的列车就 有超80类系统部件需要拆卸运输,整个检修耗时费力且成本较高。现在,在本地建成检修产线,能大幅 压缩检修周期,显著降低运维成本,并极大提升运营安全的自主可控水平。 据悉,2024年10月成都轨道集团引进国内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龙头代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成 立铁科成都装备公司,共同推动轨道交通制动系 ...
碳碳复材头部企业,出售资产
DT新材料· 2025-08-10 16:47
天宜上佳资产出售 - 公司拟以总价5140万元出售全资子公司天津天宜持有的部分资产,包括机器设备(1750万元)和不动产(3390万元)[4] - 出售资产曾用于年产30万件轨道交通车辆闸片/闸瓦、30万套汽车刹车片、4125万套汽车配件项目,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4] - 公司计划整体剥离天津天宜的汽车刹车片及钢背业务,并将轨道交通闸片/闸瓦相关产线迁移至北京基地[5] 天津天宜财务状况 - 子公司天津天宜自2022年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度亏损达681251万元,净资产为负723652万元[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亏损状况未见好转[5] - 拟出售资产的账面净值为914166万元,成交价5140万元意味着折让幅度达4377%[6] 公司资金压力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达875792万元,占2024年末货币资金的3283%,占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的3935%[6] - 资产出售旨在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快速实现资金回流[6] 业务调整方向 - 此次调整未涉及公司主营业务(高铁粉末冶金闸片、光伏拉晶辅材与航空航天业务)[6] - 公司通过资产剥离和资源重组释放现金流,聚焦核心板块[7] 碳材料行业动态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将发布2025碳材料产业地图和行业报告[12] - 会议聚焦新能源碳材料(多孔炭/硬碳/硅碳/电容炭)、先进电池(动力/储能/eVTOL/具身机器人电池)等领域[12] - 金刚石材料应用拓展(超精密加工、培育钻石)和绿色转型(汽车工业、能源基石)也是会议重点议题[12]
“青岛制造”行 消费韧性强
证券时报· 2025-08-08 18:02
青岛制造业基础与消费市场关系 - 青岛消费市场的韧性源于扎实的制造业底盘,从"网红"城市发展为"长红"城市的关键在于产业基础和持续升级 [1] - 上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五朵金花"(青岛啤酒、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奠定了"青岛制造"的品质认知,现升级为年产值超4000亿元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 [1] -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承担全国动车组50%的产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拥有"海葵一号"等全球领先成果 [1] 制造业升级对消费市场的直接影响 - 青岛啤酒通过数智化改造实现柔性生产,支持消费者定制啤酒并24小时冷链直达全国 [1] -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4.3万家企业,实时反馈用户需求至生产端,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收入持续增长 [1] - "制造端精准响应消费端"的能力是青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的核心支撑 [1] 新兴产业对消费的推动作用 - 虚拟现实领域由歌尔声学、小鸟看看等企业领跑,崂山区集聚科研力量 [2] - 生物医药领域阿斯利康吸入剂基地、海尔大健康产业园加速建设,"中国康湾"逐步成型 [2] - 上半年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新产业带动新就业和消费需求 [2] 青岛产业体系规划与资本运作 - 构建"10+1"产业体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等先导及新兴产业 [2] - 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超80家(境内60家),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其中近四成与消费相关 [2] - 海尔智家通过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完善高端产品线,上市公司持续壮大为消费市场扩容提供动力 [2]
鼎汉技术: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07 11:2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420.59万元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募集资金必要性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轨道交通领域 涵盖地面电气装备、车辆电气装备、智慧化解决方案及售后运营维护四大板块 [1] - 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需充足流动资金支持研发创新及业务拓展 [1] - 2022-2024年度财务费用均值为5,940.97万元 2025年1-3月财务费用为937.25万元 [1] - 截至2025年3月末应付账款余额达65,192.52万元 有息负债(不含租赁负债)约为13.55亿元 短期借款约为9.17亿元 [1][2] 募集资金可行性 - 募集资金用途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2]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4] - 控股股东认购体现对行业前景和公司发展的信心 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 [2] 对公司经营影响 - 补充流动资金将改善资本结构 降低资产负债率 提升流动比率和资产流动性 [2][4] - 为主营及创新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战略布局落地实施 [4] -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提升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4] 对公司财务影响 - 发行完成后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提升 营运资金得到补充 [5] - 自有资金实力提高 财务状况更加稳健 [5] 公司治理结构 - 发行完成后法人治理结构仍符合上市公司标准 保持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独立性 [5] - 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无实质性影响 [5] 报批事项 - 本次募集资金不涉及立项、土地、环评等投资项目报批事项 [5]
鼎汉技术: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07 11:22
公司基本情况 - 北京鼎汉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 股票简称鼎汉技术 股票代码300011 注册资本558,650,387元 法定代表人顾庆伟 [1][9] - 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 主营业务涵盖地面电气装备 车辆电气装备 智慧化解决方案及售后运营维护四大板块 核心产品在国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各细分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 [9][15][32] -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直接持股10.25% 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19.37%表决权 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3][5][18] 本次发行方案概要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工控资本发行不超过46,905,000股A股股票 占发行前总股本8.40% 未超过总股本30% 发行价格4.78元/股 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3][18][19]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420.59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发行对象所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 [4][20][28] - 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日(2024年09月13日) 若发行前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将相应调整发行价格 [9][18][19]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轨道交通行业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 "新基建" "双碳"等国家战略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 同比增长9.4% 预计202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 [10][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 运营里程10,945.6公里 车站6,324座 2024年新增运营里程581.9公里 [11] - 早期投产的高铁和城轨车陆续进入高级修和大修阶段 庞大运维市场将成为行业重要业务增量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带来智慧化发展空间 [11][13][14] 募集资金使用必要性 - 公司所处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属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2022-2024年度财务费用均值为5,940.97万元 2025年3月末应付账款余额65,192.52万元 存在较大资金压力 [16][32] - 截至2025年3月末 公司有息负债(不含租赁负债)约13.55亿元 短期借款约9.17亿元 资产负债率较高 流动比率1.37 速动比率1.14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3][49] - 募集资金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降低财务费用 支持研发创新和业务拓展 巩固国有资本控股权 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展现对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 [16][20][33] 发行对象工控资本 - 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 注册资本366,365.7万元 2024年总资产1,635,950.83万元 营业收入207,112.89万元 净利润4,105.54万元 [23][25] - 工控资本承诺认购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不存在结构化融资 代持情形 最近5年未受行政处罚或涉及重大经济纠纷诉讼仲裁 [26][27] - 本次发行完成后 工控资本直接持股比例将提升至17.20% 合计控制表决权25.62% 不会新增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22][26][38] 审批程序与时间安排 - 发行方案已获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并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1][6][22] - 尚需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1][20][22]